林亚萍
- 作品数:8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教育措施控制社区人群腹泻病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措施控制腹泻病的效果,提供腹泻病预防控制的科学依据。方法设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观察期间,采取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咨询、播放宣传片、举办讲座等措施对观察组社区人群进行不良卫生行为干预,收集腹泻病人数、对健康教育措施落实效果进行腹泻病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腹泻病罹患率3.53%,明显低于对照组7.53%;发现观察组实施前后腹泻病罹患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改变社区人群不良卫生行为,可以控制腹泻病的发病。
- 顾宝柯林亚萍金汇明肖文佳
- 关键词:腹泻病健康教育
- 上海市沙门菌和志贺菌腹泻型谱和耐药特征的分析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沙门菌和志贺菌致泻血清型和耐药性研究了解菌型特征及耐药谱。方法收集和鉴定了115株沙门菌和644株志贺菌;以K-B法测试沙门菌和志贺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使用E-test定量法确认产超广谱β-内酰酶(ESBLs)菌株。结果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福氏志贺菌4c亚型(F4c)、宋内、福氏志贺菌2b亚型(F2b)分别是造成腹泻的优势血清型;比较2年中沙门菌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耐四环素-萘啶酸-复方新诺明的R1型志贺菌比例高达79.91%,产ESBLs的分别有1株肠炎沙门菌、44株福氏志贺菌、11株宋内志贺菌。结论试管凝集效价是诊断不典型志贺菌型特异性抗原的定量依据,用E-test法判定的产ESBLs沙门和志贺菌符合复燃的新型肠道病原菌定义,志贺菌的耐药型谱对肠道门诊选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许学斌袁政安顾宝柯金汇明林亚萍陈敏朱超
- 关键词:E-TESTESBLS
- 上海市沙门菌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6
- 2008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沙门菌病发病特征、菌型分布、抗生素耐药情况及初步估计相关的疾病负担。[方法]在上海市4个区的监测点医院采集监测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培养,菌株的血清分型及耐药监测,并对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沙门菌疾病负担估算。[结果]腹泻病人沙门菌阳性率3.13%,监测病例沙门菌阳性率高于非监测病例(X^2=68.212,P〈0.001);流行季节在7.10月份;73.47%的病例发病前一周有可疑不洁饮食史;本市主要的沙门菌血清型为肠炎、山夫登堡、鼠伤寒和阿伯丁及德比。分离到的沙门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现象;估计本市每年发生沙门菌病约13561例。[结论]监测结果提示上海市沙门菌病发病水平较高,应加强监测;防制措施上应重视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 顾宝柯袁政安金汇明许学斌林亚萍陈敏肖文佳
- 关键词:沙门菌流行病学监测疾病负担
- 行为干预控制小学生腹泻病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 观察行为干预控制小学生腹泻病的效果 ,提供腹泻病预防控制科学依据。 [方法 ] 设立观察组与对照组 ,在观察期间 ,采取举办讲座、播放录像、发放资料措施对观察组小学生进行不良卫生行为干预 ,收集腹泻病人数、干预措施落实效果进行腹泻病控制效果评价。 [结果 ] 观察组腹泻病罹患率为 6.9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1.2 8‰ ;观察组实施干预前后腹泻病罹患率差异显著。 [结论 ] 通过健康教育 ,改变小学生不良卫生行为 。
- 顾宝柯林亚萍金汇明
- 关键词:腹泻病行为干预小学生卫生行为健康教育
- 上海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监测分析被引量:8
- 2001年
- 顾宝柯林亚萍李生金汇明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
- 上海市腹泻病流行病学监测报告被引量:10
- 2000年
- 顾宝柯金汇明李生林亚萍周廷魁
- 关键词:流行病学监测腹泻病多发公共卫生问题测报发病
- 上海市细菌性痢疾的疾病经济负担研究
- 黎健顾宝柯吴寰宇李燕婷金汇明林亚萍肖文佳
- 1、课题来源与背景: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流行最为广泛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菌痢约占感染性腹泻的15%以上,病例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5岁以下儿童。全球每年菌痢发病人次估计为1.65亿人次,发达国家发病率约为1.8...
- 关键词: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肠道传染病疾病经济负担
- 上海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4
- 2004年
- 林亚萍李燕婷顾宝柯金汇明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菌痢甲乙类传染病急性肠道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