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化学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 苦参中lavandulyl侧链取代的黄酮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对1个含400种中草药和民族药的组分库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苦参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良好的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的活性.在生物活性导向分离策略下,运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活性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基于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所分离的16个lavandulyl基取代黄酮的化学结构,并首次系统地报道了lavandulyl基取代黄酮的SGLT2抑制活性,活性部位中两个主要成分(-)-kurarinone和sophoraflavanone G显示出最强的SGLT2抑制活性,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2.24μmol/L和1.45μmol/L.
- 杨静汪超林亲雄梅之南杨光忠杨新洲
- 关键词:苦参
- 竹黄乙酸乙酯萃取物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的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糖尿病的药物,其有效成分包括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竹红菌丙素、hypomycin A、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或者有效成分包括竹黄乙酸乙酯萃取物。本发明对竹黄提取物中多种化合物进...
- 杨新洲黄密赵平杨静周琦
- 文献传递
- 野花椒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前列腺癌活性研究
- 运用中压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对野花椒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从野花椒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4-甲氧基苯甲酸(2)、β-胡萝卜...
- 汪超杨静杨新洲
- 一种防治糖尿病的药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糖尿病的药物,其有效成分包括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竹红菌丙素、hypomycin?A、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或者有效成分包括竹黄乙酸乙酯萃取物。本发明对竹黄提取物中多种化合物进...
- 杨新洲黄密赵平杨静周琦
- 文献传递
- 湖北民族传统体育射弩项目竞技水平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研究
- 2017年
-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北省射弩项目目前的发展现状、竞技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射弩项目在团队建设方面存在运动员培养机制不完善、专业师资缺乏、资金短缺;在训练比赛方面存在训练方法缺乏科学系统化、参赛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完善射弩项目团队建设及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系统训练方法;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来;增加比赛次数,积累实战经验;可将射弩项目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资金等措施提升湖北省射弩项目竞技水平。
- 杨晴王元先李倩杨静
-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水平
- 昆布的化学成分研究
- 运用中压柱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从昆布(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中首次分离到6个小分子化合物,依据波谱数据,它们分别鉴定为2,6---溴-4-[2-(甲基氨基)乙基]苯酚(1)、6-溴-lH-...
- 杨静汪超杨新洲
- 关键词:昆布细胞毒活性
- 中国审美移情观念研究
- “移情说”在近代美学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人甚至把其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从朱光潜把这一理论引进中国以来,许多的中国学者接受它,并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上对它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我国古典美学中早就有过对移情现象的注意,只是没...
- 杨静
- 关键词:移情说审美意象
- 文献传递
- 浅论全球化时代的审美教育
- 2005年
-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如何在全球化形态下立于不败之地,是当今中国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审美教育以其独特的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今全球化的进程中怎样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 杨静
-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
-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从藏药中发现新的抗癌药物,从青海互助县收集了100种常用藏药,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出了各种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选用2种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以MTT法测试了100种藏药的抗肝癌活性,选用人肝细胞株LO-2评价了藏药的体外毒性.结果表明:15种藏药材显示出抗肝癌活性,IC50值均小于150μg/m L,其中藜、天名精、三脉紫菀3种藏药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显著的抗肝癌活性,其IC50值均小于50μg/m L,而对正常肝细胞LO-2未显示出明显的毒性.该研究为进一步从藏药中发现新的抗癌药物提供了思路.
- 宋萍徐婵马云瑞吕静南杨静汪超杨新洲
- 关键词:藏药MTT快速溶剂萃取
- 广州市路街名的模因论阐释
- 地名为一行政区划的语言符号,内涵丰富,因此被赋予地理、社会和语言学等各项特征。自1977年中国地名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以来,中国地名的研究迅猛发展,一系列影响卓著的论文和文集相继问世。至上世纪末期,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将语言...
- 杨静
- 关键词:模因论语言符号语义特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