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长江口
  • 3篇CH
  • 3篇潮间带
  • 2篇温室气体
  • 2篇夏季
  • 2篇沉积物
  • 2篇N
  • 1篇动机
  • 1篇营利
  • 1篇营利性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库
  • 1篇生长期
  • 1篇湿地
  • 1篇蔬菜
  • 1篇蔬菜硝酸盐
  • 1篇蔬菜硝酸盐含...
  • 1篇碳库
  • 1篇碳通量
  • 1篇通量

机构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10篇杨红霞
  • 8篇陈振楼
  • 7篇许世远
  • 6篇王东启
  • 6篇陈华
  • 4篇杨龙元
  • 4篇王军
  • 1篇胡玲珍
  • 1篇候晶
  • 1篇刘伟
  • 1篇陆利民
  • 1篇姚春霞
  • 1篇郑祥民
  • 1篇王军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地球化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温室气体排放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采用原位静态箱法对长江口崇明东滩(CM)湿地3种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排放、吸收通量进行现场测定。结果表明,春季(5月)崇明东滩湿地是大气CH4的排放源。中潮滩暗箱(CM-2b)CH4的排放通量为394.22μg/m2.h,明箱(CM-2w)为492.58μg/m2.h;低潮滩暗箱(CM-3b)CH4的排放通量为84.89μg/m2.h,明箱(CM-3w)为76.16μg/m2.h,植被和有机质含量的不同是造成中、低潮滩CH4通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中潮滩春季草的光和作用可以降低CO2和N2O的排放,明箱内表现为对CO2(-67.45 mg/m2.h)和N2O(-21.79μg/m2.h)的吸收,同时呼吸作用增加了潮滩-大气界面CO2和N2O的排放(CO2,730.27 mg/m2.h;N2O,109.72μg/m2.h)。而低潮滩(CM-3)表现为CO2和N2O的汇,但吸收的通量值较小。
杨红霞王东启陈振楼许世远
关键词:潮间带湿地温室气体
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生长期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变化被引量:10
2007年
对长江口崇明东滩(CM-S)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生长期(4—12月)柱样沉积物有机碳古量及变化分析,发现柱样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温度、海三棱藨草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陆源沉降、温度和海三棱藨草生长、死亡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崇明东滩沉积物有机碳库随时间推移呈明显的“盈”“亏”变化.夏季是潮滩沉积物有机碳库的“碳亏”期,秋季9月起,海三棱藤草死亡分解使得有机碳在沉积物中累积,沉积物碳库进入“碳盈”期.可见死亡倒伏的海三棱藨草是潮滩盐沼带沉积物有机碳库的主要碳源,海三棱藨草在生长期中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大气碳素在生长末期输送补偿入沉积物有机碳库中.
陈华王东启陈振楼杨红霞王军许世远
关键词:海三棱藨草沉积物有机碳库
上海市郊蔬菜硝酸盐含量及评价被引量:9
2005年
对上海市不同种类和不同种植方式下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以期了解上海市蔬菜的硝酸盐含量现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设为Y)由高到低依次为:Y(绿叶菜类)→Y(豆类)→Y(瓜类)→Y(茄果类)→Y(食用菌类);叶菜类的硝态氮含量较高,平均为463.95mg/kg;其次是豆类,平均值为141.91mg/kg;瓜类、茄果类、食用菌类蔬菜的硝态氮平均含量较低,分别为102.38mg/kg,38.81mg/kg,26.29mg/kg。耕作和种植制度均能影响硝酸盐在土体中的积累和迁移,由于管理方式不同,同一种蔬菜品种的NO3--N质量分数(设为y)由高到低依次为:y(大棚蔬菜)→y(露地蔬菜)→y(传统自留地蔬菜)。所有样品中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含量超过一级标准的占57.1%,污染指数最高的达3.50,污染较重;豆类、瓜类、茄果类、食用菌类样品中硝酸盐没有超过一级标准的,污染较轻。
姚春霞陈振楼陆利民候晶陈华杨红霞
关键词:蔬菜
长江口潮滩湿地-大气界面碳通量特征被引量:38
2006年
选择长江河口崇明东滩为典型研究区域,使用原位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长江河口潮滩湿地-大气界面碳通量(CH4和CO2)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观测实验.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崇明东滩低潮滩(CM-3)表现为碳的吸收汇,平均碳通量为-13.23mg·m-·2h-1,且有明显的变化特征,8月为碳吸收的高峰期,2月碳的通量值最低;虽然低潮滩CH4年平均排放通量仅为0.04mg·m-2·h-1,在碳通量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却是大气CH4的持续排放源.中潮滩(CM-2)为大气CH4的排放源,在7月达到排放高峰;对CO2而言,光照条件下(明箱)以吸收为主,而无光照时(暗箱)中潮滩是CO2的排放源.中潮滩湿地-大气界面碳的年平均交换通量为51.79mg·m-·2h-1,显著高于低潮滩,植被和有机质含量的不同是导致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温度和光照是影响碳通量及其季节变化的重要因素.海三棱藨草植株和中、低潮滩藻类的光合作用均显著促进了潮滩对大气碳的吸收.
杨红霞王东启陈振楼陈华王军许世远杨龙元
关键词:碳通量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甲烷(CH_4)排放及其季节变化被引量:32
2007年
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在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采用原位静态箱法对甲烷(CH4)排放通量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潮间带(CM)是大气CH4的排放源,且CH4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中潮滩(CM-2)7月CH4排放最多,其通量为9.27 mg/(m2.h),在次年4月排放最少,只有0.03 mg/(m2.h)。低潮滩(CM-3)在春季5月CH4排放最多,通量为0.09 mg/(m2.h);冬季2月CH4通量值最低,只有0.002 mg/(m2.h),中、低潮滩CH4年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2.06 mg/(m2.h)和0.04 mg/(m2.h)。
杨红霞王东启陈振楼陈华王军许世远杨龙元
关键词:甲烷排放
上海市小城镇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50
2006年
以3个典型小城镇河流为例,研究上海市小城镇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显示,沉积物Zn的浓度在3.11~3.74g/kg之间,是农用污泥Zn使用允许最高值0.5g/kg的6~8倍,沉积物Zn的极度污染已经成为上海市小城镇河流沉积物区域性环境问题;沉积物Pb和Cu的浓度分别在0.03~1.00g/kg和0.07~0.20g/kg之间,小城镇河流沉积物也明显受到Pb和Cu污染且污染区域差异性大,沉积物中铁、锰、铬等重金属污染相对较轻;毒性弱的Fe,Mn,Zn沉积物区域污染差异性相对小,而毒性强的Pb,Cu,Cr区域差异性相对较大;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一般中型河流污染相对稍突出,小城镇河流沉积物由于Zn的严重污染不能用作施用污泥;利用重金属与TP,重金属与Fe之间的相关性探源结果显示: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地表排放使得街道灰尘成为河流沉积物Pb的一个重要来源.
刘伟陈振楼许世远杨红霞郑祥民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度
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以美国为例
本研究从以下六个方面对美国营利性高等学校发展历程进行了考察。 一、通过对美国营利性高等学校的发展历史的梳理,发现,它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营利性高等学校在其发展的三个阶段中,虽然历经曲折,但表现出顽强...
杨红霞
关键词:办学模式利润动机
长江口滨岸湿地CH/_4和CO/_2的排放和吸收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全球气温升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共同关注,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CO/_2和CH/_4是大气中最主要的两种温室气体,在温室效应中,CO/_2占70%,CH/_4...
杨红霞
关键词:长江口
文献传递
夏季长江河口潮间带反硝化作用和N_2O的排放与吸收被引量:30
2006年
采用培养箱乙炔抑制和现场静态箱法,于夏季(7月)在长江河口潮滩潮间带进行了采样,研究表明,长江河口潮滩水体自身N2O产生速率很低,在潮汐淹没期沉积物是上覆水体N2O的来源,其来自沉积物中反硝化、硝化等氮素循环的多个反应过程,沉积物中N2O自然产生速率在0.10~8.50μmol/(m2·h)之间,反硝化速率在21.91~35.87μmol/(m2·h)之间。退潮出露期中潮滩是大气N2O的排放源犤交换速率在-11.03~13.17μmol/(m2·h)之间犦,5~10cm地温是影响N2O排放速率的显著性因素;低潮滩-大气界面N2O排放、吸收速率在-5.75~0.49μmol/(m2·h)之间。总体上看,中潮滩是大气N2O的排放源;而低潮滩对大气N2O有明显的吸收作用。潮滩植被(海三棱草和底栖藻类)的光合作用明显抑制了N2O的排放并可能导致吸收,而其呼吸作用则增加了N2O的排放,潮间带-大气界面N2O的排放和吸收与CO2的排放、吸收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王东启陈振楼王军许世远杨红霞陈华杨龙元胡玲珍
关键词:潮间带反硝化N2O
夏季长江口潮间带CH_4、CO_2和N_2O通量特征被引量:28
2007年
使用原位静态箱现场采样,对夏季(7月和8月)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3种主要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的界面通量进行了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夏季低潮滩是大气CH4的排放源(40.2μg/(m2·h)),CO_2和N_2O的吸收汇(通量值分别为-86.3mg/(m^2·h),-27.6μg/(m^2·h))。7月和8月中潮滩是3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源,CH_4日平均排放速率达到6.56mg/(m^2·h),CO_2为301mg/(m^2·h),N_2O为69.9μg/(m^2·h)。温度(气温和不同深度地温)、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以及潮滩植被海三棱草和沉积物表层藻类的光合和呼吸是决定CH_4、CO_2、N_2O产生、排放和吸收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中潮滩气体排放通量与温度(气温和不同深度地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在低潮滩气体通量与温度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王东启陈振楼王军许世远杨红霞陈华杨龙元
关键词:潮间带温室气体通量长江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