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炳友

作品数:360 被引量:1,883H指数:21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8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28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8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5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9篇学成
  • 99篇化学成分
  • 53篇化学成分研究
  • 42篇洋金花
  • 42篇中药
  • 38篇活性
  • 30篇黄酮
  • 26篇药理
  • 24篇多糖
  • 22篇化合物
  • 21篇性味
  • 20篇药性
  • 19篇细胞
  • 19篇类化
  • 18篇抗炎
  • 17篇皂苷
  • 17篇色谱
  • 16篇酮类
  • 15篇牛膝
  • 13篇萜类

机构

  • 339篇黑龙江中医药...
  • 27篇广东药科大学
  • 18篇教育部
  • 12篇山西中医药大...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7篇黑龙江中医药...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黑龙江中医学...
  • 2篇美国加州大学
  • 2篇澳门科技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军区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黑龙江商学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359篇杨炳友
  • 287篇匡海学
  • 125篇王秋红
  • 103篇刘艳
  • 60篇夏永刚
  • 52篇王知斌
  • 32篇孙延平
  • 31篇孟永海
  • 23篇杨柳
  • 21篇姜海
  • 21篇梁军
  • 19篇周媛媛
  • 19篇潘娟
  • 18篇肖洪彬
  • 16篇王蒙
  • 15篇吕邵娃
  • 15篇刘源
  • 13篇韩华
  • 13篇管伟
  • 11篇杨志欣

传媒

  • 56篇中医药信息
  • 45篇中医药学报
  • 34篇中草药
  • 21篇中国实验方剂...
  • 20篇中成药
  • 18篇中药材
  • 8篇中国医药导报
  • 7篇中国中药杂志
  • 6篇化学工程师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Chines...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世界中医药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中国中医药科...
  • 3篇中国药房
  • 3篇广州化工
  • 3篇中国药师
  • 3篇中南药学

年份

  • 10篇2024
  • 13篇2023
  • 23篇2022
  • 36篇2021
  • 17篇2020
  • 9篇2019
  • 27篇2018
  • 26篇2017
  • 40篇2016
  • 34篇2015
  • 19篇2014
  • 27篇2013
  • 13篇2012
  • 23篇2011
  • 1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3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知母中寡糖组分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涉及知母中具有缓泻作用的寡糖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从知母药材(<I>Rhizoma anemarrhenae</I>)制备得到D‑101大孔树脂水洗脱组分。经实验研究证明,该组分具有明显的缓泻作用,可用于治...
匡海学杨炳友刘艳王秋红
文献传递
中药皂苷类成分的抗癌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癌症是由细胞逃脱稳态控制,异常增殖和分化引起的一种最为致命的疾病,正迅速成为本世纪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随着人类对癌症几十年的研究和认知变迁,癌症治疗方式也在飞速发展,但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和对策,特别是寻找安全、高效、无毒的药物,成为抗癌领域中的长期目标。从中药提取和分离得到的皂苷成分,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癌症且几乎无不良反应,基于此,对皂苷抗癌的研究日益升温。研究发现中药皂苷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转移和血管生成,促进癌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自噬、调节miRNA表达和免疫功能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中药皂苷可通过调控分泌型糖蛋白/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STA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Toll样受体(TLR)等相关信号通路参与癌细胞的增殖、转移、血管生成、凋亡、自噬等过程中,进而干扰癌症的进展。因此,该综述的重点是更新具有抗癌特性的中药皂苷的发现和评价,以及阐明其作用机制,包括相关信号通路的进展,加深对中药皂苷抗癌功能的认识,以期为中药防治肿瘤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更好地推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祝明涛孙延平王艺萌白浩东杨炳友王秋红匡海学
关键词:癌症信号通路
无梗五加叶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分离、鉴定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无梗五加叶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分离、鉴定和应用。本发明从无梗五加叶中分离鉴定出19个三萜类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有10个。实验结果表明,在给药浓度为20μmol/L时,各化合物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TNF‑α诱导的...
杨炳友刘艳匡海学韩冬
洋金花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化学拆分组分的制备及性味辛温的评价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建立洋金花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阐明洋金花性味辛温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和中药性味的可拆分、可组合性研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洋金花的化学成分,组合应用多种色谱法及溶剂法等,建立洋金花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采用与洋金花性味功效相关的止咳、平喘、镇痛、解痉复合药理学指标作为洋金花性味辛温评价系统,对洋金花及其不同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归属进行研究。结果:将洋金花中的化学成分拆分为生物碱组分和非生物碱组分;各给药组同空白对照组比较证明,洋金花水煎液和生物碱组分具有止咳、平喘、镇痛、解痉的作用,非生物碱组分不具有此类作用。结论:本文建立的洋金花性味物质基础拆分方法可行,工艺稳定、重现性好;洋金花性味辛温的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组分,即生物碱组分具有辛温的药性;非生物碱组分的性味与洋金花的传统药性不同,其性味的确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李振宇杨炳友舒尊鹏王秋红肖洪彬匡海学
关键词:洋金花中药药性
关黄柏水提物在大鼠血清、尿液和粪便中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的UPLC-Orbitrap Fusion Lumos Tribrid-MS鉴定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线性离子阱质谱法(UPLC-Orbitrap Fusion Lumos Tribrid-MS分析关黄柏水提物在正常大鼠血清、尿液及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物,探讨关黄柏在大鼠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ACQUITY UPLC?CSHTM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5 min,2%~25%B;15~25 min,25%~50%B;25~28 min,50%~98%B),流速0.3 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40℃。运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扫描范围m/z 100~1 000,正离子模式采集数据。通过比较给药后样品和空白样品的差异,对灌胃给予关黄柏水提物后大鼠血清、尿液和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进行鉴定。结果:灌胃给予关黄柏水提物后,从大鼠血清、尿液及粪便中鉴定和表征了70个外源性成分,包括15个原型成分和55个代谢产物。其中15个原型成分包括12个生物碱和3个柠檬苦素,55个代谢产物包括52个生物碱和3个柠檬苦素。关黄柏水提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脱饱和、甲基化、氧化、硫酸化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等反应。结论:生物碱在大鼠体内进行Ⅰ相代谢和Ⅱ相代谢,柠檬苦素类在大鼠体内主要进行Ⅰ相代谢,可为进一步解析关黄柏体内过程,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康立欣许振鹏刘艳杨靖杨炳友匡海学
关键词:关黄柏代谢产物
假酸浆果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假酸浆果Nicandra physaloides(L.) Gaertn.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假酸浆果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甲酯(1)、巴拉诺酚B(2)、4-O-阿魏酸-奎尼酸甲酯(3)、异地黄苷(4)、7α-柑橘B(5)、7β-柑橘B(6)、金雀异黄素7-O-β-D-阿哌呋喃磺酰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7)、(+)-柚皮苷(8)、(-)-柚皮苷(9)、异槲皮素(10)、槲皮素3-O-(6″-O-α-鼠李糖-β-半乳吡喃糖苷)(11)、异荭草苷(12)、5,7,3′,4′-四羟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13)、小茴香素葡萄糖(14)、木黄酮(15)、1-甲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16)、苦杏仁苷(17)、N-乙酰色氨酸甲酯(18)、沙棘酰胺(19)、canusesnol A(20)、麦芽糖(21)、3-羧乙基-3-羟基戊二酸1,5-二甲酯(22)、withahisolide G(23)、daturataturin A(24)、withastramonolide(25)、阿魏酰酪胺(26)、N-(E)-p-coumaroyltyramine(27)。化合物1、3~4、6~11、13~15、18、20、22~27均显示出对炎症细胞NO的生成起抑制作用。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6~11、13~15、18、20、22~27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刘艳孙逢恬姜海冰潘娟管伟杨炳友匡海学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炎活性
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化学拆分组分抗胃溃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阐明吴茱萸的化学拆分组分与抗胃溃疡作用的关系,为阐明吴茱萸的性味及其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应激型胃溃疡实验、幽门结扎胃溃疡实验考察了吴茱萸水煎液及其性味拆分组分(吴茱萸内酯单体、生物碱1组分、生物碱2组分、醇沉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和挥发油组分)的抗胃溃疡作用。结果:吴茱萸水煎液、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醇沉组分均能降低应激型胃溃疡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化学拆分组分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吴茱萸水煎液、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均能降低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化学拆分组分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吴茱萸水煎液、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能降低大鼠胃液胃蛋白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胃酸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物碱2组分可降低胃酸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吴茱萸具有较明显抗胃溃疡作用,物质基础为挥发油、吴茱萸内酯、醇沉组分。
杨志欣孟永海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关键词:化学拆分组分抗胃溃疡作用
小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7年
小蓟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目前研究发现,小蓟主要含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苯乙醇苷类、生物碱类、植物甾醇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止血、凝血、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菌、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查阅近30年国内外文献,对小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小蓟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杨炳友杨春丽刘艳匡海学
关键词:小蓟菊科黄酮类止血凝血抗炎
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L.)Kitam.抗感染有效部位的化学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7个非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果苷(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对乙酰基苯酚-α-D-葡萄糖苷(4);4-(1-羟基乙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5);东莨菪苷(6);和腺苷(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线叶菊属植物及线叶菊中分离得到,进一步阐明了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的物质基础。
刘玉婕王秋红于晓东杨炳友匡海学
关键词:线叶菊抗感染
洋金花的化学成分(英文)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研究洋金花(Datura metel 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 50%乙醇提取,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 柱层析和 HPLC 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依据核磁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 9 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松脂酚-O-β-D-双葡萄吡喃糖苷(1), (+)松脂酚-O-β-D-葡萄吡喃糖苷(2), 对羟基苯乙醇(3), N-p-香豆酰酪胺(4), 顺式-N-p-香豆酰酪胺(5), N-对羟基苯乙基-对羟基苯甲酰胺(6), 苯乙醇-O-β-D-葡萄吡喃糖基(2→1)-O-β-D-葡萄吡喃糖苷(7), 3-O-[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半乳糖基-7-O-α-L-鼠李吡喃糖基-山柰酚(8), 3-O-[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7-O-β-D-葡萄吡喃糖基-山柰酚(9)。结论:化合物 1~9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杨炳友夏永刚陈东匡海学
关键词:洋金花化学成分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