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新安

作品数:173 被引量:1,169H指数:1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煤炭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90篇建筑科学
  • 17篇矿业工程
  • 7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89篇隧道
  • 33篇铁路
  • 23篇支护
  • 20篇盾构
  • 20篇路基
  • 17篇数值模拟
  • 17篇值模拟
  • 14篇围岩
  • 13篇浅埋
  • 13篇巷道
  • 12篇地铁
  • 11篇铁路路基
  • 11篇锚杆
  • 10篇隧道施工
  • 10篇爆破
  • 9篇地质
  • 9篇盾构隧道
  • 8篇软土
  • 8篇铁路隧道
  • 8篇浅埋隧道

机构

  • 164篇同济大学
  • 12篇上海铁道大学
  • 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中国铁路设计...
  • 7篇浙江温州沈海...
  • 4篇济南轨道交通...
  • 3篇上海市隧道工...
  • 3篇广州市地下铁...
  • 3篇合肥城市轨道...
  • 2篇长沙有色冶金...
  • 2篇湖南大学
  • 2篇重庆交通科研...
  • 2篇上海铁路局
  • 2篇济南铁路局
  • 2篇中铁五局(集...
  • 2篇中铁第六勘察...
  • 2篇上海隧道工程...
  • 2篇合肥市市政设...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73篇杨新安
  • 15篇黄宏伟
  • 14篇廖立坚
  • 13篇邱龑
  • 11篇丁春林
  • 9篇郭乐
  • 8篇叶培旭
  • 7篇陆士良
  • 7篇徐前卫
  • 6篇黄小平
  • 6篇张业炜
  • 6篇吴东鹏
  • 6篇罗驰
  • 5篇王瑶
  • 5篇周青
  • 5篇凌保林
  • 5篇王薇
  • 5篇王浩
  • 4篇唐卓华
  • 4篇许颖

传媒

  • 20篇华东交通大学...
  • 8篇城市轨道交通...
  • 8篇铁道建筑
  • 8篇中国铁道科学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 5篇上海铁道大学...
  • 4篇现代隧道技术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 4篇岩土力学
  • 4篇铁道标准设计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煤炭学报
  • 3篇铁道学报
  • 3篇科技创新与应...
  • 3篇隧道建设(中...
  • 2篇中国煤炭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爆破器材

年份

  • 6篇2024
  • 12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15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围岩峰后强度脆性跌落的洞室黏弹塑性解被引量:5
2019年
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常被简化成3阶段模型,该模型的软化阶段应力与应变呈线性相关而忽略了岩石峰后强度下降由快而慢的过程,得到的洞室围岩理论解答与实测相比有一定误差。针对传统的3阶段模型忽视岩石峰后实际路径特征,将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简化成体现峰后强度脆性跌落特性的4阶段模型,考虑围岩的扩容、流变特性,推导了4阶段模型各分区应力、位移解析解,并引入围岩峰后强度跌落公式,获得了各分区半径解答。通过工程实例将本文方法求解的分区半径与其他方法对比分析获得围岩峰后强度跌落公式的适用范围,并将本文求解的洞壁位移与实测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软化模量、流变特性等因素对围岩应力、位移和分区半径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岩石的流变特性和峰后强度跌落阶段对围岩分区半径有一定影响,且分区半径随着岩石峰后强度跌落系数λ的增大而增大,当λ的取值范围为0.6≤λ<1时,洞壁计算位移与工程实测较为接近;软化模量对洞壁位移和分区半径影响较大且对黏塑性软化区的影响大于黏塑性强度跌落区,流变特性对围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洞壁位移与切向应力上。研究成果为深埋洞室黏塑性范围、洞壁位移等关键数据的预测提供借鉴。
周建杨新安
关键词:流变特性
3洞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被引量:11
2020年
针对3洞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问题,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将围岩压力看作单洞隧道的基本压力与相邻隧道开挖引起的附加压力之和,提出适用于3洞小净距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根据该计算方法研究不同岩柱厚度、开挖跨度和开挖高度对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并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确定八达岭长城站3洞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结果表明:随着岩柱厚度的增加,围岩压力不断减小,当岩柱厚度达到某一值时,围岩压力与单洞隧道相同;岩柱厚度、边洞跨度和中洞高度变化影响整体围岩压力,中洞跨度和边洞高度仅影响各自单洞围岩压力;3洞小净距隧道的最优开挖顺序为"先边洞、后中洞",中洞围岩压力大于边洞,应力值最大点为中洞顶部。施工中应注意中洞围岩稳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岩柱区域进行加固。
王浩杨新安王斌罗驰
关键词:拱效应围岩压力
越江盾构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施工参数研究
2014年
盾构隧道开挖模拟由于其施工工艺受多种因素控制,数值模拟是一个难题。通过对盾构施工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左右线盾构施工的30m宽度范围内,为沉降最大区域,应作为盾构施工时重点关注区域。对盾构前方的土体产生隆起和沉降,左线盾构施工的仓内压力值为重点控制内容。对盾构开挖全过程采用不同施工进度和注浆压力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得出结论,在最优化开挖进度及控制一定注浆压力、注浆时机及仓内压力前提下,隧道开挖主要影响范围内地表沉降满足稳定性需求。
龚振宇杨新安
关键词:盾构地表沉降注浆压力稳定性
一种承压水基坑开挖与降压耦合效应的突涌破坏计算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压水基坑开挖与降压耦合效应的突涌破坏计算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基坑降压渗流场和开挖应力场模型计算范围;2)定义计算范围内坑周土材料属性;3)用有限元程序创建几何实体模型,进行单元离散化;4)设定...
丁春林舒进杨新安王东方叶丹朱恺
文献传递
超小间距隧道施工中的偏压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地铁超小间距隧道施工中的偏压及其规律为研究目标,根据广州地铁三号线岗石区间超小间距隧道的施工实践,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工程类比相结合的方法,对超小间距隧道施工中的偏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偏压系数"的概念,分析了超小间距隧道偏压的形态、量值及其变化过程,阐述了对超小间距隧道施工中偏压的新认识,定量化地研究了超小间距隧道的偏压问题。
王兴中杨新安黄小平周青
关键词:隧道偏压地铁小间距
横轴式铣挖机截齿更换规律与分区特性被引量:1
2014年
以赵家湾隧道铣挖法施工工程为依托,介绍了截齿在铣挖鼓上的排列方式.通过对截齿位置进行编号、分类和现场截齿更换统计,研究了英国和德国铣挖机截齿更换规律和失效位置分区特征,得到两者截齿磨损的差异.最后从截齿的制作工艺、选择与安装、截割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从而提高截齿使用寿命和铣挖机性能.
曹利杨新安吴东鹏
关键词:隧道截齿
一种抗冻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冻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水泥330‑380份、水160‑190份、膨胀剂25‑35份、细集料700‑750份、粗集料950‑1100份、减水剂2.5‑3.5份、增强纤维2....
丁春林吴超张国防杨新安李志清
文献传递
砂性地层中盾构隧道掘进围岩变形特性被引量:3
2011年
以狮子洋隧道砂性地层段地质条件和施工资料为基础,建立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断面监测点随开挖进程的位移值,结果表明:先掘隧道围岩向中心收缩,上下部围岩变形明显大于两侧;后掘隧道对先掘隧道有横向外挤的作用,但对纵向几乎没有影响.对有、无渗流作用的2种工况的比较分析说明,起初渗流对围岩变形影响不大,但最终加剧了围岩的变形程度.提出了开挖面前方土体扰动的累积效应和累积效应曲线的确定方法,通过该曲线可确定土体扰动范围和程度,经过理论分析,认为影响土体位移速率的2个因素是土体与开挖面间距和盾构推力.
张业炜杨新安
关键词:砂层数值模拟
近距离交叉隧洞爆破对既有隧道的振动影响被引量:64
2011年
结合南山下隧洞下穿温福客运专线钱仓山隧道工程,实时监测近距离交叉隧洞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的振动影响。实测结果表明,(1)迎爆面位置影响既有隧道断面的爆破振动速度分布;震源距离测点大于30m时,距离是爆破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震源距离测点小于30m时,主要影响因素则为装药量与距离。(2)岩体越坚硬完整,爆破振动波传播衰减越慢。采用导洞先行预留光面爆破、导洞爆破掏槽眼和周边眼及底板眼分开起爆、控制最大段装药量等措施,可有效地降低爆破振动影响,控制其对钱仓山隧道的影响,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叶培旭杨新安凌保林张业炜
关键词:铁路隧道交叉隧道爆破振动
路基检测技术综述被引量:14
2006年
阐述了路基检测技术的发展,总结了路基检测的内容、要求和作用,根据检测对象对路基检测方法和技术作了分类,分别论述了铁路新线路基和既有线路基的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指出对于不同的检测目的和线路状况、病害类型,应选择的不同的综合检测方法,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路基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水平。
杨新安孟凡江孙经川
关键词:铁路路基基床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