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灿

作品数:1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新汶矿业集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心肌
  • 5篇动脉造影
  • 5篇心肌梗死
  • 5篇造影
  • 5篇梗死
  • 5篇冠状动脉造影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2篇导联
  • 2篇端脑
  • 2篇心病
  • 2篇心肌病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脏
  • 2篇心脏起搏

机构

  • 18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新汶矿业集团...

作者

  • 19篇杨文灿
  • 11篇王恩荣
  • 10篇孙娜
  • 8篇颜景涛
  • 7篇游涛
  • 6篇杨化浩
  • 4篇刘海英
  • 2篇陶林森
  • 2篇吴凤云
  • 1篇王恩荣
  • 1篇徐西梅
  • 1篇王成玉
  • 1篇王成玉
  • 1篇樊敏
  • 1篇孔繁宏
  • 1篇孙娜
  • 1篇韩卫东
  • 1篇王乃宏
  • 1篇张立国
  • 1篇张立国

传媒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1篇2010
  • 9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的关系.方法 共入选173例冠心病(CHD)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计算CAS,同时选取健康成人60名为对照组.检查入选对象血压、血糖、血脂、血清糖化血红蛋白、UACR及Cys C水平,比较两组UACR和Cys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的UACR和Cys C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中双支病变组患者UACR和Cys C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而多支病变组患者UACR和Cys C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UACR和Cys C与ACS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分别为0.651,0.649,P均<0.01),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越多,UACR和Cys C水平越高.结论 UACR和Cys C与冠状动脉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且随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的增加呈相应增高趋势,可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杨文灿孙娜孟波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胱抑素C
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应用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18例,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置入双心腔起搏器治疗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在以较短的房室间期(100 ms)进行双心腔起搏器起搏后,左室流出道压力差从50.67 mm Hg(1 mm Hg=0.1333 kPa)下降至27.47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在平均随访6个月中(5~16个月),无一例患者发生晕厥.结论: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是一种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起搏参数.
颜景涛游涛杨文灿
关键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心脏起搏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16例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胛SMA)方法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方法1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5.8+11,O)岁;均在术前接受过13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治疗效果不佳。确定靶血管后,向球囊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无水乙醇,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及LVOTG的变化。所有患者术后均复查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消融第一间隔支,3例消融第二间隔支,2例同时消融第一、二间隔支。无严重并发症(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2例心脏杂音完全消失,9例心脏杂音减轻1~2级。术后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原先肥厚的室间隔心肌变薄,搏动减弱,LVOTG下降,SAM现象消失。结论PTSMA是通过PTCA技术经导管向供应肥厚室间隔心肌的间隔支动脉内注入无水乙醇引起局灶性心肌梗死以达到缓解左室流出道梗阻的一种新技术,是一种治疗HOCM的有效方法。
颜景涛杨文灿游涛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效果观察
2004年
陶林森吴凤云徐西梅杨文灿
关键词: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氟伐他汀辛伐他汀TC血清总胆固醇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被引量:3
2007年
①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②方法对154例NSTEMI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经过分为两组,其中药物保守治疗组76例和早期介入治疗组78例。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及6个月内死亡和联合终点发生率。③结果早期介入治疗能减少6个月与1年内心肌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④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介入治疗优于临床保守治疗。
孙娜杨文灿游涛
关键词:心肌梗死早期介入治疗药物治疗
aVF导联QRS波低电压预测冠脉多支病变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研究aVF导联低电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变血管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资料,选取aVF导联低电压作为观测指标。结果aVF导联低电压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有一定的鉴别价值。多支病变时阳性率明显增高,在排除影响因素前后分别为55.81%和56.71%,束支阻滞、心室肥大等对结果的判断影响不大,其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在排除影响因素前后分别为55.81%、69.02%、63.86%和56.71%、69.91%、66.00%。结论aVF导联低电压对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具有一定价值。
杨文灿王恩荣孙娜刘海英杨化浩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AVF导联冠状动脉造影
老年两极分化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两极分化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方法选择226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血压水平分为两极分化性高血压组125例和非两极分化性高血压组10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两极分化性高血压组患者舒张压较低且脉压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与非两极分化性高血压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极分化性高血压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分布更广泛(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极分化性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5,95%CI1.50~5.15,P〈0.01)。结论重视老年两极分化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风险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治疗,可能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生率。
杨文灿李洪卫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对照研究
2013年
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临床较常见。对中年以上心律失常患者,尤其是伴有不典型胸痛和冠心病危险因素时,临床常诊断为冠心病。为了解原因不明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并且探讨心电图心肌缺血部位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对48例心律失常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进一步估价心律失常与冠心病,心肌缺血与相关冠状动脉之间的关系。
孙娜王恩荣杨文灿颜景涛
关键词:心律失常冠状动脉造影
完全性房室阻滞反复心室颤动并发急性肺水肿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成功1例
2007年
游涛王恩荣杨文灿
关键词:永久心脏起搏器完全性房室阻滞急性肺水肿心室颤动植入并发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74例,其中合并T2DM的135例和随机选取124例单纯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吸烟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但体重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较了非糖尿病组高(P<0.05),受累血管病变总比例高,糖尿病组以前降支、右冠状动脉、C型病变为多冠状动脉受累范围广,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P<0.05)。结论:合并T2DM使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加重且弥漫。
杨文灿王恩荣刘海英孙娜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