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敬

作品数:23 被引量:14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盆地
  • 11篇鄂尔多斯盆地
  • 5篇奥陶系
  • 4篇沉积相
  • 3篇盆地西缘
  • 3篇气田
  • 3篇马家沟组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储层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油气
  • 2篇源岩
  • 2篇砂岩
  • 2篇山西组
  • 2篇物源分析
  • 2篇香山群
  • 2篇勘探
  • 2篇孔隙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西北大学
  • 9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青海油田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作者

  • 23篇杨文敬
  • 8篇周立发
  • 7篇白斌
  • 7篇张义楷
  • 4篇安文宏
  • 4篇石小虎
  • 3篇任军峰
  • 3篇刘哲
  • 3篇邓昆
  • 2篇赵伟波
  • 2篇徐黎明
  • 2篇杨勇
  • 2篇张道锋
  • 2篇冯永玖
  • 2篇刘新社
  • 2篇黄正良
  • 2篇陈娟萍
  • 2篇丁雪峰
  • 1篇刘延东
  • 1篇张宝民

传媒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2006年全...
  • 1篇中生代以来中...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陆相坳陷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模式及控制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为例
2024年
鄂尔多斯盆地长7深水沉积是大型坳陷湖盆深水重力流的典型代表。基于多口取心井厘米级岩心描述和测录井、薄片资料,对长7深水重力流沉积的类型、特征、流体性质和沉积演化过程进行探索。明确深水沉积包括4种类型:深湖泥页岩沉积、滑塌沉积、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剖面上三角洲前缘砂体在外力触发条件下发生滑塌,转变为砂质碎屑流,最终演化为浊流。平面上三角洲前缘坡折带末端发育大面积砂质碎屑流舌状体,其前端的浊流沉积呈扇状分布。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独特的构造背景、气候条件以及强烈的造山活动,造就了鄂尔多斯盆地特有的重力流沉积模式。砂质碎屑流和浊流砂体分别对应长7页岩油的一类、二类砂体,具有近源成藏的优势,油气资源量可观,目前已产生规模效益。
王岚王秀娟李文厚李文厚刘羽汐杨文敬杨文敬白斌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环境
黄土塬区致密储集层模型地震正反演模拟被引量:6
2017年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地表地震波场传播规律和致密储集层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建立真实地表条件下储集层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开展了全弹性地震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和叠前地震弹性参数反演研究。模拟地震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同步处理分析表明:起伏疏松地表是导致地震静校正问题和干扰波发育的主要原因,近道约束的层析静校正方法可以解决黄土塬地震静校正问题并提高其精度,叠前反演横波波阻抗识别砂体效果明显,泊松比可以被用于识别含油储集层。地震正反演模拟研究为致密储集层地震预测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并在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致密油勘探开发中见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王大兴张盟勃杨文敬蔡克汉高利东朱军
关键词: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贺兰山深部构造及其对浅部构造的响应过程被引量:13
2008年
根椐实测贺兰山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含煤地层热解数据及石英脉中包裹体测温发现贺兰山地区热演化程度整体水平较高,相对邻区而言,明显具有异常地热场的特征。在分析航磁△T化极图、重力上延5km、10km等值线图后认为该区并不存在磁力高,前人设想贺兰山下2-5km处发育中酸性巨型岩基造成该区地热异常的说法缺乏足够证据。并且在贺兰山地区重力上延3km、5km等值线图上存在明显的重力高,剩余重力异常、莫霍面深度和地温梯度图也显示贺兰山地区为一热异常的幔隆区,它明显有别于其他造山带区。因此,贺兰山地区的高热演化特征应是莫霍面的上隆引起的地温梯度升高所致。最后结合研究区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贺兰山及周邻地区莫霍面上隆是造成早中侏罗世以来的热事件的原因。
白斌周立发张义楷刘哲杨文敬刘新社章贵松
关键词:深部构造浅部构造
试井钢丝下井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试井钢丝下井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上设有主动传输机构,主动传输机构通过链条连接有从动传输机构,主动传输机构固接有摇把。该试井钢丝下井辅助装置,缩短了下放钢丝时间,机械动力取代人工操作,大大降低了...
侯东杨文敬涂利军刘延东田婉玲杨峰何玲玲
鄂尔多斯马家沟组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组合表生岩溶效果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Om)发育典型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其一、三、五段主要发育蒸发岩,二、四、六段多为碳酸盐岩,表生溶蚀作用影响了盐上马家沟组五段(Om_5)1~4亚段风化壳储层的形成与分布,成为靖边大气田主力产层。区内对于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储层岩溶效果定量评价较少,溶蚀模拟试验也多为温度、岩石成份、岩石结构、流体性质等单因素对白云岩溶蚀机理的定性模拟。因此,以基于地质条件下的溶蚀模拟试验为基础,定量评价岩溶作用对膏盐岩-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指出在常压、饱和CO_2水(3%~15%)、气温30℃的封闭体系下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组合溶蚀量与膏盐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含盐白云岩、含白云质膏岩、白云质膏岩、膏质白云岩、含膏白云岩溶蚀率依次降低,溶蚀前后孔隙度至少增加6%。含盐白云岩溶蚀率最高,达19.8%,含膏白云岩溶蚀率最低,仅为6.3%。据此提出含盐白云岩、含白云质膏岩等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是Om有利储集岩,经岩溶作用后孔隙度最高可提高6%~20%,从而较好地解释了Om_5含膏云坪相带存在规模优质储层的原因,并为阐明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岩溶储层形成机理及分布预测提供了试验依据。
白斌胡素云陶士振张道锋刘伟杨文敬张宝民刘新社刘燕熊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系白云岩成因及沉积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系白云岩广泛发育,其岩石类型划分为泥微晶白云岩、粉晶—细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经历了台地相和斜坡相沉积环境。沉积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白云岩形成机制主要为三种:混合水白云岩化、准同生白云岩化和埋藏...
邓昆周立发杨文敬张义楷白斌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相白云岩成因储集性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被引量:20
2015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特征及源储配置关系的研究,分析了古隆起的演化对储层发育及天然气聚集的宏观控制作用,提出储层旋回性的发育及其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较好的源储配置关系,是形成多层系含气并在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大面积天然气聚集的主要原因,同时认为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仍然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强调了奥陶系生成的天然气垂向或侧向运移对马家沟组中下组合成藏的重要性,预测中下组合中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勘探潜力大,是近期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的重要方向和接替领域。
王禹诺任军峰杨文敬赵伟波丁雪峰黄正良
关键词:奥陶纪马家沟组天然气成藏成藏特征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演化及其控制下的油气地质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处分隔中国东、西部两大构造域的南北构造带北段,夹持在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等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奥陶纪是鄂尔多斯西缘构造沉积演化的重要构成阶段。 ...
杨文敬
关键词:奥陶系原型盆地沉积相油气地质条件
文献传递
香山群沉积岩浆记录及其反映的大地构造环境被引量:32
2006年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西南边缘香山群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的恢复和确定提供佐证。方法通过香山群地层的岩石学、沉积学、砂岩和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综合分析香山群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结果香山群的时代划归为中晚寒武世较合适;香山群主体是一套由板岩、细、粉砂岩和砂岩组成的浊积岩系,其砂岩类型主要是长石石英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和粉砂质石英砂岩,前寒武纪变沉积岩和花岗片麻岩为主要碎屑来源和物源区组成;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香山群属发育在被动大陆边缘斜坡环境中的沉积物,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应属大洋扩张构造环境下的大洋拉斑玄武岩系列。结论香山群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下的被动大陆边缘中的大陆斜坡和深海平原环境。
徐黎明周立发张义楷杨文敬鲁彬
关键词:香山群下古生界浊积岩大地构造环境被动大陆边缘大陆斜坡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山西组沉积物源及源区大地构造属性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利用碎屑岩骨架组分、含量分布、古水流方向、砂岩岩石学特征、常量与微量元素及沉积构造特征等,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二叠纪山西组母岩类型、物源方向及大地构造属性进行了研究。砂岩岩石组分表明,物源主要以再旋回造山带为主,源区主要由花岗岩、浅变质岩及片麻岩类组成。砂岩百分含量图也表明,山西组沉积时的主物源区在盆地以北的阴山地区,南部仅为次物源区。古水流参数也证明物源方向为SSW。另外,沉积岩常量与微量元素分布特征显示,当时该区的大地构造环境为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因而可推知,二叠世山西组沉积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沉积以北方物源为主,且可能来自北部的阴山地区和西北方向的阿拉善地块。
白斌杨文敬周立发刘哲张义楷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山西组物源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