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慧荣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中层厚度
  • 2篇糖耐量
  • 2篇糖耐量低减
  • 2篇内膜
  • 2篇内膜中层厚度
  • 2篇颈动脉
  • 2篇反应蛋白
  • 2篇C反应蛋白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中层...
  • 1篇动脉硬化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水平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早期糖尿病
  • 1篇早期糖尿病肾...

机构

  • 3篇广东药学院附...

作者

  • 3篇徐丽梅
  • 3篇杨慧荣
  • 3篇王晓军
  • 3篇刘文星
  • 1篇陈少莲
  • 1篇伍蓓
  • 1篇马承红
  • 1篇黄密伶

传媒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血糖水平人群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人群C反应蛋白(CR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108例糖耐量低减患者前瞻性追踪观察3年,根据其血糖转归重新分组,分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低减(IGT)组、2型糖尿病(T2DM)组,检测各组血清CRP及CAIMT,并分析比较。结果NGT组、IGT组、T2DM组CRP水平逐渐升高;IGT组及T2DM组CAIMT均较NGT组显著升高(P<0.05);CRP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及CAIMT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糖代谢异常人群CRP显著升高,CAIMT显著增厚,且CRP与血糖、CAIMT密切相关,提示炎症对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出新思路。
刘文星王晓军徐丽梅杨慧荣伍蓓
关键词:糖耐量低减C反应蛋白内膜中层厚度
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36例)和联合用药组(36例),均服用厄贝沙坦150mg/d,联合用药组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g/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血糖、血脂变化情况。结果2组UAER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或P<0.01),但联合用药组好于厄贝沙坦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厄贝沙坦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治疗早期DN,能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CRP,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延缓肾损害的进程。
刘文星马承红王晓军徐丽梅杨慧荣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厄贝沙坦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液流变学
糖耐量低减与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动态变化-3年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与C反应蛋白(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关系。方法108例IGT患者与80例正常糖耐量(NGT)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AIMT。对所有IGT者随访3年,在随访1年半及3年分别重复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及复测各项指标。结果2例失访,其余106例中IGT组的CRP与CAIMT均明显高于NGT对照组;随访1年半及3年的结果均提示:按血糖转归对IGT者重新划分的IGT组与2型糖尿病(T2DM)组的CRP与CAIMT在初查与复查时分别均明显高于NGT组,CRP在初查与复查时均为T2DM组〉IGT组〉NGT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随访3年时的T2DM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显示:复查FBG、2hPBG分别与初查CRP及CAIMT均呈正相关,CAIMT与血糖、CRP均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提示CRP与血糖、CAIMT均显著相关。结论CRP水平高的IGT患者更容易转化为糖尿病,在IGT阶段已存在大血管病变的风险。对CRP或CAIMT增高较明显的IGT患者进行抗炎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刘文星王晓军黄密伶杨慧荣陈少莲徐丽梅
关键词:葡糖耐受不良C反应蛋白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