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坚
-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民族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与传统道德教育——以云南德宏拉老村、界桃村等村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对建设和谐边疆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叙事研究法对文明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进行调研,对民族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村寨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中传统道德教育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民族文化中的传统道德教育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根基。勤劳的传统与现代教育结合才能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传统和现实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才能保证乡风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在云南边疆,面对外来文化和宗教渗透、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等严重问题,重视乡风文明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 杨志坚盛莉丁玉敏
- 关键词:乡风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传统道德教育
- 揭示网络数字资源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带来的变化与创新——以《云南边境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研究》课题为例
- 2011年
- 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数字资源迅猛发展势态,以当前高校师生教学科研和〈云南边境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研究〉课题利用网络数字资源的情况。揭示高校图书馆网络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变化和创新。
- 殷莉芬杨志坚张禹
- 关键词:网络资源
-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伦理学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中体现出的民族认同的归属心理、人际和谐心理的需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希望、传统节日文化发生变化与现代生活的融汇等,都展示着能被人们感受到的伦理意蕴。对此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 杨志坚盛莉
- 关键词:边境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伦理
- 关于大学生道德内化的思考被引量:2
- 2005年
- 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分析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一些大学生的行为和道德认识相背离,因此,大学生道德内化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要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寻求道德内化的支持。
- 杨志坚崔汝云
- 关键词: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内化大学生内化道德教育
- 论“三生教育”的深层底蕴:“三生理性”教育——对“三生教育”的哲学考察之一被引量:2
- 2011年
- 从哲学上看,"三生教育"是人生的根本性教育,是让人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人生教育,是通过关爱人的生命成长、激发生命价值从而惠及社会良性发展的教育,也是人才和人格形成的生命动力之基础教育。"三生教育"的深层底蕴,应当深入到人的生命理性、生存理性、生活理性中去,这样就会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共人本主义哲学精神结合进来,即通过"每个人"的合理生存与自由发展而实现"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与自由发展的、既是个体的又是公共的人本价值精神。"三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教育。
- 杨志坚苗启明
- 关键词:三生教育人生哲学
- 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加强“四个认同”教育的思考
- 2010年
-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需要我们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四个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持边疆社会政治稳定的治本之策。
- 杨志坚盛莉
-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社会政治稳定祖国统一
-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思考
- 2010年
- 乡风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思想、道德、文化、风俗、治安等诸多方面。乡风文明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建设?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风平镇省级文明村界桃村和国家级文明村拉老村为点,以潞西市为面,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典型经验进行了思考。
- 杨志坚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建设边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民族文明
- 云南大学生消费行为与价值取向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总消费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在当代的大学教育中,应当重视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对其消费行为直至价值取向的影响。本文以2005年10月对云南省大学的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对云南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云南省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理性的,消费趋势是正常的,但是他们在消费的行为过程中也存在着部分和价值观密切联系的问题,有必要通过高校的有关教育途径,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消费引导。
- 闫缨杨志坚
- 关键词:云南大学生价值观
-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云南省昆明市少数民族乡镇为例
- 2002年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 ,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国家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云南省昆明市少数民族乡镇的实际出发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探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寻求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
- 杨志坚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把社区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大事来抓
- 2011年
- 云南省昆明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将之视为事关现代新昆明建设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民生工程的大事来抓,并以此来统一各级各部门和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市、区(县)、街道办事处都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领导挂帅,民政、司法、公安、建设等职能部门参加,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使加强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 杨志坚
- 关键词:社区建设工作民生工程党政领导街道办事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