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存建

作品数:202 被引量:2,255H指数:28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自动化与计算...
  • 61篇天文地球
  • 50篇农业科学
  • 30篇经济管理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生物学
  • 7篇水利工程
  • 3篇社会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65篇遥感
  • 28篇地理信息
  • 27篇地理信息系统
  • 26篇信息系统
  • 24篇植被
  • 21篇土地利用
  • 19篇GIS
  • 16篇知识发现
  • 12篇信息提取
  • 12篇生态
  • 11篇土壤
  • 10篇遥感和GIS
  • 10篇植被覆盖
  • 10篇数据库
  • 10篇土壤侵蚀
  • 9篇土地利用变化
  • 9篇基于GIS
  • 8篇植被指数
  • 8篇生物量
  • 8篇退耕

机构

  • 162篇四川师范大学
  • 50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电子科技大学
  • 12篇云南大学
  • 9篇成都信息工程...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8篇遂宁市林业局
  • 6篇教育部
  • 6篇云南省林业调...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西藏农牧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四川省天然林...
  • 2篇石棉县林业局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物资学院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02篇杨存建
  • 29篇周介铭
  • 27篇倪静
  • 25篇张增祥
  • 23篇陈军
  • 18篇彭文甫
  • 15篇程武学
  • 14篇赵景峰
  • 13篇刘纪远
  • 12篇许辉熙
  • 10篇罗怀良
  • 10篇王琴
  • 9篇任平
  • 9篇周其林
  • 7篇邓小菲
  • 6篇周成虎
  • 6篇魏一鸣
  • 6篇任小兰
  • 5篇赵晓丽
  • 5篇党承林

传媒

  • 9篇遥感技术与应...
  • 8篇四川林业科技
  • 7篇生态科学
  • 6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生态学报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地理研究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第十四届全国...
  • 4篇农村经济与科...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资源开发与市...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灾害学
  • 4篇自然灾害学报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地理与地理信...
  • 4篇地球信息科学...
  • 4篇2005年中...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14篇2011
  • 17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地利用数据尺度转换的精度损失分析被引量:32
2001年
由于栅格数据便于空间分析 ,因而通常将矢量数据转化成栅格数据来进行空间分析。在转化过程中 ,选用不同的栅格大小 ,其面积和精度损失是不同的。针对这个问题 ,以重庆市 1∶10万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为例 ,探讨了不同栅格大小下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转化过程的面积和精度损失。研究表明 :(1)栅格大小 <10 0m时 ,其精度损失均 <3 3%。 (2 )在 10 0 0m时 ,其精度损失达到 5 0 %以上的地类有 :湖泊、水库坑塘、滩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工交建设用地、戈壁、裸岩石地、平原区旱地和坡度 >2 5°的旱地 ,这些地类的平均图斑大小均在 <5 1hm2 。 (3)在 30m~10 0 0m间 ,平均图斑大小 <82hm2 的地类随着栅格的由小变大 ,其面积变得比实际面积小 ;平均图斑大小 >10 1hm2的地类中除高盖度的草地和河渠之外 。
杨存建刘纪远张增祥王长有
关键词:土地利用矢量数据栅格数据
地形图实时高精度几何校正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手工地形图校正效率低下问题,提出地形图实时高精度自动几何校正方法。该方法使用快速直线检测算法保证了校正的实时性;根据直线检测的结果,通过模式识别和Hough变换方程实现交点位置的高精度获取,其结果既包括原图绝大多数方里网交点,也有部分误匹配点;根据方里网空间特性,对交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建立Hough变换方程,滤除所有错误交点;最后通过人工输入任意一个交点的投影坐标,对其他交点坐标自动计算,从而对原图实现自动校正。研究表明,该方法不仅运算效率和空间精度高,而且整个过程只需要少量的人工干预,使地形图实时高精度校正成为现实。
陈军杨存建王华军卢涵宇
关键词:地形图
川西高原近20 a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
2022年
植被物候是植被生长发育、枯萎凋落的周期性变化现象,揭示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采用两种动态阈值分别提取川西高原近20 a森林植被、草地的生长季开始期(Start of Growing Season,SOS)和生长季结束期(End of Growing Season,EOS),利用Theil-Sen Median(Sen)趋势分析、偏相关系数分析植被物候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季节性气温、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川西高原植被平均SOS以70—130 d为主,平均EOS以260—290 d为主;植被SOS整体呈提前趋势、EOS整体呈推迟趋势,SOS的平均变化速率大于EOS;植被SOS平均提前速率为2.4 d·(10 a)^(-1)(α=0.05),EOS平均推迟速率为1.4 d·(10 a)^(-1)(α=0.05);草地和森林植被SOS平均提前速率大致相同,分别为2.4 d·(10 a)^(-1)、2.3 d·(10 a)^(-1);草地EOS平均推迟速率1.4 d·(10 a)^(-1),小于森林植被2.2 d·(10 a)^(-1)。(2)温度是影响植被SOS、EOS变化的主要因素。春季温度上升导致大部分植被SOS提前,这种现象在草地和森林植被间都很常见;冬季温度上升并不能使植被SOS出现普遍提前,且由于冬季温度升高可能会影响植被的春化作用,部分植被SOS甚至与冬季温度呈正相关;秋季温度上升是植被EOS推迟的主要因素,对草地的影响尤其显著;部分植被EOS与夏季温度呈负相关,这可能与夏季温度上升产生的水分胁迫以及植被生长周期的提前结束有关。(3)冬春季降水对植被SOS的影响不明显;夏季降水减少虽然对EOS有提前效应,但秋季降水增加以及升温对植被EOS的推迟作用强于夏季降水减少所带来的影响。
孙梦鑫张岳辛宇钟鼎杰杨存建
关键词:动态阈值植物物候
丘陵地区DEM与坡度的尺度效应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揭示丘陵地区海拔高程和坡度的尺度效应特征,本文以丘陵地区遂宁市船山区为试验区,以1∶1万比例尺的矢量数据生成多尺度DEM及相应的坡度数据。通过比较不同尺度下的高程频率和坡度频率分布,揭示出丘陵地区高程和坡度的尺度效应特征和规律。提出了用于测定尺度转换精度损失的标准频率差的概念,揭示了高程误差和坡度误差分别与尺度在0.01水平上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对其进行了拟合建模,其模型分别为:y=-0.0004 x2+0.0058x-0.0042和y=-0.0001 x2+0.0032x-0.0025,模型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该研究对丘陵地区地形分析中最佳尺度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对丘陵地区土地的精细利用决策也具有重要意义。
杨存建赵曦琳周其林倪静王琴
关键词:丘陵地区DEM坡度
森林防火减灾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四川省遂宁市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森林资源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利用3S(GIS、RS、GPS)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建立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对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省遂宁市为例,对该市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系统的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建设。该系统数据库的数据主要有1∶1万地形图,1∶1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气象站点数据,扑火力量分布数据,了望站点分布数据,扑火物资储备数据,林业管理机构分布数据,以村或乡镇为单位的人口、经济统计数据及遥感影像数据库。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处理和管理,森林火险等级评价,森林火灾监测,林火趋势模拟和预测,最佳扑火路径分析,防火扑火预案制定,防火扑火决策,灾害损失评估,灾后重建辅助决策,相关图、表和报告制作等功能。在系统的搭建过程中,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开发平台,利用Ar-cEngine组件对象模型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采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和ArcSDE 9.2空间数据库引擎来实现该系统的数据管理。该系统的建立对该市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李春艳杨存建周其林补志强王琴
关键词:森林防火系统设计
基于多时相MODIS数据的四川省森林植被类型信息提取被引量:11
2014年
森林植被类型信息对于生态的保护、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针对单一时相遥感数据在提取森林植被类型信息方面的局限性,探讨了基于多时相MODIS遥感数据实现提取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信息的方法。将四川省的森林植被划分为常绿落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针叶林5种类型。通过对其年内生长差异的分析,选取多时相(2005年1月9日、2月26日、4月22日、7月19日和10月23日)特征数据,利用光谱和时相特征知识建立了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的提取模型;通过特征组合与逻辑判断,实现了5种植被类型信息的提取,提取精度总体达到84%,植被类型最低精度达到76%。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大范围的植被类型调查与监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该研究表明,四川省2005年的森林覆盖率为28.43%。各类型按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的排序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针叶林和常绿落叶混交林。该数据对四川省森林植被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杨存建周其林任小兰程武学王琴
关键词:MODIS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光谱特征
浅论成都市大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3
2012年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近年的发展规划中,大邑县的目标是成为成都市重点建设的14个大中城镇之一、国际旅游目的地和现代山水田园城镇示范区。大邑县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立县为基础,推动实施"旅游兴县、工业强县、都市农业发展"的发展战略。概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并基于大邑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和思路。
程武学张保刚杨存建黄祖惠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研究被引量:24
2013年
利用1996~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及能源消耗资料,采用直接碳排放系数法及修改后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对四川省10a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进行了估算,并对其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碳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1996~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碳排放增加734.307×104t,增长率达10.478%。(2)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林地是主要碳汇。10a间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增加812.454×104t,增长率达10.339%,碳排放量占碳排放量的96%以上;碳汇增加44.742×104t,占四川省碳汇的94%以上。(3)土地利用碳排放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就区域分析而言,成都平原区碳排放量最大,四川盆地、丘陵区碳排放量次之,西部高山高原区和盆周山区碳排放量最小;在州市中,成都市、南充市、绵阳市和达州市的碳排放量最大,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三州地区碳排放量最小。(4)土地利用结构与碳排放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林地、牧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为碳汇,建设用地和耕地为碳源,趋高的碳源碳汇比导致土地利用的碳源效应远大于碳汇效应。因此,四川省林地的碳汇作用显著,但土地利用的碳源效应远大于碳汇效应,因此四川省碳排放减排的重点应该在保持或增加现有的林地的同时主要以降低建设用地的碳排放为主。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区域碳循环的人类影响机制,并能够从土地利用规划、国土开发、产业结构调控等领域引导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
彭文甫樊淑云潘荟交毛欢周介铭赵景峰杨存建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分析——以重庆市为例被引量:10
2001年
为了探讨土壤侵蚀与温度、降雨量、植被指数、地形指数、水热指数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关系 ,本文对重庆市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土壤侵蚀进行了分析。在定义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的基础上 ,将年平均温度、大于 0°积温 ,大于 1 0°积温 ,年降雨量 ,干燥度、湿润度 ,地形综合指数、植被指数、热量指数、水分指数 ,水热指数 ,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分级数据统一成格网大小为 1 0 0 m* 1 0 0 m的栅格 ( grid)数据。然后 ,利用 GIS的叠加统计分析功能 ,将这些数据与 1 0 0 m* 1 0 0 m格网大小的土壤侵蚀栅格 ( grid)数据进行叠加统计分析 。
杨存建张增祥王思远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壤侵蚀环境因子遥感
MODIS高光谱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探讨
本文对MODIS高光谱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应用探讨。首先介绍了MODIS数据的特点,该数据具有36个光谱波段,光谱范围为0.4~14μm,覆盖了可见光至红外的光谱区域。其地面分辨率分别为250m、500m和1000m,...
陈军杨存建许辉熙
关键词:光谱数据分辨率
文献传递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