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大荣

作品数:181 被引量:98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9篇生物学
  • 65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84篇小蜂
  • 72篇榕小蜂
  • 64篇传粉
  • 45篇榕树
  • 32篇传粉榕小蜂
  • 22篇非传粉小蜂
  • 22篇传粉小蜂
  • 21篇昆虫
  • 17篇雨林
  • 17篇热带雨林
  • 15篇繁殖
  • 14篇群落
  • 14篇聚果榕
  • 12篇冬虫夏草
  • 12篇多样性
  • 12篇群落结构
  • 12篇物种
  • 11篇对叶榕
  • 11篇进化
  • 10篇蝠蛾属

机构

  • 181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西南林业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云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思茅师范高等...
  • 2篇楚雄师范学院
  • 2篇云南省森林灾...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保山学院
  • 1篇普洱学院
  • 1篇广州市林业和...

作者

  • 181篇杨大荣
  • 89篇彭艳琼
  • 32篇杨跃雄
  • 29篇沈发荣
  • 23篇杨培
  • 22篇李朝达
  • 20篇徐磊
  • 17篇王秋艳
  • 16篇李宗波
  • 13篇宋启示
  • 13篇张光明
  • 11篇舒畅
  • 10篇董大志
  • 10篇魏作东
  • 8篇张媛
  • 7篇龙勇诚
  • 6篇王瑞武
  • 6篇赵庭周
  • 6篇张凤萍
  • 5篇翟树伟

传媒

  • 23篇Zoolog...
  • 20篇昆虫学报
  • 10篇生物多样性
  • 8篇植物生态学报
  • 8篇生态学报
  • 7篇林业科学研究
  • 6篇昆虫知识
  • 5篇四川动物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5篇应用昆虫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2010年冬...
  • 4篇中国昆虫学会...
  • 3篇大自然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中国昆虫学会...
  • 2篇林业科学
  • 2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17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钝叶榕(Ficus curtipes)非传粉小蜂交配行为被引量:6
2008年
榕树及其传粉榕小蜂繁殖上相互依存,被认为是生物界中协同进化时间最悠久,相互关系最密切的一对生物;在大多数榕树种类的隐头花序内,除了传粉榕小蜂外,还共存着多种非传粉小蜂,它们的繁殖行为直接影响着榕树和传粉榕小蜂的繁殖和互惠稳定。钝叶榕(Ficus curtipes Corner),是一种雌雄同株的绞杀性榕树。研究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共收集钝叶榕100个隐头果内的榕小蜂,获得9493号标本;其中,包括1种传粉小蜂和5种非传粉小蜂,钝叶榕传粉小蜂Eupristinasp.占总数的44.66%,杨氏榕树金小蜂Diaziella yangi占46.13%,而其它4种非传粉小蜂(Lipothymussp.,Sycobiasp.,Philotrypesissp.和Sycoscoptersp.)仅占9.20%。前3种榕小蜂雌蜂进到果腔产卵,其余3种在果外产卵。观测23个钝叶榕榕果出蜂情况发现,6种榕小蜂在钝叶榕隐头花序内遵循严格的羽化出蜂顺序,首先是Sycobiasp.,次之是Lipothymussp.,再次之是杨氏榕树金小蜂,最后是钝叶榕传粉小蜂、Philotrypesissp.和Sycoscoptersp.。5种非传粉小蜂的交配场所与雄蜂翅型无关,雄蜂有翅型的杨氏榕树金小蜂大部分交配在果内完成,而且它们的雄蜂为争夺交配机会存在激烈的打斗行为;雄蜂无翅型的Lipothymussp.有部分雄蜂爬出隐头果,在果壁和附近的叶片背面交配;雄蜂有翅型的Sycobiasp.,其所有交配都发生在果外;Philotrypesissp.和Sycoscoptersp.雄蜂均无翅,它们的交配全发生在果内。局域配偶竞争使榕小蜂性比偏雌,杨氏榕树金小蜂雄蜂虽然有翅,但大部分交配发生在榕果内,这将影响其最佳的性比率。因此,依赖雄蜂翅型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榕小蜂的交配场所和性比率。
宋波彭艳琼杨赵雄杨大荣
关键词:钝叶榕非传粉小蜂打斗交配
聚果榕与大果榕隐头果内雌花花柱分布方式及与其传粉蜂间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榕属植物与传粉榕小蜂都依靠榕果内的雌花繁育后代,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资源的冲突。测量雌雄同株榕树聚果榕与雌雄异株榕树大果榕雌花期的雌花花柱长度,分析其资源分配方式。结果表明:聚果榕雌花花柱长度呈单峰分布,而大果榕呈双峰分布。在雄花期,聚果榕传粉榕小蜂与种子分别倾向占用不同花梗长度的雌花:种子多靠近果壁,传粉榕小蜂的后代多存在于靠近果腔的雌花子房内,形成空间上的分离。大果榕的种子与传粉榕小蜂则分别产生于雌雄株隐头果中,实现了完全的空间隔离。就此而言,雌雄异株榕树大果榕在解决资源分配的竞争冲突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翟树伟杨大荣彭艳琼徐磊白莉芬
关键词:雌雄同株雌雄异株榕属
榕树与榕小蜂的生命故事
2020年
植物的花朵富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千姿百态的形状和芬芳浓郁的香味,但有一种特殊的高等植物,人们从未见它开过花,却发现这种植物从茎秆、根部、枝条和叶间,甚至土壤中冒出一串串的果实;家庭院落、田埂地边、山坡草地、灌木丛林、原始林地,它的植株无处不在;在热带雨林中更是经常担当主角。它是谁?它就是热带雨林中的关键植物类群——榕树,人们把这类植物称为"无花果"。榕树真的不开花就能结果吗?
杨大荣
关键词:植物类群榕小蜂热带雨林榕树高等植物
非传粉榕小蜂Sycophaga sp.寄主选择机制研究
[目的]榕树除养育与之形成互惠共生的传粉榕小蜂外,还供养种类丰富的非传粉榕小蜂.它们与寄主间存在专性关系,产卵于不同发育期的榕果,且仅在雌雄异株榕树的雄树上寄生.但木瓜榕的非传粉榕小蜂Sycophaga sp.同时寄生于...
杨培彭艳琼杨大荣
关键词:榕树雌雄异株寄主选择
小叶榕隐头果内加利里金小蜂的发生规律
2014年
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雌雄同株榕树,在它的隐头果中,除了专一性传粉的榕小蜂外,还寄生着多种非传粉小蜂,这些非传粉小蜂在榕果发育的不同时期来到果外产卵,对榕树和传粉榕小蜂繁衍后代产生不同的影响。加利里金小蜂Odontofroggatia galili是寄生于小叶榕雌花子房里的主要非传粉小蜂。本文在2012-2013年对该种小蜂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小蜂雌雄蜂有翅,雄蜂二型,个体大小有显著差异。加利里金小蜂在榕果的雌花前期产卵,能独立造瘿;在西双版纳地区,干热季和雨季从卵发育到成虫羽化需31-38 d,雾凉季则长达58-72 d。成虫在榕果雄花期羽化出蜂,大多数雄蜂在苞片口等待羽化出果的雌蜂交配,雌雄蜂通常仅交配一次;为争夺交配机会,雄蜂间存在激烈打斗,且个体大者获交配机会多。成虫期雌蜂寿命2 d,雄蜂寿命仅1 d。小叶榕40%的树上隐头果内有加利里金小蜂寄生,但不同地区寄生率和单果内加利里金小蜂雌雄蜂数量树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原生地西双版纳地区加利里金小蜂种群小,传粉榕小蜂种群占主导地位;而在引入地昆明地区,加利里金小蜂发生频率高,种群显著较大;随着纬度北移和海拔升高,在榕果内罕见有传粉榕小蜂传粉和繁殖,而加利里金小蜂种群则不断升高。说明小叶榕在海拔较高和纬度偏北地区栽种,不适宜传粉榕小蜂繁殖,而非传粉的加利里金小蜂则较为适应,获得成功繁殖及种群扩张。
孔月巴义梅徐华丽彭艳琼杨大荣
关键词:小叶榕非传粉小蜂
寄生垂叶榕的两种非传粉榕小蜂的产卵行为
2012年
通过对两种果外产卵非传粉榕小蜂Philotrypesissp.和Sycoscaptersp.产卵行为的详细观察,发现两种小蜂产卵期都集中在榕果发育的间花期,并且只在进过传粉榕小蜂的榕果内产卵。这两种小蜂的产卵行为基本都可以分为寻找产卵位点、刺壁、产卵和回收产卵器等步骤。落在果面上的两种小蜂的繁殖雌蜂都通过触角敲击果面寻找产卵位点。产卵结束后,Philotrypesissp.大多数情况在原位收回产卵针,而Sycoscaptersp.必须向前爬行才能将产卵针从果内收回。为了争夺产卵位点,在同一榕果产卵的Philotrypesissp.繁殖雌蜂之间会进行打斗。而Sycoscaptersp.繁殖雌蜂之间未观察到打斗行为。两种小蜂产卵器长度虽显著长于各自产卵时榕果果壁厚度,但却显著短于其产卵时榕果果壁和子房层的总厚度,说明这两种小蜂采用产卵针直接刺穿小花子房的产卵模式。
王振吉沈慧彭艳琼杨大荣
关键词:榕小蜂产卵器
高榕隐头果内寄生蜂种类及生态学特征初步观察被引量:18
2003年
本研究采用定期、定点、定树采样调查和观察研究的方法 ,获得寄生于高榕隐头果内小蜂 (Chalcidoidea)为 6个科 ,14个属 ,2 5种。根据小蜂行为把高榕小蜂划分为 2类 ,一类为传粉小蜂 ,另一类为非传粉小蜂 ,其中传粉小蜂有 2种 ,主要的传粉小蜂只有Eupristinaaltissima一种 ,另一种仅在部分季节少量出现。高榕隐头果果态变化大 ,直径 2 5cm以上的大号果中仅寄生非传粉小蜂 ,这些小蜂对榕树 传粉者共生体系有着负面影响。本文初步研究了高榕隐头果中寄生的小蜂种类和生态特性 ,分析了部分寄生蜂对榕树
谷海燕杨大荣张光明彭艳琼宋启示
关键词:寄生蜂传粉小蜂非传粉小蜂生态学特征
鸡嗉子榕内传粉小蜂与非传粉小蜂的繁殖稳定共存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榕-蜂系统是自然界协同进化和互利共生的典型模型,榕-蜂之间如何实现繁殖分配从而实现稳定共存一直是倍受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但对传粉小蜂和非传粉小蜂的繁殖稳定共存研究较少。【方法】本文选取分布在西双版纳地区的雌雄异株榕树鸡嗉子榕Ficus semicordata的雄果,通过对榕果内唯一的传粉小蜂Ceratosolen gravelyi Grandi以及4种非传粉小蜂Philotrypesis dunia Joseph,Apocrypta sp.,Platyneura sp.,Sycoscapter trifemmensis Joseph的产卵时序进行了观察,并对5种小蜂的种群数量进行统计,以及对每种小蜂产卵小花的空间分布、瘿花体积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5种小蜂在产卵时间上存在分离,且传粉小蜂的种群数量远大于其他4种非传粉小蜂的种群数量之和。5种小蜂的瘿花特征也存在差异:瘿花的子房大小不同,且花梗长度即分布空间也有差异,传粉小蜂最接近果腔而非传粉小蜂则更多地利用中层和内层的小花。【结论】结果说明在鸡嗉子榕有限的空间内,5种小蜂通过产卵时间和生长空间的分离,实现了减少竞争以及长期共存的特征,维持了榕-蜂系统的稳定性。
张媛李宗波翟树伟杨大荣
关键词:榕树榕小蜂互利共生物种共存
一种非传粉榕小蜂的繁殖策略及其对榕-蜂互利共生系统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解非传粉榕小蜂与榕树-传粉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从而揭示它们长期稳定共存的原因,作者于2008年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了钝叶榕(Ficus curtipes)非传粉榕小蜂Walkerella sp.与榕-蜂互利共生系统的相互关系。我们野外直接观察Walkerella sp.的产卵繁殖行为,并对Walkerella sp.和传粉榕小蜂进行控制放蜂实验。实验包括4类处理榕果:传粉榕小蜂单种放蜂果,Walkerella sp.单种放蜂果,Walkerella sp.与传粉榕小蜂混合放蜂果,自然果。结果表明,Walkerella sp.在榕果外产卵,并且可以将卵产在多个榕果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放蜂果和自然果内传粉榕小蜂后代数量差异不大(P=0.46),但都显著低于传粉榕小蜂单种放蜂果(P<0.01);在传粉榕小蜂单种放蜂果以及混合放蜂果内种子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33),但都显著高于自然果(P<0.01)。自然果内Walkerella sp.后代数量与传粉榕小蜂数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混合放蜂果内两者呈低度负相关。Walkerella sp.与种子数量在自然果和混合放蜂果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Walkerella sp.单种放蜂果、混合放蜂果及自然果中Walkerella sp.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自然果内所有种类小蜂的相关分析表明:Walkerella sp.与其他非传粉榕小蜂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不存在寄居或复寄生的非传粉榕小蜂种类控制Walkerella sp.的数量。而Walkerella sp.之所以没有完全利用榕果内的小花资源繁殖后代,是由于产卵量有限和后代必须依靠传粉榕小蜂雄虫打开苞片口才能离开榕果,必须给传粉小蜂留下一些繁殖资源。
王振吉张凤萍彭艳琼杨大荣
关键词:互利共生FICUS榕小蜂繁殖策略
白僵菌防治茶园中毒蛾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杨大荣韩灯保李朝达陈朝进茶绍荣字庭超杨有武
关键词:茶树白僵菌害虫防治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