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勇平

作品数:1,175 被引量:3,631H指数:31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0篇专利
  • 422篇期刊文章
  • 81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4篇电气工程
  • 46篇化学工程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3篇建筑科学
  • 30篇理学
  • 23篇经济管理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文化科学
  • 5篇电子电信
  • 4篇水利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156篇发电
  • 121篇空冷
  • 107篇太阳能
  • 97篇锅炉
  • 87篇电站
  • 87篇生物质
  • 87篇换热
  • 80篇烟气
  • 76篇汽轮
  • 74篇汽轮机
  • 74篇燃煤
  • 73篇SUB
  • 73篇传热
  • 72篇余热
  • 70篇凝汽器
  • 62篇空冷凝汽器
  • 59篇催化
  • 57篇热泵
  • 57篇热解
  • 50篇蒸汽

机构

  • 1,160篇华北电力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北京信息科技...
  • 5篇华北电力学院
  • 5篇华北电力大学...
  • 4篇内蒙古科技大...
  • 3篇西澳大学
  • 2篇广东电网公司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国家电网公司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华能北京分公...
  • 2篇中国神华能源...
  • 2篇亚利桑那大学
  • 2篇北京国华电力...
  • 2篇北京全三维动...

作者

  • 1,172篇杨勇平
  • 314篇杜小泽
  • 199篇董长青
  • 169篇徐钢
  • 149篇杨立军
  • 132篇陆强
  • 120篇戈志华
  • 115篇杨志平
  • 83篇刘文毅
  • 83篇段立强
  • 79篇孙健
  • 71篇许诚
  • 64篇张俊姣
  • 59篇张锴
  • 42篇刘登瀛
  • 40篇侯宏娟
  • 39篇冼海珍
  • 35篇覃吴
  • 33篇魏高升
  • 32篇郭喜燕

传媒

  • 75篇工程热物理学...
  • 71篇中国电机工程...
  • 29篇现代电力
  • 28篇华北电力大学...
  • 24篇动力工程学报
  • 23篇热力发电
  • 20篇太阳能学报
  • 19篇热能动力工程
  • 13篇动力工程
  • 12篇化工学报
  • 9篇中国工程热物...
  • 8篇电站系统工程
  • 8篇可再生能源
  • 7篇燃料化学学报
  • 6篇第16届全国...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汽轮机技术
  • 4篇中国电力
  • 4篇华东电力

年份

  • 1篇2024
  • 29篇2023
  • 16篇2022
  • 38篇2021
  • 50篇2020
  • 60篇2019
  • 49篇2018
  • 62篇2017
  • 72篇2016
  • 96篇2015
  • 111篇2014
  • 104篇2013
  • 98篇2012
  • 71篇2011
  • 68篇2010
  • 57篇2009
  • 46篇2008
  • 45篇2007
  • 28篇2006
  • 28篇2005
1,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火电机组节能环保负荷优化分配被引量:16
2015年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火电机组厂级负荷分配需要兼顾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智能化,要求发电机组的物理系统、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深度融合、协调优化。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紧密融合了物理、通信和信息网络,为火电机组的智能优化负荷分配提供了新思路。文中在火电机组海量运行数据基础上,基于模糊粗糙集(fuzzy rough set,FRS)大数据处理方法,得到机组煤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物理模型与信息模型的对应关系;综合考虑经济和排放因素,建立基于物理信息融合(CP)的负荷分配模型。以某600 MW燃煤发电机组为案例进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负荷指令由700 MW增至1 100 MW,煤耗率以及SO2、NOx和粉尘浓度降低范围分别为1.3 g/(kW·h)、3.4 mg/m3、2.5 mg/m3和1.6 mg/m3左右。
付鹏王宁玲李晓恩徐汉张雨檬杨勇平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煤耗
一种高温热管热泵蓄热供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热管热泵蓄热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包括:高温热管换热单元、中温热管换热单元、低温热管换热单元、预热器和工质控制器;水管依次通过增压泵和阀门连接高温热管换热单元的入口,高温热管换热单元通过阀门连接中...
孙健马世财霍成戈志华杜小泽杨勇平
文献传递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被引量:4
2023年
高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思维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各项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周坚杨勇平
关键词: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开孔矩形翅片椭圆管流动与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本文对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中的矩形翅片椭圆管外空气侧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在分析不同迎面风速下的无孔翅片表面的局部换热系数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有扰流孔翅片管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了扰流孔的尺寸、数目和位置对管外空气...
张来杜小泽杨立军冯丽丽杨勇平
关键词:凝汽器翅片管对流换热换热系数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空气蓄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压缩空气蓄能领域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空气蓄能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压缩空气蓄能子系统、吸收式制冷子系统及燃气透平发电子系统。压缩空气蓄能子系统采用多级压缩,级间两级冷却的方式,常温水与第一级压气机...
刘文毅刘林植侯勇李庆徐钢杨勇平
文献传递
一种耦合热泵换热器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的提取冷水的热量用于加热热水的高效换热器,将两级压缩过程、稀释‑再生过程以及热管换热器耦合实现该换热过程。该高效换热器可以根据换热的参数要求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成分组成循环工质。同时,两级压缩机可以采用汽轮...
孙健戈志华刘靖宇杜小泽杨勇平
文献传递
集成OTM的加压CO<Sub>2</Sub>零排放SO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
本发明属于加压CO<Sub>2</Sub>零排放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动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OTM的加压CO<Sub>2</Sub>零排放SO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本发明以不回收CO<Sub>2...
段立强黄科薪杨勇平
文献传递
直接空冷电站空冷岛与风力发电一体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的一种直接空冷电站空冷岛与风力发电一体化装置。风力发电用的风力发电机分别安装在空冷岛平台的外围和空冷平台支撑结构之间。安装在空冷平台外围的为大型风力发电机,旨在把空冷平台上部环境风场的能量...
杨立军杜小泽杨勇平
文献传递
纤维素快速热解生成左旋葡聚糖的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左旋葡聚糖(LG)是纤维素中温快速热解最重要的产物,其生成机理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不同学者提出的LG生成机理,将其按照反应类型分为4类,即糖苷键均裂反应、糖苷键异裂反应、生成葡萄糖中间体反应以及协同反应,并指出了实验研究在确定反应机理方面的不足。随后总结了近年来一些学者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LG生成机理的研究,具体比较了研究内容和结果,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确定LG的生成途径。
张阳胡斌陆强董长青杨勇平
关键词:纤维素
采用不等径结构自激振荡流热管实现强化传热被引量:24
2008年
针对不等径结构回路型自激振荡流热管,利用电加热板作为热源,通过改变加热板的输入功率以及加热板的位置,对其壁温和热传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等径结构回路型自激振荡流热管在相同的工质及充液率,相同的热管长度及倾角,以及相同的电加热热板位置等条件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等径结构自激振荡流热管在中、低负荷情况下,可以起到明显的强化传热作用;而当不等径位置在热管的最下面、热源位置在变径区域的下部时强化传热效果最佳.
商福民刘登瀛冼海珍杨勇平杜小泽陈国华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自激振荡流热管强化传热
共1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