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忠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核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碳同素异形体的康普顿轮廓研究
- 2005年
- 本文介绍了用康普顿散射方法研究碳同素异形体的电子动量密度分布。实验中得到了碳不同结构材料的康普顿轮廓,发现由于晶体结构、成键方式的不同,它们的核外电子动量有着较显著的区别,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表现明显。
- 张良平叶邦角陈祥磊孔伟程明福翁惠民杨保忠
- 内敏乳剂的正电子湮没研究被引量:7
- 1998年
- 研究了内核乳剂化学增感时间以及铑盐掺杂对内敏乳剂正电子湮没的影响。随着内核乳剂化学增感时间的增加,内部感光度上升到一最大值,然后又下降。正电子湮没的平均寿命也随增感时间的上升而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正电子湮没的中间寿命随增感时间的上升变化不大,但其所占比份先下降后上升。当颗粒内部掺入铑盐量较大时,正电子湮没的中间寿命所占比份上升。这些结果表明,卤化银颗粒内部的空穴浓度和银离子空位浓度与乳剂制备条件有关。
- 张宜恒宫竹芳王峰杨保忠王斌辉庄思永
- 关键词:正电子湮没空穴化学增感
- 用PAT研究银丝生成机理
- 2000年
- 采用电子湮没技术 (PAT)测定常规溴化银乳剂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 ,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了自由体积空穴的变化 ,从而探讨银丝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 ,用 D- 19作显影液 ,溴化银晶体先溶解后被还原 ,物理显影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生成的银沿着电子密度较高的方向生长。
- 马爱慧张宜恒杨保忠徐绪国闫天堂杨保忠
- 关键词:银线定影PAT溴化银乳剂化学增感
- 中国首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其应用被引量:9
- 2001年
- 介绍了我国首台双能 X线骨密度仪的原理、性能和特点以及用于我国骨质疏松临床和展望。
- 朱俊杰马成兴陈羽梁昊刘海涛戴传芳王忠民邢士林杨保忠
- 关键词:双能X线骨密度仪骨质疏松骨密度测量
- 化学显影机理的正电子寿命谱表征
- 电子湮没技术研究了照明相明胶的自由体积空穴在显影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显影过程中银丝的生成机理探讨了一个新的模式,并为感光科学的研究拓展了一种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结果表明:明胶的自由体积空穴的平均尺寸在显影过程中基本保持不...
- 宫竹芳杨保忠张宜恒姜志全徐绪国
- 关键词:照相明胶正电子湮没
- γ相干散射与非相干散射的研究和应用
- 卞祖和宫竹芳杨保忠汪克林吴铁军朱警生唐孝威
- 该项研究建立了国内第一套精确测量γ散射的实验装置。用该设备测量计算了较小动量转移下γ射线的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截面之比,验证了相干散射的形状因子理论。并系统确地研究了多种样品的大角度非相干散射γ能谱,得出物质中电子动量分...
- 关键词:
- 关键词:Γ射线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纳米材料电子动量分布
- 能量145keVγ射线的小角度非相干散射测量
- 1989年
- γ射线与原子的非相干散射是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之一。实验上测量非相干散射微分截面、相干散射与非相干散射微分截面比值R,以及非相干散射函数S,可用以检验原子结构的不同理论模型。 有很多测量给出γ射线非相干散射截面。但早期测量采用NaI(T1)晶体作探测器。由于NaI(T1)的能量分辨率差,对小角度散射。
- 方渡飞杨保忠唐孝威
- 关键词:Γ射线非相干散射
- 康普顿散射谱仪的自动控制被引量:2
- 2005年
- 介绍了利用计算机对由高纯锗探测器、放大器和多道分析器组成的康普顿散射谱仪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的结构和原理。通过对氧化物、金属、纳米材料等样品的测量,结果显示该系统的长期漂移小于0.05%,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也节省了测量时间,并且其原理同样也适用于类似的长时间、高精度的放射性测量系统中。
- 张良平孔伟叶邦角翁惠民杨保忠程明福韩荣典宫竹芳
- 关键词:自动控制
- 物理显影(无电沉积)机理的正电子寿命谱表征
- 电子湮没技术研究了无电沉积的机理,根据实验测得的正电子湮没第三寿命τ<,3>,及由此计算的自由体积空穴的平均半径R、体积Vc及自由体积份数的相对值,证明在辐照相明胶的物理显影(铜无电沉积)过程中,沉积的铜会填...
- 宫竹芳袁军华杨保忠张宜恒张广祥徐绪国
- 关键词:物理显影正电子寿命谱
- 一个特殊运行方式的多丝正比室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报道了一个结构特殊的两维读出多丝正比室。它的定位精度好于0.3mm,在垂直于丝方向的定位精度好于0.2mm。
- 许咨宗陈宏芳王从容李澄汪晓莲周中平汪兆民张子平马文淦杨保忠
- 关键词:多丝正比室粒子径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