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标
- 作品数:30 被引量:2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铁岭市河流氮素时空分布及源解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研究了铁岭市22条河流氮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及其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6~18.85、0.53~11.8、0.3~15.7 mg·L^(-1),均值分别为(5.8±1.9)、(2.8±1.74)、(2.0±1.1)mg·L^(-1);硝态氮是氮素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总氮比例为48%.时间尺度上,氮浓度表现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变化趋势.空间尺度上,以氨氮为评价指标,22条河流中有8条河流全年水质低于Ⅲ类水质;条子河和小清河污染比较严重,常年处于劣Ⅴ类水.西辽河、小河子河、辽河等河流水质相对较好.铁岭市河流硝酸盐δ15N值和δ18O值分别介于-3.0‰~23.9‰、-11.7‰~57‰.铁岭市河流氮的主要来源为人畜排泄物以及工业和生活废水;一些河流不同水期河流氮的来源有所差异;条子河、碾盘河丰水期河流氮主要来源于化肥和土壤氮,而枯水期主要来源于工业和生活污水.
- 杨丽标雷坤乔飞孟伟
- 关键词:河流污染氮同位素
- 上覆水中碳氮浓度对黄河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通过室内培养测定泥水界面N2通量,研究了黄河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分析了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上覆水碳、氮浓度和耗氧速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对照处理(CK)平均反硝化速率为14.81±9.43μg N/m2/h。碳、氮添加处理中,N1(4.5 mg N/L)和C1(2.4 mg C/L)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最高,均值分别为21.99±12.45和24.33±14.38μg N/m2/h。理论上,NO3-N和溶解性有机碳添加浓度分别为9.8和4.0mg/L时沉积物反硝化作用最大,且反硝化作用的最佳碳氮比为2.3。不同碳、氮水平上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的响应关系并不一致。低碳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显著正相关;低碳、高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不相关;而高碳、低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则与耗氧速率显著负相关。
- 杨丽标雷坤孟伟富国于涛
- 关键词: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碳氮耗氧速率
- 巢湖流域河流沉积物N_2O释放对水体溶存N_2O贡献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2010年11月在巢湖支流丰乐河与杭埠河采用现场培养和实测方法研究了沉积物N2O释放对水体(水柱)溶存N2O的影响,并采用NO-3削减法估算了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丰乐河与杭埠河N2O平均溶存浓度分别为0.26±0.10(SD)μgN-N2O·L-1和0.18±0.04(SD)μgN-N2O·L-1,饱和度分别为186%和151%,表明两条河流为大气N2O的潜在释放源。丰乐河与杭埠河沉积物-水界面N2O平均释放通量分别为0.39±0.44、0.15±0.16μgN-N2O·m-2·h-1,由此可分别贡献水体中约89%和45%的溶存N2O。对河流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估算结果表明,丰乐河与杭埠河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12±0.07、0.10±0.05mgN·m-2·h-1,与已有的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报道相比较低。
- 杨丽标王芳晏维金
- 关键词:沉积物释放通量反硝化速率
- 长江输出溶解态无机磷的通量模型灵敏度分析及情景预测被引量:5
- 2011年
- 研究河流向河口及沿海海域输送的物质通量是一项国际性前沿课题.基于人类活动影响流域营养盐输移的定量分析,应用G lobal NEW S模型模拟1970-2003年长江输出溶解态无机磷(D IP)的通量,对其不同来源的贡献率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情景,对2050年长江输出D IP的通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从1970-2003年,长江输出的D IP通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3年达到了14.05kg/km2,比1970年(2.45kg/km2)增加了近5倍.模拟值与对应年份的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模拟误差为12.29%.1993年之前,长江输出D IP的主要来源是污水,贡献率达到了50%以上;1993年以后,以来自非点源的磷输入为主,其中以磷肥施用的贡献率最高,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3年增加到了50.30%;畜禽粪便磷的贡献率变化平稳,大约在22.87%.污水来源的磷的贡献率自1993年之后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到2003年减少为24.81%.情景预测表明,2050年无论何种情景下,长江输出的D IP通量都将超过2000年的2倍多,但是不同情景下D IP输出通量增加的幅度及不同来源的贡献率有较大差别.在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影响下,如何控制非点源的磷输入仍将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 李新艳杨丽标晏维金
- 关键词:输出通量长江
- 夏季渤海湾水体反硝化作用初探
- 2014年
- 于2012年7月在渤海湾开展35个站位的水质调查,利用N2∶Ar法和膜进样质谱仪(MIMS)测定了表层水体(40 cm)反硝化产物N2的溶存浓度,计算了水体溶存N2的净增量ΔN2及氮素的反硝化损失比例。结果表明,现场温度和盐度条件下渤海湾水体溶存N2的实测浓度介于(7.76~8.74)μg/L(均值8.06±0.21μg/L,SD),N2的理论平衡浓度介于5.41~5.75μg/L(均值5.56±0.09μg/L,SD)。由此计算得到渤海湾水体N2饱和度介于138%~154%(均值145%),ΔN2的变化范围介于2.17~2.94μg/L(均值2.51±0.17μg/L,SD)。因此,渤海湾水体存在明显的反硝化过程。对应观测站位NO3-N浓度范围为0.01~0.09 mg/L(均值0.03±0.02 mg/L,SD),ΔN2与NO3-N的浓度比例介于3%~64%(均值16.7%)。相关分析表明,渤海湾水体ΔN2与NO3-N浓度、温度、盐度正相关,而与DO负相关。本研究中高DO浓度条件下渤海湾水体仍存在明显的反硝化过程,因此好氧反硝化细菌对水体反硝化速率的贡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杨丽标雷坤孟伟李子成柳青
- 关键词:反硝化作用
- 河北省李树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被引量:7
- 2006年
- 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的方式,对河北省9个大面积种植李树的地区进行了施肥现状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汇总,从中发现了重施氮磷肥,轻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施肥时期和方法欠科学;配方施肥用量少等一系列问题。结合李树的生长特点及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要广开肥源,重视有机肥以及配方肥的施用;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可适当施用叶面肥;施肥方法和时期要合理。从而为李树的增产、高产和优产制定相应的施肥技术和对策。
- 吉艳芝乔振江张丽娟毕淑琴杨丽标
- 关键词:施肥
- 河流氮、磷滞留研究方法综述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研究河流输送过程中氮、磷的主要滞留途径及滞留效率,笔者综述了国内外近些年关于河流氮、磷滞留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物质平衡法、经验模型法和同位素示踪法。虽然,这些方法均得到了广泛使用,但仍存在模型参数不具普遍适用性以及估算误差较大、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缺乏等方面的不足。因此,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建立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估算模型,以及如何减少同位素示踪研究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同位素δ值的改造,应成为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
- 蔡林颖杨丽标雷坤邓义祥富国刘树庆
- 关键词:河流
- 我国河流N_2O饱和度与释放系数变化及其与河流氮水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通过选择我国3个不同流域的河流,研究了河流N2O饱和度与释放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河流氮水平的关系,并评估了IPCC关于河流N2O的释放系数。结果显示,河流硝态氮和氨氮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23~5.24(均值1.29±0.822)mg N.L-1和0.020~40.3(均值2.54±5.47)mg N·L-1;相应地,河流N2O饱和度和释放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0%~8213%(均值407%±1010%)及0.250~1960(均值58.3±221)μg N.m-2·h-1。不同河流N2O饱和度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N2O饱和度几乎持续处于过饱和状态,表明河流N2O是大气N2O的源。不同类型的河流,其氮浓度水平、N2O饱和度与释放量均有显著差异,城市纳污型河流——南淝河,其氨氮浓度、N2O饱和度和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河流,均值分别达(12.5±6.10)mg N·L-1、1760%±2620%及(363±548)μg N m-2·h-1。研究发现,除南淝河外,所有径流主导型的河流,其N2O饱和度与NO3-含量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高NO3-含量的河流能增加N2O的表观产量。除南淝河以外的河流N2O释放系数变化范围为0.05%~0.87%,均值为0.20%,较为接近IPCC的参考值0.25%。但我们的研究建议采用修正后的河流N2O释放系数(均值为0.10%),该系数更能体现河流释放N2O的实际情况。
- 王佳宁晏维金陈能汪王蓓杨丽标
- 关键词:河流氧化亚氮饱和度释放量硝态氮
- 淮河流域水质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研究对淮河干、支流1985-2008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河干流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为NH3-N,其浓度波动范围为0~10.0 mg/L,超标的现象频繁出现,年均值为1.35 mg/L。支流淠河和干流均达到地表Ⅲ类水质标准,淮北支流沙颖河水质最差,劣于地表Ⅴ类水质标准。干流水质在1991-1999年期间显著恶化,但2000年以后水质逐渐改善,淮河流域污染物入河总量的大幅度削减是淮河水质改善的重要原因。
- 马培杨丽标马梦娟曹志林谷保祥
- 关键词:水质氨氮溶解氧化学需氧量
- 巢湖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释放通量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对调水后巢湖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释放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巢湖表层水、底层水、间隙水磷酸盐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2~0.16、0.02~0.17、0.01~0.08mg.L-1,均值分别为(0.03±0.04)、(0.04±0.04)mg.L-1和(0.03±0.02)mg.L-1。秋季6个取样点表层水、底层水磷酸盐含量的变化范围均为0.03~0.06mg.L-1,均值为(0.04±0.04)mg.L-1,显著高于夏季对应样点浓度。而秋季间隙水磷酸盐浓度平均值为(0.015±0.003)mg.L-(1变化范围0.01~0.02mg.L-1),与夏季对应样点相比差异不显著。夏季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释放通量的变化范围为-27.46~6.27μgP.m-.2d-1,平均值为-1.54μgP.m-.2d-1。秋季磷酸盐释放通量变化范围为-10.61~-3.77μgP.m-.2d-1,均值为-6.19μgP.m-.2d-1,与夏季对应样点释放通量差异显著(α=0.05,P=0.002)。情景模拟表明,排除外源污染的影响,当引入长江水磷酸盐浓度介于0.003~0.009mg.L-1时,巢湖调水后替换水体可在7.2a左右达二次富营养化。
- 夏守先杨丽标张广萍王煜高亮晏维金李玉成
- 关键词:巢湖磷酸盐沉积物-水界面释放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