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碧茵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海马^1H-MRS对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路易体痴呆诊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及路易体痴呆(DLB)患者双侧海马磁共振波谱代谢物浓度变化特点,探讨海马1H-MRS在三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对AD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3.0T磁共振对67例AD、37例VD、12例DLB患者及28例正常组(NC)进行双侧海马行单体素采集,测定并计算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醇(m I)与肌酸(Cr)比值。结果 :病例组双侧NAA/Cr值较NC组降低。AD组、VD组双侧海马m I/Cr值较NC组升高,DLB组与NC组间m I/Cr值无统计学差异。重度AD组双侧NAA/Cr值低于轻中度组。结论 :AD,VD,DLB患者海马区域存在代谢物的改变,这有利于三者的鉴别诊断,m I/Cr可视为A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NAA/Cr值有利于监测AD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
- 杜碧茵谭理连陈俊浩钟笑梅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海马
- 28例正常人眼球运动神经的MRI影像解剖分析
- 2014年
- 目的 应用MRI成像技术显示正常人眼球运动神经的颅内段、眶内段及海绵窦段的影像学征象。方法以28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32岁,均于3.0T MR扫描仪上行MRI检查,扫描平面除常规的平面扫描,还包括特定的斜平面扫描,眼球运动神经脑池段采用头线圈,3D-COSMIC序列扫面,层厚0.8 mm;海绵窦段采用头线圈,层厚2.0 mm,FSE T1WI扫描;眼眶段则采用表面线圈,层厚2.0 mm,FSE T1WI扫描,运用多层面重建技术分别在沿神经长轴的层面显示3对眼球运动神经的走行及毗邻关系,观察各对眼运动神经的MRI影像特征。结果脑池段的动眼神经与展神经显示率为28/28(100%),滑车神经显示率为27/28(96.4%);海绵窦段的动眼神经显示率为28/28(100%),展神经及滑车神经显示率为20/28(71.4%);眶内段动眼神经显示率为27/28(96.4%),展神经显示率为25/28(89.2%),滑车神经显示率为13/28(46.4%)。结论 MRI能够清晰地显示眼球运动神经及其毗邻关系,是神经影像学的首选检查方法。
- 邹文锦侯乐黄癸卯施海珊杜碧茵黄建伟刘莎陈俊浩
- 关键词:正常人MRI影像
- 长期住院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灰质密度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结构形态学改变及其与精神病理学症状的关系。方法:对68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患者组)与l7名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作为评价工具进行认知功能测评,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患者组与对照组均进行磁共振扫描。结果: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评分平均(18.19±7.29)分高于阳性症状(l3.12±5.44)分。MCCB认知功能评估中,研究组在符号编码、言语流畅、持续操作、言语记忆、迷宫、情绪管理及总测验成绩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5.99,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与MCCB中符号编码、言语流畅、持续操作、言语记忆、情绪管理及总测验成绩等呈显著负相关(r=-0.25~-0.42,P<0.05或P<0.01)。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VBM)分析显示,研究组的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左额内侧回、右侧楔叶、左侧颞中回的灰质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Z=3.16~4.08,P<0.05或P<0.01)。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阴性症状为主,阴性症状越重,认知损害越明显;阴性症状持续与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左侧额叶灰质密度下降有关。
- 赵素华孔洁华吴海波杜碧茵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抑郁症患者注意力网络动态连接的整体变化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探讨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注意力网络动态连接属性的变化。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73位MDD患者以及71位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采集rs-fMRI图像,基于既往Meta分析结果构建注意力脑网络,利用一系列时间窗进行分割,计算并比较组间注意力网络的时间变异性变化。结果较HC组,MDD组注意力网络总体时间变异性异常升高(F=5.596,P=0.019),而注意力网络各节点的动态连接属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D组注意力网络的平均时间变异性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r=-0.025,P=0.845)及焦虑量表(r=-0.055,P=0.654)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DD患者注意力网络整体动态连接属性存在异常升高,表明其注意力网络动态功能改变可能是网络整体水平动态连接的变化,而非某功能节点的局部变化。
- 刘莎张训黄癸卯杜碧茵陈俊浩成小芳邹文锦
- 关键词:抑郁症功能磁共振成像
- 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白质纤维结构异常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BD)Ⅰ型患者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的改变,及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量表(YMRS)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量表(RBANS)对患者进行入组的筛查与认知评估。应用3.0T磁共振仪对76例缓解期BD-Ⅰ型患者以及6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DTI扫描,使用PANDA软件包提取全脑白质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及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BD组中各纤维束的FA与临床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BD-Ⅰ型组的左、右侧钩束、右侧上纵束、右侧下额枕束及左侧毯束的FA值降低,MD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D-Ⅰ型组的左、右侧钩束、右侧上纵束和右侧下额枕束的FA值与RBANS量表评估的总分及即刻记忆、延迟记忆、视觉广度和注意力四项因子的评分均具有正相关关系(r=0.32~0.44,P均<0.05)。结论:缓解期双相障碍BD I型患者多个脑白质神经纤维束微观结构受损,且与认知功能改变相关。
- 林泰锋杜碧茵陈锦佳吴海珊肖叶玉陈俊浩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扩散张量成像脑白质神经纤维束
- 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神经影像和脑血流分析
- 2014年
-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主干闭塞患者的神经影像和脑血流。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MCA主干闭塞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70例患者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记录患者颅内情况,如有无脑梗死、梗死病灶面积和类型等信息。同时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器检测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信息并详细记录检测结果。结果70例患者中23例为腔隙性脑梗死;40例为分水岭梗死;2例为多发性梗死;5例患者无异常。有10例出现头痛、头晕症状,3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和语言障碍。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显示,在MCA深度范围为35~60mm时,共有62例显示低流速信号,8例显示正常信号;在闭塞侧A1段64例患者显示流速增加,6例患者显示流速正常;在闭塞侧P1和P2段55例患者显示流速增加,15例患者显示流速正常。结论综合使用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提高临床诊断MCA主干闭塞的准确性,为治疗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
- 邹文锦李新春黄癸卯陈俊浩杜碧茵黄建伟林泰锋刘莎余灵光
-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