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洋洋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定向分化
  • 1篇折叠
  • 1篇折叠人工晶状...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生物显微镜
  • 1篇人工晶状体
  • 1篇人骨髓
  • 1篇人骨髓间充质...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培养
  • 1篇显微镜
  • 1篇晶状体
  • 1篇后囊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共培养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后房
  • 1篇后房型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篇杜洋洋
  • 2篇张晗
  • 1篇郝琳琳
  • 1篇肖瑛
  • 1篇田庆芬
  • 1篇陈国玲
  • 1篇刘景
  • 1篇刘执玉
  • 1篇刘艳丽
  • 1篇宋玮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分析虹膜固定折叠人工晶状体的位置
2013年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虹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位置,评价手术安全性。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手术的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17例17只眼,二期施行虹膜缝合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手术,术后6个月行UBM检查,确定人工晶状体与睫状沟和睫状体的关系、前房深度(ACD)、人工晶状体倾斜情况、人工晶状体光学部与虹膜位置关系和房角情况。主要指标是襻的位置、前房深度和房角改变。结果17个人工晶状体的34个襻中,27个(79.4%)襻位于睫状沟,5个(14.7%)襻位于睫状突,2个(5.9%)襻位于睫状体平坦部。17只眼中有11只眼(70.6%)双襻均位于睫状沟。前房深度为(3.39±0.47)mm。未发现虹膜周边前粘连、房角异常和晶状体光学部的倾斜。结论经UBM观察,虹膜缝合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襻均位于睫状沟或睫状体,无明显的人工晶状体倾斜。这种术式不影响房角结构,无房角的关闭。前房深度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最为接近。弄清人工晶状体位置可能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田庆芬刘景宋玮郝琳琳杜洋洋张晗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共培养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
2013年
目的探讨间接共培养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上皮样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行性。方法消化培养法获取人结膜上皮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法培养MSCs,并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将人MSCs和结膜上皮细胞进行非接触共培养,免疫细胞化学、RT-PCR、Western blotting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人MSCs阳性表达CD29,不表达CD34。结膜上皮细胞贴壁生长,呈不规则圆形,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4(CK4)。MSCs与结膜上皮细胞共培养10d后,大部分细胞呈不规则圆形外观,基因和蛋白水平均表达CK4。结论与人结膜上皮细胞体外非接触共培养可诱导人MSCs向上皮样细胞定向分化。
陈国玲肖瑛杜洋洋刘艳丽刘执玉张晗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培养上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