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世民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门峡地区职业卫生现况调查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了解采矿业和生产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方法随机抽查各企业领导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企业领导及职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的知晓率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较低。结论就业者工作变动频繁增加了职业卫生管理困难,企业经营者对职工的职业卫生健康重视不够;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监督不到位,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
- 赵祖昌马振云杜世民
- 关键词:职业卫生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
- 三门峡市工业X射线探伤防护调查与分析
- 2013年
- 了解三门峡市X射线探伤防护状况,为改善放射防护条件提供依据。通过对探伤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三门峡市工业探伤X射线防护整体状况较好,但是部分单位探伤作业场所辐射水平尚未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提示,放射安全监督部门应加强X射线探伤工作场所常规监督,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教育。
- 杜世民翟伟
- 2006-2019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新发尘肺病调查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新发尘肺病发病现状,为做好尘肺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和制定本地区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9年三门峡市新发尘肺病病例按年份、病种、分期、诊断机构、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6-2019年全市新发尘肺病共2138例,其中本辖区诊断机构诊断513例,外地诊断机构诊断1625例。2006-2013年病例数波动不大,2014-2017年尘肺病新发病例数急剧增加,2018年以后,病例数又大幅下降。行业分布上,集中在金矿和煤炭采选业,分别占78.29%和18.90%,工种主要为凿岩工、掘进工和采煤工;新发病例中,职业性尘肺病I期1059例(49.53%),II期574例(26.85%),III期505例(23.62%);病种以矽肺和煤工尘肺为主,分别为1709例(79.93%)和420例(19.65%)。结论三门峡市尘肺病的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采矿企业的监管,加强对尘肺病患者,尤其是农民工尘肺病患者的社会救助,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 梁宁赵祖昌付丛丛杜世民马振云
- 关键词:尘肺病新发病例职业病防治
- 337例医学工作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情况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染色方法采用Gicmsa染色。结果①放射组与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放射组不同工龄之间染色体畸变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分析近5年累积计量发现,不同累积剂量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放射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剂量辐射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必须做好X射线人员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 杜世民翟伟赵祖昌
-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微核
- 三门峡市2006—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2006—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剂量水平,正确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方法用RGD-3B热释光剂量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集体剂量当量2.532人.Sv,人均年剂量当量1.50 mSv/a。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水平以介入治疗工作人员的年剂量较高。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当量分布以市级医院最高。结论三门峡市2006—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放射工作场所较为安全。
- 杜世民张官印
- 三门峡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影像质量控制现状调查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的的影像质量控制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质量保证工作打下基础。方法使用X射线机质控检测装置对三门峡市181台X射线机进行了质控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均合格的X射线摄影和透视设备分别占同类检测总台数的47.7%和48.6%。结论三门峡市医用诊断X射机影像质量控制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定期进行影像质量控制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 杜世民
- 关键词:X射线机影像质量控制
- 氰化物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氰化物对人体的危害,并探讨氰化物慢性中毒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30例氰化物作业工人进行3年观察,收集相应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尿硫氰酸盐和血糖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慢性咽炎发病率以及嗅觉异常率较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全车间劳动卫生安全制度,加强个人防护和经常性健康监护是预防氰化物慢性中毒的有效措施。
- 赵祖昌马振云杜世民
- 关键词:氰化物神经衰弱综合征硫氰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