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园
- 作品数:28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米蛾卵收集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米蛾卵收集器,主要构件包括筛网架、顶盖和底座。筛网架由上、下环形框和多条垂直连接在环形框之间的直立框构成。其中有两个相邻的直立框为门口框之间装有操作门。顶盖为封闭盖,底座为环形结构,其内口底部设有环形...
- 武琳琳王立达杨莹赵索董扬徐莹莹赵秀梅赵维国李青超刘文环高盼周超董风雪谭可菲闫峰胡继芳韩冬伟李馨园
- 文献传递
- 播种方式与追肥时期对寒地冬小麦根系生理活性及子粒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为探寻黑龙江省冬小麦合理种植模式,利用田间大田试验,设置播种方式和追肥时期处理,探讨对冬小麦根系生理活性及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肥可显著提高生育后期根系活力、SOD活性、POD活性,延缓根系衰老。拔节期追施适量氮肥可促进子粒蛋白的转移、积累,显著提高子粒蛋白组分含量。追氮时期的后移有助于提高子粒沉降值及容重。沟播各生育时期根系活力、SOD活性、POD活性明显高于平播处理,沟播各追肥处理蛋白组分含量、沉降值、容重明显高于平播处理的。综合来看,黑龙江省冬小麦采取沟播种植模式,结合拔节期追施氮肥150kg/hm2,有助于生育后期根系活力维持及品质改善。
- 李晶魏湜商文楠王晓楠陈龙涛付连双李卓夫李馨园
- 关键词:冬小麦播种方式追肥时期子粒品质
- 播种方式与追肥时期对黑龙江省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了探寻黑龙江省冬小麦适宜的播种方式和追肥时期,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播种方式和追肥时期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肥处理下小麦的根冠比随生育期呈下降趋势;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生长随生育期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乳熟期达到峰值;不同处理间产量呈现显著性差异,拔节期一次施肥垄沟播处理与平播处理分别比各自对照(不追肥处理)提高27.8%、39.7%,返青期施肥分别提高21.4%、21.1%,返青期与拔节期分施分别提高27.7%、26.7%。垄沟播种在拔节期一次追施氮肥产量可达到最高,比平播处理产量提高14%。黑龙江省冬小麦采取垄沟播种在拔节期适量追肥的栽培技术有助于根系生长及提高产量。
- 陈龙涛李晶商文楠李馨园王晓楠魏湜
- 关键词:冬小麦播种方式追肥时期根系生长
- 冬季田地土壤采集装置
- 冬季田地土壤采集装置,涉及田地土壤采集领域。目的在于使研究人员在冬季条件下也能够对土壤环境进行取样采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冬季田地土壤采集装置,通过发电机使电热板发热,将电热板竖直放置在土地上,电热板产生热量将已经冻住的土...
- 董扬于海林曲忠诚梁虹于洋李旭业徐婷许健李馨园于侃超迟莉杨莹
- 文献传递
- 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黑农67的选育及其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 2015年
- 大豆是主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大豆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社会经济的发展[1]。优质蛋白和畜牧业的饲料蛋白主要来源于大豆,因此创制优质、抗病、高产大豆新品种是解决产业技术需求的主要环节。依据产区品种中存在的问题,筛选出优异资源,确立育种目标,通过有性杂交以选育高油、抗病、高产为目标开展新品种的创制工作,从而选育出大豆新品种黑农67。同时结合此品种特点,以机械为载体,
- 魏崃王伟威于志远吴俊江李馨园王久田刘丽君
- 关键词:优质蛋白饲料蛋白抗灰斑病窄行密植
- 大豆品种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运用种子腐烂率测试法对208份大豆材料进行测试,研究了根腐病原菌中立枯丝核菌对大豆的致病性,并对抗大豆立枯丝核菌抗源材料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是大豆根腐病病原菌中致病性较强的一种,大部分品种对立枯丝核菌高度感病,高感品种(系)153个,占参试材料的73.55%;高抗品种(系)21个,占参试品种(系)的10.1%,其中有7个来自国外;中抗品种(系)34个,占参试品种(系)的16.35%,其中12个中抗材料为创新改良的稳定品系。
- 魏崃李馨园唐晓飞王伟威刘丽君
- 关键词:大豆立枯丝核菌抗性
- 种植方式对寒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为明确不同种植方式下寒地冬小麦土壤水分效应对根系形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垄沟播种和传统平播,对黑龙江省冬小麦的土壤水分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生育中后期沟播土壤水分显著高于平播,分蘖初期20~30cm、30~40cm、40~50cm沟播下土壤体积含水率显著高于平播种植方式,分别提高9.87%、7.82%、4.17%;沟播塑造了较优的根系形态,提高了土壤水分的利用状态,灌浆中后期灌浆速率增加,显著提高粒重,较平播产量提高14.10%,产量增加553kg/hm2。沟播是寒地冬麦区较为安全理想的种植模式。
- 李晶车代弟李馨园陈龙涛顾万荣
- 关键词:冬小麦寒地土壤水分
- 高油抗SCN3大豆新品种齐农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3
- 2018年
- 齐农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5年以合03-149为母本,丰豆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油抗线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稳产丰产性好,2年区域试验11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622.6kg·hm^-2,较对照品种嫩丰18增产13.4%,一年生产试验,6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627.6kg·hm^-2,较对照品种嫩丰18增产13.4%.
- 袁明王淑荣韩冬伟李馨园于侃超王守义
- 关键词:杂交选育栽培技术要点SCN3大豆高油
- 根瘤菌配施胶质类芽孢杆菌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根瘤菌和胶质类芽孢杆菌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大豆开花期荧光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菌剂配合施用,能够提高光合能力,增加产量,其中根瘤菌和胶质类芽孢杆菌各施用150 mL·hm-2为最优处理,与对照相比,该处理叶绿素含量显著变化,Chla增加68.12%,Chlb增加87.51%,Chla/b比值降低10.32%;Fv/Fm和Fv/Fo值分别比对照提高1.82%和7.59%,qN值低于对照6.25%;蛋脂总量较对照增加4.01%,产量高于对照19.10%,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 李馨园王守义王淑荣袁明韩冬伟魏崃唐晓飞
- 关键词:根瘤菌大豆荧光特性
- DCPTA在大豆抗旱上的应用
- 2019年
- DCPTA(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作为一种促进作物高产、优质、抗逆的生长调节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作物、大田作物、蔬菜以及花卉上,本文对DCPTA在作物上的应用情况、抗逆性调控机制及在大豆抗旱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促进其在大豆抗旱上的推广应用。
- 李馨园袁明王淑荣韩冬伟于侃超彭静
- 关键词:大豆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