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
- 作品数:21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扬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铅对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曹卉李霖朱志飞俞凤燕丁家桐
- 关键词:铅中毒细胞凋亡卵泡生殖毒性
- 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的生物炭材料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的生物炭材料,属于材料和环境保护领域,首先制备秸秆生物炭,然后制备1,3,6,8‑芘四磺酸四钠盐水溶液,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1,3,6,8‑芘四磺酸四钠盐水溶液中,1,3,6,8‑芘四磺酸四钠盐...
- 马武生李霖张峰金根娣孙敏
- 文献传递
- 生长分化因子9在兔卵巢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DF9)在兔卵巢卵泡发生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GDF9蛋白在兔卵巢中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GDF9在原始卵泡中没有表达;在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有腔卵泡卵母细胞及有腔卵泡颗粒细胞、透明带及卵泡液中均检测到GDF9蛋白;在黄体中也有GDF9的表达。[结论]GDF9不仅是卵母细胞分泌因子,而且是颗粒细胞的分泌因子,其表达随兔卵巢中卵泡发生呈时空动态变化,在兔卵巢卵泡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了黄体活动的调节。
- 李霖季金强尹萍丁家桐
- 关键词:卵巢免疫组织化学
- “猪-沼-肥-田”模式重金属物质流、迁移转化及生态风险被引量:1
- 2023年
- 土壤是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然而“猪-沼-肥-田”循环农业模式中重金属在生态链中的累积和迁移,尚缺乏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以某集约化养殖场为例,在物质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协调技术对“猪-沼-肥-田”生态链主要物料中Cu、Zn质量比、赋存形态及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农田施用堆肥所造成的土壤重金属积累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u、Zn流具有数据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通过物质流分析和测量数据的优化校正,研究系统每年随生态链进入农田的Cu、Zn通量分别为472.43 kg和423.01 kg。相对猪粪,厌氧消化使Cu、Zn迁移因子分别下降37.23%和21.98%。沼渣堆肥中,Cu的迁移因子反而从13.92%升高至15.76%,Zn的F_(M)虽有所降低,但其“非稳态”质量比仍然较高(为116.82 mg/kg)。考虑沼肥中重金属形态在自然环境中的不稳定性,厌氧消化物的堆肥处理是一种较优的选择。蒙特卡罗模拟显示,连续施用堆肥,分别经过6.41 a和27.53 a,土壤Cu、Zn质量比即可在背景浓度上翻番。分别经过10.79 a和32.64 a后,Cu、Zn质量比即可超出土壤风险筛选值。农田长期灌施猪粪源有机肥存在潜在生态风险。
- 马武生王如平王征远焦予斯张占军李霖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重金属物质流分析赋存形态生态风险
- 苯甲酸钠对草履虫的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研究了苯甲酸钠对草履虫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h急性毒性实验显示,浓度越大,死亡率越高。1h急性毒性作用LC50为14.14g.L-1,绝对致死剂量为19g.L-1,最小致死剂量为8g.L-1。慢性毒性实验显示,种群增长率与苯甲酸钠浓度间具有显著的反应-剂量效应和反应-时间效应,在小于绝对致死剂量情况下,一定时间、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浓度越大,种群增长率越高的现象。苯甲酸钠对草履虫生殖的促进作用有可能是环境雌激素的效应。
- 刘俊李霖张晓燕
- 关键词:草履虫毒性环境雌激素种群增长率
- 骨形态发生蛋白15在兔卵巢中的免疫组化定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BMP15蛋白在兔卵巢卵泡发生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了BMP15在兔卵巢中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BMP15蛋白在原始卵泡中没有表达,在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有腔卵泡卵母细胞及有腔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液中均有表达,在黄体溶解早期也有表达,但是在闭锁卵泡中的表达则受到抑制。[结论]BMP15参与了兔卵泡发育全过程,并且与黄体溶解机制有关;而在闭锁卵泡中,其低水平的表达可能是由其他因子所抑制,进而共同调节了卵泡的闭锁。
- 李霖尹萍季金强丁家桐
- 关键词:卵巢免疫组织化学
- 改性生物炭对土壤铜、锌污染的钝化及其作物积累阻控作用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探究添加改性生物炭对长期沼肥灌施土壤中铜、锌迁移转化的影响,制备稻壳生物炭(BC),并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BC-Mn和BC-Na);以小白菜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生物炭不同添加量(0、1%、3%、5%和7%)对土壤pH值、铜锌赋存形态以及小白菜铜锌富集和转移情况。结果表明:改性生物炭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更加丰富的活性位点和表面官能团;DTPA提取态铜、锌浓度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生物活性较强的酸溶态和可还原态等向稳定形式的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当BC、BC-Mn和BC-Na添加量为5%时,土壤中铜、锌的DTPA提取率分别下降34.67%、42.16%、34.72%和28.94%、36.73%、32.92%;小白菜地上部铜、锌含量分别下降30.08%、41.55%、35.65%和30.08%、27.02%、33.31%。这一研究说明,改性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更加有效,对植株体内铜锌的富集、转化有显著的阻控作用。
- 马武生李霖李霖程爱民刘俊蒋建国邓斌
-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污染钝化生物有效性
- 兔BMP1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为探究BMP15基因多态性与兔产仔数之间的关系,采用PCR-SSCP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了BMP15基因在3个品种兔(安哥拉兔、新西兰白兔和美系獭兔)中的多态性,共发现2个SNPs位点,分别为70位点处碱基突变(A→G),导致缬氨酸转变为丙氨酸;和109位点处碱基突变(C→T),导致甘氨酸转变为谷氨酸.3个兔品种中均存在AA、AB和BB三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与产仔数的关联分析显示,安哥拉兔群体中,BB型个体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AA和AB两种基因型;在新西兰白兔和美系獭兔中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平均产仔数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BMP15基因对安哥拉兔的产仔数有一定的影响,对新西兰白兔和美系獭兔的影响不显著.
- 李霖陈涛王鹏丁家桐
- 关键词:BMP15多态性SSCP产仔数
- 反向Northern Blotting对小梅山猪下丘脑发育差异表达ESTs的鉴定被引量:1
- 2009年
- 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小梅山猪下丘脑不同发育阶段,分离并筛选出3个差异表达ESTs,分别命名为MS01、MS02、MS03。利用地高辛DNA标记与检测技术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对分离出来的ESTs进行鉴定结果理想。此法避免了同位素放射性污染,操作简单,可防止DDRT-PCR过程中假阳性的出现,提高了试验准确性,是一种鉴定差异显示ESTs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周春宝潘孝青李霖丁家桐
- 关键词:小梅山猪BLOTTING下丘脑ESTS
- 一次性腹腔内铅染毒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2009年
- 为探讨铅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本研究将72只25日龄SPF级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1和2mg/kg乙酸铅染毒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24只。预饲2d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8IU囊泡包埋的促卵泡素(FSH)。48h后,腹腔注射染毒乙酸铅,染毒剂量为0.2ml/只。分别于染毒后48和96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染毒48h后,对照组和1、2mg/kg乙酸铅染毒组颗粒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666±1.9675)%,(6.1000±0.4359)%,(6.8333±1.2387)%,3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96h后,1、2mg/kg乙酸铅染毒组颗粒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9000±2.4338)%和(22.9333±4.5433)%,均高于对照组([8.2000±1.50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染毒48h比较,染毒96h后各乙酸铅染毒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铅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和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 李霖曹卉朱志飞俞凤燕丁家桐
- 关键词:生育力卵巢颗粒细胞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