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玲

作品数:50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米粉
  • 7篇抗氧化
  • 6篇活性
  • 5篇风味
  • 4篇电子鼻
  • 4篇淀粉
  • 4篇多糖
  • 4篇籼米
  • 4篇籼米粉
  • 4篇离子
  • 4篇离子迁移谱
  • 4篇抗氧化活性
  • 4篇蓝莓
  • 4篇风味成分
  • 4篇风味成分分析
  • 4篇炒米
  • 3篇等距
  • 3篇电磁阀
  • 3篇电动阀
  • 3篇电动阀门

机构

  • 50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大学
  • 1篇合肥海关技术...

作者

  • 50篇李雪玲
  • 28篇梁进
  • 6篇江昌俊
  • 6篇蒋军
  • 6篇汪君
  • 3篇夏涛
  • 3篇方亮
  • 3篇郭丽
  • 3篇李梅青
  • 3篇杨涛
  • 3篇陈海燕
  • 3篇王永梅
  • 3篇汪雪雁
  • 3篇王乃富
  • 2篇张海伟
  • 2篇刘政权
  • 2篇李奎
  • 2篇张桂青
  • 1篇杜先锋
  • 1篇凌玮玮

传媒

  • 12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与机械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大豆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乳业科学与技...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4篇2025
  • 9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6
  • 1篇199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大蒜精油微胶囊花生酱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蒜精油微胶囊花生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以花生原酱为基底,加入占花生原酱11.5‑13.5%的黄油,占花生原酱1.0‑1.4%的食盐、占花生原酱2.5‑3.5%的白砂糖,...
孙玥代廷慧徐雪飞梁进李雪玲刘成伟吴雨婷杨晓慧
苦荞脆片加工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提高苦荞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开发苦荞脆片类休闲食品。选取苦荞粉添加量、膨化温度和膨化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以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优化苦荞脆片生产工艺,并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苦荞脆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苦荞粉占面粉质量比10%,膨化温度180℃,膨化时间10 min。在该优化条件下,苦荞脆片的综合评分为80.73分,与模型预测值综合评分83.19分基本一致。通过GC-IMS检测苦荞脆片中富含醛类、醇类、酮类等43种挥发性有机物,与空白脆片相比,其相对主要风味成分为E-2-辛烯醛、反式-2-戊烯醛、2-甲基丁醛、糠醛、γ-丁内酯、2-乙酰基呋喃、1-辛醇、丙酸等物质。本研究结果为制备具有独特风味的苦荞脆片休闲食品及其风味评价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戴艳军王纯鲍雨婷朱艺娜孙玥李雪玲梁进
关键词:综合评分挥发性成分
挤压重组紫薯米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8
2020年
以籼米为主要原料,并添加紫薯粉制备挤压重组紫薯米。主要选取紫薯粉添加量、挤压温度、物料水分含量3个试验因素,以花色苷含量、质构品质和感官评分作为综合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紫薯粉添加量为10%、挤压温度为80℃、水分含量为26%。该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挤压重组紫薯米呈现亮紫色,且综合得分最高为71.08±0.79分。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挤压重组紫薯米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为86.71%、87.55%,显示其良好的抗氧化特性。
王洁洁邵子晗韩晶李雪玲孙玥梁进
关键词:紫薯花色苷抗氧化
不同粒度黄大茶粉的添加对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不同粒度黄大茶粉对小麦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粗粉、细粉、超微Ⅰ、超微Ⅱ和超微Ⅲ5种茶粉分别等量加入到面粉中制成含茶面团。采用粉质仪、质构仪、流变仪、快速粘度分析仪等仪器分析不同粉体对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黄大茶粒度的减小,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提高(P<0.05),而混合面团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值提高,且G′值占主导地位。蛋白弱化度、峰值黏度、回生值和糊化焓主要呈现下降趋势,拉伸阻力和拉伸长度先上升后下降。本研究显示添加不同粒度的黄大茶粉会对小麦面团品质特性产生影响。尤其是超微Ⅱ的添加能够有效改善面团的热机械学及流变特性。本研究结果有望为含茶面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张歌兴钟杨汪钰祺万超华张雪婷孙玥李雪玲刘政权梁进
关键词:超微粉小麦面团流变特性糊化特性
一种连续化米线加工设备
本发明涉及米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化米线加工设备,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蒋军汪君江昌俊王乃富 石硕李雪玲 张泽宇 杨乾 武家超 刘文杰 王菲 金静娴
文献传递
农业高校虚拟教研室及虚拟仿真教学改革初探——以安徽农业大学食品专业为例
2024年
基于当前教育部对农业高等教育提出的相关要求,将农业高校虚拟教研室及虚拟仿真教学改革相融合,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以期提升农业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效。主要以安徽农业大学食品专业虚拟教研室及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为例,结合农业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积极依托安徽农业大学食品专业基层教研平台,深入探索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教学组织建设及人才培养改革新模式。
梁进李雪玲孙玥杨晓慧
关键词:农业高校食品专业
挤压香菇炒米的工艺优化及其风味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为提升传统炒米的营养价值,改善其风味品质,本研究以籼米粉为原料,添加适当比例的香菇粉,通过挤压造粒工艺获得挤压香菇米,再经过炒制处理得到即食型挤压香菇炒米。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挤压香菇炒米的最佳工艺,再对其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进行品质分析,以期为质构重组型炒米的开发和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响应面优化挤压香菇炒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香菇粉添加量为5.60%,炒制温度为225℃,炒制时间为60 s。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挤压香菇炒米的综合评分为80.62±0.55分,与理论预测值接近。基本营养成分结果显示,与空白炒米相比,挤压香菇炒米的总膳食纤维含量和脂肪含量显著增加,而总淀粉含量显著减少(P<0.05)。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结果表明,空白挤压米、空白炒米、挤压香菇米和挤压香菇炒米的挥发性成分能够被很好地区分,并检测鉴定出54种挥发性物质。与空白挤压米相比,空白炒米中醛类物质和酮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与空白炒米相比,挤压香菇炒米中酮类物质和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与挤压香菇米相比,挤压香菇炒米中醛类物质、醇类物质和酮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
杨涛徐雪野张新振唐宗辉孙玥李雪玲梁进
关键词:响应面电子鼻
黑大豆异黄酮浸提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石油醚回流技术脱去大豆豆粉中的油脂,将残渣真空烘干后,作为浸提原料。通过比较浸提溶剂、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液固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等单因素试验结果,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得出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浸提条件:乙醇浓度40%、液固比10∶1、浸提时间3 h、浸提温度90℃。
李雪玲夏涛张桂青姚成虎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浸提
菊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液固比、醇沉终浓度等理化因素对菊花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菊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3 h、液固比25∶1、醇沉终浓度为80%,菊花多糖的提取率为18.54%;微波助提可以明显提高菊花多糖的提取效率。
张桂青李雪玲夏涛
关键词:菊花多糖微波
一种连续化米线加工设备
本发明涉及米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化米线加工设备,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蒋军汪君江昌俊王乃富石硕李雪玲张泽宇杨乾武家超刘文杰王菲金静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