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镝 作品数:44 被引量:28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锦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军队医学科研项目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小剂量压宁定治疗陈旧性心肌梗塞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2000年 对96例陈旧性心肌梗塞心功能Ⅲ~Ⅳ级的病人随机分为压宁定组(A组,48例)和对照组(B组,48例)。两组均接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压宁定每晚15mg口服。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入选时的一般临床情况、心功能分级、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大小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个月后,两组NYHA心功能级别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 明显增加,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V)及舒张末内径(LVEDV)缩小,A组LVESV和LVEDV缩小和LVEF的增加较B组更明显,但治疗后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小剂量压宁定口服可改善陈旧性心肌梗塞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心功能。 闫德春 肖毅 方进平 王河 王斌 李镝 于桂榕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陈旧性心肌梗塞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性介入治疗评价 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进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钛质 Vena Tech 滤器,3例置入 Simon Nitinol(SNF)滤器,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 曲涛 王斌 李镝关键词:下腔静脉 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64例 被引量:1 1999年 我科自1988年2月开始应用心血通治疗冠心病64例,疗效良好,临床副作用较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经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次极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符合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64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3... 高良 李镝 曲涛 谷洁 张慧军 王斌 于桂荣关键词:冠心病 药物疗法 心血通注射液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伴胸前广泛导联ST段压低对左心功能及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伴胸前广泛导联 ST段压低对左心功能及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4 5例合并胸前广泛导联 (V1~ 6) ST段压低的病人 (A组 )和 78例不合并胸前导联 ST段压低 (B组 )的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 (AIMI)患者进行临床和心脏超声检查的比较研究。结果 A组病人住院期间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和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 B组(33.3%对 5.1% ,17.8%对 0 ,33.3%对 16 .7% ,2 4 .4 %对 1.3% ,P分别 <0 .0 0 1,0 .0 0 1,0 .0 5,0 .0 0 1)。A组的 L VEF为 4 9.5% ,显著低于 B组的 6 1.1% (P<0 .0 0 1) ,A组的轻度和严重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分别为 2 9.1%和 2 4 .8% ,也显著高于 B组的 12 .5%和 14.0 % (P均 <0 .0 0 1)。结论 胸前广泛导联 ST段压低是 AIMI病人左心功能和短期临床预后的不良预测指标。 肖毅 王斌 李镝 闫德春 方进平关键词:心功能 ST段 预后 静脉碘过敏试验致过敏反应二例护理体会 2000年 我科从1993年以来开展了冠脉造影等血管造影术69例,使用的造影剂有欧乃派克、低渗显影葡胺钠、优维显等.在冠脉造影病人的术前常规静脉过敏试验中,发生低渗显影葡胺钠致过敏反应两例,现将过敏反应的处理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荣冬梅 玉斌 李镝 冯丽梅关键词:造影剂 过敏反应 护理 经桡动脉共用型造影导管设计的改良与临床初步应用结果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使用改良共用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68例,按其造影开始时选用1·67mm(5F)共用型造影导管或1·67mm(5F)改良共用型造影导管而分为共用型导管组(n=133)和改良型导管组(n=135)。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以及误入分支的发生率。结果共用型导管组133例中116例(87·2%)仅使用共用型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成功,改良型导管组135例中131例(97·0%)仅使用改良型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成功。共用型导管组和改良型导管组相比,造影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2%比97·0%,P<0·01),平均X线透视时间(28±6min比15±4min)和手术操作时间(56±9min比34±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误入分支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11·3%比1·5%,P<0·01)。结论使用改良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比常用的共用型造影导管可明显提高造影成功率,缩短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导管误入分支率。随着改良型导管的使用更加普及,其对提高手术操作的成功率以及安全性的影响将日益重要。 董鹏 王斌 靳维华 李镝 曲涛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桡动脉 3.0 T MRI动态增强与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35 2014年 目的比较3.0 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与64层螺旋CT(64-MDCT)多期扫描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55例(66个癌性小结节),分别进行3.0 T MRI动态增强与64-MDCT多期扫描,由两位专家对检查结果进行判定,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两位观察者通过3.0 T MRI动态增强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3±0.013、0.859±0.027,通过64-MDCT得到的AUC分别为0.657±0.034、0.679±0.026;两位观察者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比较,P均<0.01。两位观察者采用3.0T MRI动态增强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64-MDCT,P均<0.01。结论 3.0T MRI动态增强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高于64-MDCT。 熊瑜琦 李镝 康宁 乔梁关键词:肝肿瘤 小肝癌 肝硬化 64层螺旋CT 高频彩超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高频彩超联合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5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颈部动脉狭窄的患者影像检查对比分析。结果 35例患者高频彩超确诊颈部动脉狭窄31例(31/35),CTA确诊颈部动脉狭窄32例(32/35),二者联合检查确诊34例(34/35),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检查。结论高频彩超联合CTA可提高颈部动脉狭窄的检出率。 朱进 李镝关键词:高频彩超 CT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 ^(125)I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及对血清B7-H4、VEGF、CEA、sIL-2R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125)I植入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B7-H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癌坯抗原(CE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收治时间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9例,联合组应用TACE+^(125)I植入治疗,对照组仅采取TACE治疗,两组其余治疗方法保持一致。结果:联合组的缓解率79.6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58.93%(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的9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7-H4、VEGF、CEA、sIL-2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B7-H4、VEGF、CEA、sIL-2R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1年、2年生存率81.48%、62.96%与对照组的76.79%、46.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3年生存率42.59%高于对照组的23.21%(P<0.05)。结论:^(125)I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用TACE,并且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 韩洪武 李镝关键词:肝动脉 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 被引量:1 2008年 血管内支架置入能使狭窄的血管得以重建,大脑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效防止脑缺血及脑梗死的发生,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和并发症少等特点,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新方法。但目前血管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仍影响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支架置入损伤血管壁从而激活一系列的愈合过程是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原因,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药物洗脱支架通过局部输送针对支架置入后局部炎症的抗炎药物,以达到增加疗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目的。 刘霞 李镝 陈爽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 血管内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