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银霞

作品数:5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种质
  • 4篇核心种质
  • 2篇SSR
  • 2篇初级核心种质
  • 1篇性状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农艺
  • 1篇农艺学
  • 1篇农艺学性状
  • 1篇PRUNUS
  • 1篇PRUNUS...
  • 1篇SSR反应体...
  • 1篇BATSCH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5篇李银霞
  • 4篇李天红
  • 2篇安丽君
  • 1篇赵剑波
  • 1篇姜全
  • 1篇高其洁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果树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桃SSR反应体系的优化被引量:26
2005年
以‘新大久保’桃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法和2因素完全随机试验优化了桃SSR技术中PCR反应体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桃遗传分析的SSR技术体系为:在25 μL反应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和DNA最适用量分别为1 U和50~100 ng;Mg2+ 、dNTP和引物最适终浓度分别为1.5~2.0 mmol/L、0.20~0.28 mmol/L和0.2~0.6 μmol/L.利用30个桃品种验证此反应体系,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在100~300 bp,多态性高,且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
李银霞李天红
关键词:SSR
基于果实相关性状的桃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以国家种质资源圃(北京)编目的558份桃品种的18个形态学和农艺学性状为基本数据,研究了桃品种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取样策略,包括总体取样比例的确定及取样方案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的初级核心种质。本试验共设10%~90%9个总体取样比例;取样方案研究包括分组原则和组内取样比例的确定。结果表明,桃初级核心种质的适宜总体取样比例为10%;按品种类群分组结合多样性比例取样为构建桃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方案;利用此取样策略从558份桃品种中提取56份作为核心样本,对其代表性进行检测表明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代表桃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李银霞高其洁李天红
关键词:初级核心种质
桃(Prunus persica(L.) Batsch.)品种核心种质的构建与评价被引量:27
2007年
为构建桃品种核心种质,通过对56份桃(Prunus persica(L.) Batsch.)初级核心种质的形态农艺性状数据(MOR)和SSR等位基因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不同聚类取样方法和完全随机取样方法下9种取样比例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保留比例及各频率段等位基因的丢失比例。结果表明:聚类取样的方法优于完全随机取样,并以在80%的取样比例下MOR结合SSR数据聚类取样的效果最好,利用此方案构建的桃品种核心种质共包括45份材料,该核心种质的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保留了初级核心种质100%的形态农艺性状和96.6%的SSR等位基因,在出现频率低于0.05的等位基因中共丢失了2个等位变异,保留了出现频率在0.05-0.10的所有等位基因;利用6个数量性状对所构建的核心种质的代表性检测表明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很好地代表558份桃原始种质的遗传变异。
李银霞安丽君姜全赵剑波李天红
关键词:核心种质
桃初级核心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研究目的】桃初级核心种质是在对国家种质资源圃(北京)编目的558份桃品种的形态和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基础上聚类压缩构建的,56份初级核心种质材料保留了原始种质 97%以上的表型变异。本研究以桃初级核心种质中栽培...
李银霞安丽君李天红
文献传递
桃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的构建
以国家种质资源圃(北京)编目的558份桃品种的18个形态和农艺学性状为基本数据,研究了桃品种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取样策略,以获得最佳的初级核心种质;优化桃SSR反应体系,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李银霞
关键词:核心种质农艺学性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