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玲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浓度
  • 1篇凋亡
  • 1篇一氧化碳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凋亡
  • 1篇时程
  • 1篇树突
  • 1篇树突棘
  • 1篇突触
  • 1篇突触可塑性
  • 1篇转录
  • 1篇转录活性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存活
  • 1篇细胞存活率
  • 1篇磷酸
  • 1篇磷酸化
  • 1篇聚体

机构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李金玲
  • 3篇吕佩源
  • 1篇岳洪娟
  • 1篇李玲
  • 1篇董艳红
  • 1篇范呜玥
  • 1篇金曼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肌细胞增强因子2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肌细胞增强因子2(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MEF2)最初被认为是肌细胞分化的主要转录激活剂,随后发现它对心肌细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在鼠类MEF2A或MEF2C基因的无效突变会导致心肌细胞死亡。人类MEF2A基因突变在冠状动脉疾病中也有作用。MEF2蛋白在非肌细胞中也有重要作用,它可调节生长因子反应、病毒基因表达、T-cell凋亡和肿瘤发生等。
李金玲吕佩源
关键词:神经系统磷酸化转录活性MEF神经元凋亡树突棘
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蛋白在神经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蛋白(Arc)是一种即刻早基因,在突触可塑性、突触稳态及记忆巩固中起到重要作用。Arc被神经活性诱导产生,其mRNA被迅速运输到被激活的神经元的树突,其蛋白表达产物定位于被刺激的部位,参与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调节,被认为是依赖蛋白质合成的突触可塑性的主要调节因子。
李金玲吕佩源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长时程抑制
低浓度Aβ1-42单体/寡聚体及一氧化碳供体对SN5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低浓度Aβ1-42单体/寡聚体对胆碱能SN5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CORM-2的作用?方法将相同细胞浓度的SN56细胞培养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β1-42组、Aβ1-42+CORM-250μM组及A[3142+CORM-2100μM组:Aβ1-42组三列细胞分别在10nM、100nM及1μMAβ1-42单体/寡聚体的环境中培养.Aβ1-42+CORM-250μM组和A13。+CORM-2100μM组细胞除每孔分别含50μM及100μMCORM-2外,其余培养条件与Aβ1-42组相同。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培养3d后,用MTF法比较不同组别细胞存活率。结果Aβ1-42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9.73±0.94)%、(67.99±0.79)%、(60.42±0.62)%,随Aβ1-42浓度增加而下降。Aβ1-42+CORM-250μM/100μM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5.15±0.096)%、(63.20±0.17)%、(55.33±0.19)%;(73.20±0.27)%、(64.34±0.11)%、(54,17±0.12)%,均低于单纯Aβ1-42组;并且不同CORM-2浓度之间,降低细胞存活率的作用存在差异。结论低浓度Aβ1-42单体/寡聚体可降低SN56细胞的存活车,并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不同浓度CORM-2均可使SN56细胞的存活率下降.且作用强度存在差异。
金曼吕佩源李玲董艳红岳洪娟李金玲范呜玥
关键词:AΒ1-42一氧化碳存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