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国
- 作品数:9 被引量:124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牧学院园艺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葡萄叶片组织结构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0
- 1994年
- 1991~1993年对葡萄的10个种类,品种及7个地域的葡萄叶片组织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叶片组织结构与其抗旱性有密切的相关性,不同品种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值)有较大的差异,CTR值越大,其抗旱性越强,一般砧木的CTR值大于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其CTR值也有明显差异,在干旱条件下,其叶片的CTR值增大。
- 李晓燕李连国刘志华曹洪杰
- 关键词:葡萄叶片抗旱性
- 葡萄叶片气孔的研究—气孔形态与分布被引量:2
- 1991年
-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个种18个品种葡萄叶片的气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气孔大小差异很大,同一叶片上气孔大小也不相同;气孔保卫细胞有肾脏形和梅花瓣形2种,巨型气孔一般凸出叶片表面,且周围有放射状角质条纹,小气孔分下凹和水平于叶表2种形式存在;首次在葡萄上发现环形放射状排列的气孔群及中心巨型气孔。本文还对气群的形成机制及气孔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 李连国李晓燕刘志华鲁占清
- 关键词:葡萄叶片气孔
- 保护地葡萄地面枝组整形修剪技术被引量:1
- 1999年
- 1993~1998年,我们在内蒙古包头市进行“高寒地区保护地葡萄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京亚葡萄连续4年丰产。试验成功的关键在于采用了本课题组研究设计的葡萄地面枝组整形修剪技术。现将试验结果和整形修剪技术总结如下。1试验园基本情况和历年产量试验在内蒙古自...
- 李连国李晓燕王蔚邓俊玲
- 关键词:葡萄栽培保护地
- 葡萄叶片气孔的研究Ⅱ—气孔与葡萄生态适应性被引量:29
- 1992年
-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对2个种,19个品种的葡萄叶片气孔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叶片气孔在大小、形态、密度、气孔指数几个方面差异很大,抗旱性强的品种气孔小并形成下陷气孔·抗性旱弱的品种气孔较大并突出叶表面;气孔密度越大,气孔指数越大,抗旱性越强。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气孔大小不同,干旱条件下,气孔较小;不同品种小气孔开度的日变化差异很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其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无午休现象,抗旱性差的品种其日变化呈双蜂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 李小燕李连国刘志华赵录仓
- 关键词:葡萄叶片气孔生态适应性
- 沙漠绿洲农业区建立果粮间作模式体系探讨被引量:7
- 1997年
- 生态环境脆弱是沙漠绿洲农业的重要限制因子,果粮间作体系是一个生态效益强而稳固、经济效益高而持续的立体农业模式。本文根据内蒙古西部沙漠绿洲的综合特点以及河套地区果粮间作实践经验,阐述了沙漠绿洲农业区建立果粮间作模式体系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建立实施该模式体系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 李连国李晓燕刘志华
- 关键词:沙漠绿洲果粮间作生态农业
- 葡萄花粉性细胞发育过程
- 葡萄花粉性细胞的发育经过花粉母细胞、二分体、四分休、单核花粉粒、双核花粉粒几个阶段。从花粉母细胞到二分体经过2-3天时间,二分体到四分体约24小时,四分体到花粉粒约3 天左右。性细胞从花粉母细胞到花粉粒形成共需一周左右时...
- 李晓燕李连国宋相瑞
- 关键词:葡萄花粉性细胞发育
- 文献传递
- 果粮间作生态系统光能分布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8年
- 对内蒙古巴盟地区果粮间作生态系统的光能分布研究表明:果粮间作生态系统有其特殊的光照分布规律;果粮间作生态系统可更好地利用光能;根据果粮间作生态系统的光照分布规律可以确定合理的栽植方式和合理的树形、树高、冠幅等指标。
- 李连国崔学明李晓燕米志恒杨焕之
- 关键词:果粮间作生态系统
- 高寒地区节能型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技术被引量:1
- 1998年
- 葡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我区气候寒冷,栽培葡萄困难很大,市场供应期极短。利用节能型日光温室栽培葡萄,不仅能抵御自然灾害,还能提早成熟上市,延长供应期,提高品质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在呼市、包头郊区实施“高寒地区保护地葡...
- 李连国李晓燕郭喜平王蔚
- 关键词:葡萄栽培技术
- 根际土壤湿度和叶幕微气候对葡萄叶片水分代谢影响的模拟分析被引量:3
- 1996年
- 在盆栽条件下取得初级数据以后进行数学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湿度对葡萄叶片水分代谢过程影响显著。根际土壤湿度与叶片水势(ψ_(WL))、气孔扩散阻力(R_s)、蒸腾速率(T_r)的关系可用相应的Logistic方程表示。方程的拐点被定义为根际土壤湿度阀值。根际土壤湿度对叶片水分代谢的进程也有影响。供水充足的植株,叶片蒸腾速率(T_r)在一日内都维持较高水平,呈单峰曲线型。而水分亏缺植株,则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且一日内蒸腾作用很弱。叶幕微气候诸因子对葡萄叶片水分代谢的影响作用较为复杂,基本遵循多元线性相关关系。建立了R_s、T_r与叶幕微气候诸因子的关系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葡萄根际土壤湿度阀值漂移与叶幕微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湿度下降,阀值增大。
- 李连国李晓燕刘志华
- 关键词:葡萄叶幕微气候水分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