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艳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7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西南骨干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正反交杂优效应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为了比较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正反交杂优效应,以9份西南地区骨干玉米自交系组配的72份单交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自交系及其正反交杂种F1代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正反交效应对不同玉米自交系杂种F1代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不同;T检测表明,大多数玉米自交系正反交杂种F1代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差异不显著。玉米自交系海9-21、5003、478正反交杂种F1代在穗粗、百粒重、单穗粒重、穗下茎节强度及穗位高等性状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由此得出,不同自交系正反交杂种F1代在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上具有不同的杂种优势,其中穗位高/株高具有负向杂种优势。由于玉米穗位高/株高具有负向杂种优势,即杂种F1代穗位高/株高值较自交系有所降低,因此在自交系选育时,不宜对亲本材料过分追求低的穗位高/株高。
- 唐海涛张彪梅碧蓉郑涵琪李祥艳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杂交种农艺性状杂种优势
- 蜀草1号高丹草新品种标准化栽培技术被引量:5
- 2021年
- 高丹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是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牧草,主要利用茎叶,结合了高粱抗旱、耐倒伏、产草量高等特性及苏丹草分蘖力强、再生性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等优良特性。高丹草为喜温植物,具有较长的营养生长时间、更高的消化率以及更高的产量,而且抗旱性强、耐热、较耐寒,在降水量适中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获得高产;种子最低发芽温度为8~10℃,最适发芽温度20~30℃;适应于广泛的土壤环境,且生长良好,根系发达,可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是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牧草之一。
- 朱永群李祥艳许文志徐亚玲
- 关键词:栽培技术
- 我国鲜食甜糯玉米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被引量:43
- 2014年
-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鲜食甜、糯玉米育种、生产和加工利用发展逐步加速。本文分析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总结了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对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前景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
- 李祥艳唐海涛张彪郑涵琪梅碧蓉
- 关键词:鲜食玉米
- 西南地区高粱常见病虫害和鸟害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4
- 2022年
- 近年来,西南地区高粱病虫害和鸟害发生日趋严重,大斑病、炭疽病、纹枯病、锈病、黑穗病、地老虎、蚜虫,高粱螟、麻雀、斑鸠等病虫害和鸟害对高粱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本文总结了高粱主要病虫害和鸟害的危害特征及发病规律,并提出解决措施。
- 李祥艳许文志林超文徐娅玲朱永群
- 关键词:高粱病虫害鸟害
- 特用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15年
-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也有比较大的发展。并且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之王,其特用玉米的价值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特用玉米是玉米的一个类型,具有特有的性能。本文简述了特用玉米的特征特性及其标准化栽培技术。
- 李祥艳唐海涛张彪刘刚
- 关键词:特用玉米栽培技术
- 我国鲜食甜、糯玉米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被引量:39
- 2014年
-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鲜食甜、糯玉米育种、生产和加工利用发展逐步加速。文章分析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总结了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对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前景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
- 李祥艳唐海涛张彪郑涵琪梅碧蓉
- 关键词:鲜食玉米
- 杂交玉米新品种仲玉518高产稳产特征分析
- 2015年
- 杂交玉米新品种仲玉518系四川仲帮种业有限公司、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多抗、粮饲兼用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效益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宜种植区域广,适宜净作或间套种植,是一个适合四川省及西南玉米产区平坝、丘陵、低山区及类似地区种植的优良玉米新品种。
- 刘刚唐海涛杨迎春李祥艳
-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
- 西南山地玉米生产及育种技术探讨被引量:10
- 2016年
- 西南山地区是我国玉米重点产区之一。因生态环境条件复杂多变,玉米的病虫害种类较多,且发病严重,要求不断选育出适合西南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等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应用,才能提高西南玉米的产量和经济发展。且需对今后玉米育种目标和技术进行探讨。
- 李祥艳唐海涛刘刚张彪康继伟梅碧蓉
- 关键词:玉米西南山地育种现状育种技术
- 浅谈玉米分蘖原因及预防对策
- 2016年
- 分析了玉米生产分蘖的原因,包括品种因素、播种时间、密度不合理和栽培管理不正确,病害,除草剂等因素,指出玉米分蘖对生产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预防的对策。
- 李祥艳唐海涛刘刚张彪康继伟梅碧蓉
- 关键词:预防措施
- 我国鲜食甜糯玉米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 鲜食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和糯玉米.目前世界甜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总面积约有133.33万hm2,中国甜玉米年种植面积约有33.33万hm2,占比21%.而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内蒙...
- 李祥艳唐海涛张彪郑涵琪梅碧蓉
- 关键词:鲜食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政府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