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祖军

作品数:40 被引量:484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4篇诉讼
  • 22篇民事
  • 20篇民事诉讼
  • 8篇诉讼法
  • 8篇民事诉讼法
  • 7篇诉讼目的
  • 6篇诉讼制度
  • 6篇民事诉讼制度
  • 5篇法律
  • 4篇司法
  • 4篇权利
  • 3篇再审
  • 3篇审理
  • 3篇审判
  • 3篇民事诉讼目的
  • 2篇再审程序
  • 2篇知识产权
  • 2篇审理原则
  • 2篇审判方式
  • 2篇审判方式改革

机构

  • 32篇西南政法大学
  • 7篇复旦大学
  • 2篇绵阳市人民检...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9篇李祖军
  • 3篇吕辉
  • 2篇田毅平
  • 2篇朱淑娣
  • 2篇王琨
  • 2篇宋毅
  • 1篇黄宣
  • 1篇彭晶
  • 1篇胡晓霞
  • 1篇赵信会
  • 1篇王伟
  • 1篇王嘎利
  • 1篇张霄霄
  • 1篇田平安
  • 1篇常怡
  • 1篇郑妮
  • 1篇张丽芳

传媒

  • 10篇现代法学
  • 2篇行政与法
  • 2篇法学评论
  • 2篇长沙大学学报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法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政法论坛
  • 1篇理论界
  • 1篇河南省政法管...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法商研究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中国审判
  • 1篇刑事司法论坛
  • 1篇仲裁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事诉讼目的论纲被引量:27
1998年
一般说来,民事诉讼具有实现法律和解决纠纷的功能,但此二者究竟谁是民事诉讼的目的,二者兼而有之,还是二者之外另有目的?学者间存在着多种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见解。以实现法律为民事诉讼目的者,即识解决纷争为民事诉讼的后果;以解决纠纷为民事诉讼目的者,却识法律...
李祖军田毅平
关键词:民事诉讼目的民事诉讼法学当事人民事诉讼制度
民事诉讼答辩状规则研究被引量:17
2002年
本文在简要介绍英、德等国民事诉讼答辩状规则的基础上 ,对答辩状所蕴含的法理进行了分析。文章在质疑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答辩状规则的同时 ,提出了重建我国民事诉讼答辩状规则的初步设想。
李祖军
关键词:答辩状民事诉讼法理
利益保障目的论之功能被引量:18
1999年
民事诉讼的目的应是利益(含诉讼中的实体利益和程序利益)的提出、寻求、确认和实现,即利益保障。这可称为利益保障目的论。它的功能主要有:准确锁定目的论研究重心,人民主权思想的现实化。
李祖军田毅平
关键词:诉讼目的
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被引量:73
2006年
对于民事领域中出现的非法证据应当如何处理,我国法学界鲜有系统研究。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及时代发展来看,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相应地在立法和司法领域给予适当的回应。本文通过对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价值分析,就如何构建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相关的思考,力求为我国建立较为完善的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支持。
李祖军
关键词:民事诉讼非法证据
浅析美国知识产权反垄断法政策目标之演变——从历史的、法社会学的视角被引量:2
2009年
促进创新和维护竞争是美国知识产权反垄断法的两大政策目标,美国知识产权反垄断法的政策目标的调整始终处在促进技术创新与维持竞争的紧张状态中,彼此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演变轨迹。其政策目标定位、调整都有其特殊的宏观经济背景、各方面深层次的原因;政策目标的定位和调整要适应国家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要与生产者—消费者体系的构建形成良性互动;始终以为国家利益服务为最终目标。
朱淑娣李祖军
简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被引量:5
2002年
诉讼永恒的生命基础在于其公正性,而诉讼平等,作为与诉讼公正同等重要的概念之一,则被视为实现诉讼公正的必由之途或形式标志。文章在界定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内涵之后,讨论了与诉讼平等相关的两个问题:诉讼中立与实质平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诉讼立法中有违诉讼平等的几项缺失,如被告人答辩无限制性规定等。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基本思路。
李祖军
关键词:中立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异化之规范被引量:3
2009年
针对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实践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本文归纳了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异化的两种表现形式:"前"异化现象和"后"异化现象,解析了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异化的主、客观原因,针对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异化现象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李祖军朱淑娣
关键词: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异化
审前程序的独立价值与我国审前程序的重构被引量:13
2006年
从西方国家司法改革的内容来看,审前程序对于纠纷解决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而我国民事司法改革中审前程序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特别是对审前程序纠纷解决的独立价值方面重视不足。这主要归因于理论界对审前程序独立价值研究缺乏深入,对相关制度建设也较少论证。本文结合西方国家司法改革中对审前程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审前程序的法律规定,阐释了审前程序独立价值及其重要意义,以及提出了相关制度建设的建议,希望有助于完善我国审前程序,发挥审前程序独立价值及功能,从而为高效、经济解决民事纠纷的司法目标实现有所裨益。
李祖军王伟
关键词:审前程序
论民事诉讼中的集中审理原则(一)被引量:5
2008年
集中审理原则起源于英美法系,根植于英美法系国家固有的法律土壤———陪审团制度和对抗制。它的确立和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诉讼效益,同时也维护了司法公正,显示出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制度优势。随着对集中审理原则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蕴涵的诸多合理因子逐渐被挖掘出来,成为引领各国民事诉讼改革和司法现代化的精神统领和目标指向。这一变革潮流也给我国的民事诉讼改革带来了冲击,本文认为,引入集中审理原则并将其本土化,让其在中国的司法环境中发挥应有的指导性作用势在必行。
李祖军贾欢
关键词:民事诉讼集中审理审判方式改革
发表权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我国立法关于发表权概念的规定模糊,需要清晰地界定;著作人身权是发表权的根本属性;发表权具有如下特征:具有一次穷竭性、区别其它著作人身权的显著性、与著作财产权关系的密切性。
张旭明宋毅李祖军
关键词:发表权著作人身权权利穷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