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 作品数:22 被引量:148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参白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疗效及对IL-10和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参白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参白合剂高剂量组(参高组)和参白合剂低剂量组(参低组),每组10只。采用30 g/L的葡聚糖硫酸钠(DSS)造模后,给予灌肠治疗10 d,其中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SASP组给予浓度0.025 g/mL SASP混悬液,参高组、参低组分别给予23.5,11.75 g/mL的参白合剂混悬液。在第1,10,20天对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第21天处死小鼠,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病变结肠组织匀浆中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DAI评分显示,造模第10天各造模组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20天,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结肠组织匀浆中IL-10及TNF-α的含量:模型对照组IL-10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TNF-α高于空白对照组。经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的比,SASP组、参高组的IL-10含量增高,TNF-α含量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低组对比,SASP组、参高组的IL-10含量增高,TNF-α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白合剂对UC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参白合剂有升高IL-10、降低TNF-α含量的作用。
- 赵党生晋梅李琳冯传秀许春英王凤仪
- 关键词:疗效
- 芍药汤调节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JAK2/STAT3和SOCS3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观察芍药汤通过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对结肠组织JAK2/STAT3和SOCS3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芍药汤治疗湿热型UC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雌雄各6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芍药汤高、中、低(24,12,6 g·kg^(-1))剂量组、阳性药组(柳氮磺砒啶组,1 g·kg^(-1)),通过高脂高糖辛辣食物加免疫复合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结合乙醇复合法复制湿热型UC大鼠模型,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灌服,柳氮磺砒啶组予柳氮磺砒啶研磨成粉灌服,空白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1 d。采集结肠组织,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切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基因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产生炎症反应,镜下出现黏膜损伤、溃疡,提示造模成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JAK2,STAT3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SOCS3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JAK2,STAT3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其中芍药汤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SOCS3明显升高,芍药汤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芍药汤能够改善湿热型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的病变程度,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与SOCS3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产生负反馈调节,降低其活化有关。
- 王移飞赵党生王凤仪张小元李琳张磊蒲晓薇祖健
- 关键词:芍药汤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
- 芍药汤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LR4,NF-κB p65和IL-6表达的调控作用被引量:33
- 2020年
- 目的:以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为基础,探讨芍药汤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取5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采用病证结合方法,以高脂高糖辛辣食物及免疫复合法,联合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结合乙醇复合法复制湿热内蕴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及芍药汤低、中、高剂量组,另取10只大鼠(雌雄各半)作为正常组。芍药汤低、中、高剂量组按6,12,24 g·kg^-1灌胃,柳氮磺吡啶组按1 g·kg^-1剂量灌胃,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21 d。末次给药后采集结肠样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和IL-6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和IL-6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损坏较明显,模型组TLR4,NF-κB p65和IL-6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芍药汤各剂量组结肠组织损坏明显改善,TLR4,NF-κB p65和IL-6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芍药汤各剂量组中以芍药汤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芍药汤可通过调控TLR4/NF-κB通路中TLR4,NF-κB p65和I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UC病情的发展。
- 徐敏王凤仪赵党生蒲晓薇张磊张小元李琳李淑霞李志平
- 关键词:芍药汤溃疡性结肠炎
- 参白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疗效及对结肠病理组织改变的影响
- 2012年
- 为探讨参白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的疗效及对结肠病理组织改变的影响,本研究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参白合剂高剂量组(参高组)和参白合剂低剂量组(参低组)5组,每组10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复制小鼠UC模型。在造模第1天、第10天、第20天对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D评分。实验第21天处死小鼠,制备结肠组织病理切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模型组DAI评分下降、病理损害显著;空白组结肠组织正常。治疗后参高组、参低组、SASP组较模型组DAI评分及病理损害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果表明,参白合剂能有效改善小鼠UC的症状和病理损害,对UC具有治疗作用。
- 赵党生晋梅李琳冯传秀许春英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病理改变
- 油菜花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8年
- 油菜花粉富含营养成分和天然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食药价值,现已被广泛开发利用。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对列入新资源食品的油菜花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油菜花粉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 李志李琳李琳
- 关键词:油菜花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一种基于pH可逆转化的抑菌Pickering乳液-微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H可逆转化的抑菌Pickering乳液‑微囊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改性凹凸棒黏土、制备O/W型植物挥发油Pickering乳液和pH调控双向制备Pickering乳液‑微囊。本发明采用油酸钠改性可有效调...
- 施小宁杜道全李琳王轩栋史沛青
- 肉苁蓉正丁醇萃取物对阿霉素造HKC细胞损伤的影响研究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肉苁蓉正丁醇萃取物对阿霉素造人正常胚肾上皮细胞株(HKC)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肉苁蓉的正丁醇萃取物,分别在不同时间作用于阿霉素(Dox)造HKC细胞体外损伤模型,并设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药物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药物处理组组间比较,细胞存活率均差异显著(P<0.05);各组内用药48 h、72 h分别与作用24 h比较,各组内作用72 h与作用48 h比较,细胞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细胞G_0/G_1期和G_2/M期分布,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浓度肉苁蓉正丁醇萃取物处理组(1 600μg/mL、800μg/mL、400μg/mL)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肉苁蓉正丁醇萃取物可在短时间内对Dox造HKC细胞凋亡的毒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Dox阻断细胞进一步分裂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促进HKC细胞增殖。
- 李琳高建德马腾刘雄晋玲
- 关键词:肉苁蓉阿霉素正丁醇萃取物细胞周期
- 响应面法优化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的回流提取工艺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优化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的回流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金丝桃苷含量为指标,根据Box-Behnken设计对影响回流提取的3个因素(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进行考察;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得到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16(g·mL^(-1))、回流提取1次,时间为10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得到的金丝桃苷平均含量为0.119 6 mg·g^(-1),与预测值0.119 4 mg·g^(-1)的相对偏差较小。结论优选得到的雪松松针中金丝桃苷回流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 张莉霞李志李志刘东彦石晓峰
- 关键词:金丝桃苷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 一种萘苯丙吡喃酮荧光探针在检测汞离子、铁离子、碘离子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萘苯丙吡喃酮荧光探针在检测汞离子、铁离子、碘离子中的应用,属于荧光分析技术领域。在荧光传探针的CH<Sub>3</Sub>CN/H<Sub>2</Sub>O溶液中,分别加不同金属阳离子,发现只有Hg<Su...
- 谢永强韩明明陈晖刘雄施小宁李琳张浩波任春燕
- 甘肃省创伤体系构建的独特性与挑战
- 2020年
- 我国创伤发生率高,但救治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甘肃省由于地域、人口等差异,使得创伤救治体系建立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创伤救治体系建立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展望,为本课题组下一步建立创伤救治体系做好基础。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并针对甘肃省创伤相关情况进行预调查后,进行整理及汇总,并针对甘肃省创伤体系构建相关情况得出结论。甘肃省由于协同救治设计不合理、创伤中心建设难度大、以及创伤疾病自身的特殊性,并综合甘肃省独特的地理、人口和医疗资源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使得甘肃省创伤救治体系的构建难度较大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也将对接下来的体系构建提供目标,针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安排构建。使用"多点合作,以点成面,点面结合"以及对各类相关资源的支持,在现有的创伤救治基础,以区域规划创伤中心点建设并配置优良资源,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区域联动合作,同时加强对创伤团队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以期尽快建立具有我省特色的创伤救治体系。
- 王雪李琳王姝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