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明

作品数:77 被引量:326H指数:9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4篇胃癌
  • 17篇肿瘤
  • 16篇手术
  • 14篇细胞
  • 13篇外科
  • 11篇淋巴
  • 9篇切除
  • 9篇淋巴结
  • 8篇胃肿瘤
  • 8篇癌组织
  • 7篇外科手术
  • 7篇胃癌组织
  • 7篇干细胞
  • 6篇预后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心内神经节
  • 5篇血管
  • 5篇增殖
  • 5篇神经节
  • 5篇手术治疗

机构

  • 6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5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滨州市人民医...
  • 5篇同济医科大学
  • 4篇济宁医学院
  • 4篇临沂市人民医...
  • 4篇山东大学
  • 4篇胜利油田中心...
  • 4篇聊城市人民医...
  • 4篇潍坊市人民医...
  • 4篇淄博市中心医...
  • 3篇青岛大学
  • 3篇山东省千佛山...
  • 3篇泰安市中心医...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滨州医学院
  • 2篇德州市人民医...
  • 2篇泰山医学院附...
  • 2篇济南市中心医...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77篇李玉明
  • 21篇张明凯
  • 16篇蒋宏
  • 15篇詹文华
  • 15篇韩方海
  • 13篇马晋平
  • 13篇彭俊生
  • 13篇何裕隆
  • 12篇蔡世荣
  • 12篇李燕彬
  • 11篇孙庆磊
  • 10篇于兴泉
  • 9篇王凯
  • 7篇吴峰阶
  • 6篇殷树仪
  • 5篇宋丙潭
  • 5篇李河圣
  • 5篇杨宏新
  • 4篇汪建平
  • 4篇王荣华

传媒

  • 16篇滨州医学院学...
  • 9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中国组织化学...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腹腔镜外科杂...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消化肿瘤杂志...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链非编码RNA FEZF1-AS1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FEZF1-ASl(LineFEZF1-ASl)的表达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两组:FEZF1-ASl小干扰RNA(sir-NA)组(si-FEZF1-ASI)和阴性对照组(si.NC)。通过siRNA干扰SGC-7901细胞中LineFEZF1-ASl的表达,采用克隆形成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变化,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si-NC组比较,si-FEZF1-ASl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受到抑制[(43.22±4.35)%比(26.78±3.34)%,t=5.194,P:0.007];CCK-8实验显示,3d后si-FEZF1-ASI组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si-NC组[(31.32±4.48)%比(13.86±0.64)%,k11.590,P:0.000];划痕试验结果显示,si-FEZF1-ASl组痕间问距明显大于si-NC组[(598.67±18.81)μm比(428.32±13.90)μm,t=12.620,P=0.000];Transwell结果显示,si-FEZF1-ASl组侵袭转移细胞数明显减少[(60.50±5.13)个比(103.50±9.54)个,t=7.942,P=0.001];liT-PCR结果表明,si-FEZF1-ASl组E-钙黏蛋白(E.cadherin)mtl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上升[(2.01±0.36),t=5.435,P=0.002];波形蛋白(Vimentin)、p-连环蛋白(p-catenin)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0.54±0.05),t;9.734,P=0.000;(0.50±0.10),t=8.019,P=0.000];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E.cadherin蛋白水平,si.FEZF1,ASl组较si-NC组明显上升[(86304±447)比(35623±227),t=175.100,P;0.000];Vimentin、B-catenin蛋白水平,si-FEZF1-AS1组较si-NC组明显降低[(29135±89)比(82253±353),t=252.800,P=0.000;(15283±147)比(42506±245),t=165.200,P=0。000]。结论干扰LineFEZF1-ASl后可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和�
刘帅臣张明凯李玉明胡宝光王建平
关键词:胃癌长链非编码RNA增殖
间充质干细胞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间充质干细胞自身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临床应用研究是目前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实验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肿瘤组织趋向性,能够靶向迁移到肿瘤组织中,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另有研究却表明其能够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甚至有研究报道间充质干细胞能发生恶性转化,获得了肿瘤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因此,由于间充质干细胞和肿瘤关系的复杂性,使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受到质疑,也成为目前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
张明凯李玉明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肿瘤组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生物学特性细胞治疗恶性转化
十二指肠间质瘤预后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4年11月山东省23家三级甲等医院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病理学复核及随访,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203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病例,男101例,女102例。中位年龄55岁。术后1、3、5和10年总体存活率分别为95.0%、88.0%、82.0%和82.0%,术后1、3、5和10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93.0%、87.0%、81.0%和75.0%。高复发风险病人术后服用伊马替尼,其5年总体存活率明显高于未服药者(89%vs.62%,P<0.05)。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RR=5.510,95%CI 1.170~5.719, P<0.05)、核分裂像(RR=6.849,95%CI 1.264~5.124,P<0.05)和肿瘤是否破裂(RR=7.349,95%CI 1.608~18.196, P<0.05)是十二指肠间质瘤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直径、核分裂像和肿瘤是否破裂是十二指肠间质瘤术后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不同手术方式5年总体存活率无明显差异,伊马替尼可改善术后高复发风险病人的预后。
胡玉龙李乐平戴勇姜立新王爱亮储宪群李玉明杨道贵路春雷姚林果崔刚林惠忠陈刚崔庆郭洪亮张焕虎伦增军夏立建苏英峰韩国新惠希增魏志新孙作成周岩冰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十二指肠肿瘤预后伊马替尼
胰周神经离断术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胰周神经离断术在晚期胰腺癌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自 1992年 10月~ 1998年 8月间共 42例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病例 ,行剖腹探查或内引流术 2 4例 ,剖腹探查或内引流术加胰周神经离断术 18例 ,分别观察这些病例术后腹疼变化、饮食情况和术后存活时间。结果 前者无一例外地在术后短期内出现腹疼 ,且愈益加重 ,后期均需要强效镇疼药止疼 ,也因疼痛影响了进食 ,术后存活 2~ 11个月 ,平均 5± 2 .3 2个月 ;后者有 7例病人出现腹疼 ,4例病人需要强效镇疼药止疼 ,术后短期内饮食状况明显改善 ,术后存活 3~ 18个月 ,平均 7± 4.0 6个月。结论 胰周神经离断术作为晚期胰腺癌的一种辅助治疗措施 ,方法简便、效果确实 ,不但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 ,而且可以改善症状、延长存活时间。
李玉明蒋宏
关键词:疼痛胰腺癌
胃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2011年
胃癌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至今仍未阐明.胃癌的治疗尚缺乏有效对策,虽然进展期胃癌有各种治疗方式(如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但胃癌的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其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40%.因此,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是现今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肿瘤干细胞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理论,并且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胃癌干细胞的研究为胃癌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肿瘤的治疗方式或许可以由传统的治疗方式(尽量减少肿瘤体积和癌细胞数量)转向靶向杀死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方式.本文就胃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张明凯李玉明
关键词:胃癌干细胞骨髓来源标记物胃癌细胞分选肿瘤干细胞
教学查房式带教在腹部损伤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教学查房式带教方法在普外科腹部损伤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见习的临床医学系学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人。两组学生腹部损伤理论部分授课为同一临床老师,科室见习带教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带教,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序按步骤传授教学。观察组采用教学查房模式带教,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情况及教学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平均考试成绩为(93.5±5.5)分,高于对照组的(84.5±8.5)分。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82.5%),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腹部损伤见习带教中,相比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教学查房式教学方法起到了更为生动有效的教学效果。
孙庆磊张明凯杨涛李玉明施真
关键词:教学查房普通外科腹部损伤临床见习带教
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联合胃旁路手术对胃癌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联合胃旁路手术对胃癌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行传统的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另一组行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联合胃旁路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术后出院时间及术前1天、术后1月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后住院时间10~21d,术后饮食过渡良好,恢复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病例;术后1月与术前1天比较,联合手术组术后FPG、2hPG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手术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改善更为明显,而患者手术前后体重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别,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联合胃旁路手术治疗胃癌并糖尿病患者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对胃癌根治范围无影响,且对患者术后糖尿病病情改善明显,是一种针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更为适合的手术治疗方式。
孙庆磊李玉明蒋宏金勇君吴峰阶于兴泉宋丙潭李河圣
关键词:胃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胃癌根治术胃旁路手术
Wihpple手术治疗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72例
2001年
杨宏新李玉明杨振林蒋宏王荣华
关键词:胰腺癌壶腹周围癌
靶向环氧合酶-2的RNA干扰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靶向环氧合酶-2(COX-2)的RNA干扰(RNAi)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6条COX-2小分子干扰RNA(siRNA)和1条阴性对照siR- NA,用TOPtranfection介导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中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细胞凋亡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OPtranfection能够有效介导COX-2 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TOPtranfection介导的COX-2 siRNA有效抑制了胃癌细胞COX-2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抑制效率90.0%以上,最高达98.3%,同时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COX-2蛋白表达,与阴性对照组及对照组相比,COX-2蛋白抑制率分别为72.0%和72.1%。试验组、阴性对照组及对照组胃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28±3.62、1.23±0.27和1.03±0.14。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t= 14.214,P<0.01)和对照组(t=14.378,P<0.0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阴性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t=1.63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靶向COX2的RNA干扰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中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同时能明显增加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增生。
李玉明詹文华蔡世荣韩方海马晋平何裕隆彭俊生
关键词:RNA干扰环氧合酶-2胃癌基因治疗脱噬作用
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及其与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提高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2月间收治的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106例的临床资料,对15项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与同期收治的无复发性肝转移的大肠癌1052例进行比较。同时对大肠癌肝转移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性手术的生存状况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肠梗阻、腹水、盆腔结节、腹膜侵犯、浆膜浸润、周围脏器受累以及肿瘤长径、浸润肠壁的周径、浸润深度都与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浸润深度、浆膜浸润、盆腔转移结节和腹水是影响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根治性切除57例(53.8%),姑息性切除39例(36.8%)和探查性手术后10例(9.4%)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0和34.0个月、23.6和18.0个月以及16.5和12.0个月,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5)。手术方式、肿瘤部位和盆腔结节是影响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大肠癌浸润达浆膜、有盆腔转移结节和腹水者可能合并肝转移,根治性切除可以明显提高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生存率。
李玉明詹文华韩方海何裕隆彭俊生董文广汪建平蔡世荣马晋平赵刚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肿瘤转移预后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