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荣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超微
  • 8篇超微结构
  • 5篇电镜
  • 5篇细胞
  • 4篇电镜观察
  • 2篇电子显微镜
  • 2篇显微镜
  • 2篇毛细胞
  • 2篇老龄
  • 2篇老龄大鼠
  • 2篇肌细胞
  • 2篇病理
  • 2篇超微结构特征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细胞
  • 1篇粘膜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扫描电子显微...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纤维

机构

  • 1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13篇李淑荣
  • 7篇雷建章
  • 4篇赵玉珍
  • 3篇武惠珍
  • 3篇张连巍
  • 2篇刘贵生
  • 1篇张玉英
  • 1篇张玉英
  • 1篇薛平
  • 1篇李嘉民
  • 1篇苏丽英
  • 1篇苏胜偶
  • 1篇袁德霞
  • 1篇李向印
  • 1篇李淑荣
  • 1篇颜京霞
  • 1篇李中信
  • 1篇黄振国
  • 1篇葛秀兰
  • 1篇王绵

传媒

  • 9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豚鼠内耳螺旋器毛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2002年
李淑荣赵玉珍张连巍雷建章
关键词:毛细胞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耳蜗
老龄大鼠松果体细胞超微结构
李淑荣武惠珍倪新英
关键词:超微结构
大鼠淋巴结树突状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1996年
应用电镜及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大鼠淋巴结树突状细胞的超微结构及5′-核苷酸酶的反应。发现有两种形态和分布树突状细胞,即小结树突细胞和交错突细胞。小结树突细胞是见于淋巴小结内一种形状不规则,具有多突的细胞;突起的形状呈多样性且与周围淋巴细胞关系密切,5′-核苷酸酶呈阳性反应。交错突细胞位于副皮质区内,其超微结构特征为细胞一侧的细长指状折叠的突起、大形线粒体及其周围单层排列的粗面内质网;5′-核苷酸酶呈阴性反应。两种树突状细胞形态分布各异,因此其免疫辅佐机能也不尽相同。
苏丽英康文华袁德霞李淑荣宋金忠
关键词:淋巴结
脂质沉积症骨骼肌纤维的电镜观察
2005年
观察脂质沉积症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病理变化特征。活检肌组织取自一例16岁少女,透射电镜制样观察。镜下显示病变的肌纤维内堆积有大量脂滴,肌节模糊,肌丝紊乱,Z线断裂,线粒体嵴变态成网管状,胞质内同时伴有糖原颗粒增多,提示脂质的不正常沉积可导致肌纤维内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
李淑荣李嘉民薛平马洪骏雷建章
关键词:骨骼肌纤维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病理
牛磺酸对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观察牛磺酸在实验性半乳糖性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对晶状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冷冻复型、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对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及给予牛磺酸后大鼠晶状体超微结构的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纤维表面光滑,膜内颗粒减少,未见典型缝管连接,晶状体纤维细胞间隙增大,细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空泡状结构;牛磺酸投药后晶状体纤维细胞膜内颗粒增多,可见典型缝管连接,晶状体纤维细胞胞质均匀,空泡消失,结膜下注射组的改变尤为明显。结论:牛磺酸能对抗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所受的内源性损害,可以避免或逆转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引起的晶状体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
宋秀君颜京霞赵平高福禄赵平张玉英高福禄
关键词:牛磺酸半乳糖性白内障
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病理改变与罗格列酮的干预效应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病理改变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1/2003-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动物室,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室、组胚教研室完成。选择健康8周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选用10只大鼠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12周时每日给予同实验组等体积的高压消毒水灌胃。给予其余30只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时,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溶于0.1mol/L枸橼酸缓冲液中,pH4.4)。8周时,24只空腹血糖≥7.8mmol/L(造模成功)。12周时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罗格列酮组各12只。罗格列酮组:每日给予罗格列酮1.42mg/(kg·d)灌胃治疗。糖尿病组:每日给予同罗格列酮组等体积的高压消毒水灌胃。24周麻醉大鼠,取出心脏,然后取部分左心室组织置于中性甲醛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常规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病理变化,另取部分心室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因造模失败脱失6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34只。②光镜可见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致密,结构清晰,细胞核呈卵圆形。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扭曲,间质有免疫细胞聚集。罗格列酮组心肌细胞排列趋于整齐,结构接近正常。③电镜可见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密集,细胞连接清晰。细胞核呈卵圆形,胞浆内可见大量的结构正常的线粒体和糖原。糖尿病组大鼠肌纤维排列紊乱、稀疏,线粒体肿胀,数量减少,糖原减少。罗格列酮组心肌细胞的结构基本接近正常。结论:罗格列酮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的病理改变,延缓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展。
王绵王瑞英黄振国崔炜赵春芳李淑荣苏胜偶葛秀兰
关键词:罗格列酮
老龄大鼠松果体细胞超微结构被引量:4
2000年
李淑荣武惠珍倪新英
关键词:超微结构电镜老龄
人类结肠正常及癌变黏膜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观察正常成人及癌变大肠黏膜游离面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正常人结肠与直肠黏膜对比,后者的肠腺开口处较低陷,腺管的管周界较难区分,上皮中杯状细胞少且其顶浆分泌泡较小,腺管开口内常附着巨噬细胞;癌变大肠黏膜表面与正常对比变得非常不平整,细胞大小不一,肠腺明显增多,腺管共壁现象明显,杯状细胞相对减少,且细胞顶部质膜有局部特异性。扫描电镜观察法对诊断正常及癌变大肠黏膜有一定意义。
赵玉珍王丽张连巍李淑荣李中信雷建章
关键词:大肠黏膜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
视网膜几种酶细胞化学方法初探
1996年
视网膜几种酶细胞化学方法初探河北医科大学电镜中心李淑荣河北医科大学二附院眼科刘建宗酶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酶组织细胞化学的发展是促进医学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视网膜三种酶细胞比学显示方法上,作了初步探讨,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采...
李淑荣刘建宗
关键词:视网膜酶细胞化学
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超微结构特征被引量:1
1996年
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超微结构特征刘贵生胡俊兰*李淑荣雷建章(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实验中心,*附属四院耳鼻喉科,石家庄050017)一般认为螺旋神经节是感受声波振动的传入细胞群,其细胞类型近年在猴、猫、人已有报道。作者现应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法对豚鼠螺旋神经节...
刘贵生胡俊兰李淑荣雷建章
关键词:内耳螺旋神经节超微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