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洁

作品数:55 被引量:35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苗圃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0篇中医
  • 8篇注射液
  • 8篇疗效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7篇患病
  • 6篇衰竭
  • 6篇重症肺炎
  • 6篇肺炎
  • 6篇肝证
  • 6篇辨证
  • 5篇心肌
  • 5篇心肌损伤
  • 5篇心源性
  • 5篇血压
  • 5篇源性
  • 5篇治法
  • 5篇中医药
  • 4篇心力衰竭
  • 4篇通气

机构

  • 5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作者

  • 55篇李洁
  • 24篇杨志旭
  • 13篇范铁兵
  • 12篇王先春
  • 11篇易亮
  • 10篇肖守贵
  • 10篇李育红
  • 10篇沈明秀
  • 10篇杜宝俊
  • 10篇陈姝
  • 10篇周群清
  • 10篇肖宁
  • 10篇谢小冰
  • 10篇张茹兰
  • 9篇提桂香
  • 6篇戎光
  • 4篇王秀珍
  • 4篇林先毅
  • 4篇赵丹
  • 3篇李春

传媒

  • 16篇中国中医急症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菌群微生态在ICU多重耐药菌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周围环境中。自出生起,婴儿接受了来自母体的大部分菌群,并在后天的生长发育中逐渐形成自身的菌群结构。人体中的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其中肠道中存在着大约1014个微生物,包括细菌、古菌和病毒等,统称为肠道菌群,主要包括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1]。目前微生物组研究日益深入,微生物在人体免疫、消化和代谢功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多功能器官"[2-3]。这些微生物构成了庞大的基因组信息,然而其功能尚未被完全探知。
王安璐肖宁易亮李洁茹江丽徐浩杨志旭
关键词:代谢功能微生态菌群结构多重耐药菌基因组信息
清开灵软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清开灵软胶囊对急性发热的疗效,及其证效关系。方法:清开灵软胶囊采用每日4次,每次1.6 g的剂量口服,并以双黄连口服液做对照,观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129例,疗程3 d。结果:清开灵软胶囊愈显率73.34%,双黄连口服液愈显率43.59%,前者疗效优于后者(P<0.05)。清开灵软胶囊对风热型的疗效优于风寒型(P<0.05)。清开灵软胶囊降低体温和减少数脉、增加缓脉的作用较双黄连口服液显著(P<0.05)。清开灵软胶囊服用中,少数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清开灵软胶囊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的药品。
李春生李洁王秀珍王先春林先毅刘绍能唐旭东孔维萍王淑尚延忠范瑾郑淑伊
关键词:清开灵软胶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补中益气汤是诸多补气方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古方,临床上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李洁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
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中医辨证要素与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的中医辨证要素与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相关性。方法:对56例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患者中医辨证要素与急性左心衰的发生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病性证素为阳虚者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最高(71.88%),阴虚者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最低(18.18%);病位证素为心者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最高(57.14%),肾者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最低(36.36%)。结论: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病性证素与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相关性,由强至弱呈阳虚>气虚>热盛>血虚>痰饮>阴虚的趋势;病位证素与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相关性,由强至弱呈心>肺>脾>肾的趋势。
杨志旭范铁兵李洁戎光肖宁陈姝易亮
关键词:危重病辨证要素急性左心衰
危重症患者耳穴刺激结合西医镇痛镇静的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镇痛镇静治疗是危重症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咪达唑仑和丙泊酚是危重症患者镇静治疗的基石。随着对镇静镇痛治疗深入研究,近年来右美托咪定以镇静兼有弱镇痛作用、对呼吸抑制弱和减少谵妄发生的优势而备受关注。每日唤醒镇静策略、早期目标导向的浅镇静策略以及以疾病为导向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是危重症患者镇痛镇静的常用治疗方案。
黄烨李洁张蕾张艳虹付妍肖宁宋烨闻朱浩宁马航琨杨志旭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咪达唑仑谵妄耳穴刺激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方法 以手术时间在2007年4月1日~2009年2月28日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
杨宇飞初玉平白羽贾小强邢建民孙永琨王金万沈琳万冬桂林飞刘建平王建彬许云杨林李洁郝迎旭侯炜李华山
关键词:结直肠癌复发转移中医综合治疗队列研究
综合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综合重症监护室(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选择抗生素及减少医院感染提供可靠和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综合ICU住院的患者115例,收集其标本209份,其中痰91份,尿液48份,血液38份,中心静脉导管16份,胸、腹水7份,分泌物(褥疮分泌物4份、尿道口分泌物2份)6份,粪便3份。血培养:直接在小牛血清培养瓶中培养。痰涂片:使用手工中国蓝和琼脂培养皿进行培养。所有标本微生物鉴定和药敏检测均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自动处理。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均按全国临床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209份标本中有145份标本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69.4%;居前3位的是:痰、尿液、血。在145份阳性标本不同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最多,共83株,占57.2%;居前2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共40株,占27.6%;居前2位的是: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2株,占15.2%;居前2位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抗菌药物前3位的分别是: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拉定,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和头孢拉定、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及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拉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耐抗菌药物前3位的分别是: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和青霉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主要耐氟康唑。结论综合ICU的医院感染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最多。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陈姝戎光杨志旭李洁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抗生素
心喘胶囊对犬实验性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的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心喘胶囊对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静脉泵入戊巴比妥钠复制犬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十二指肠给予心喘胶囊水提取液,观察各组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心喘胶囊具有明显提高衰竭心脏心肌细胞β受体密度,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的作用;还具有明显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作用,这方面作用与阳性对照药倍他乐克加开博通作用相似。结论心喘胶囊对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具有调节作用。提出中医对心力衰竭的治疗,除了针对"心主血脉"功能失调进行治疗外,还应针对"心藏神"功能失调,即心神不宁进行调治。
杨志旭李洁尚晓泓李春生
关键词: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
阿尔茨海默病血瘀证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对阿尔茨海默病血瘀证的病因、病理机制、辨证分型、病证特点以及针对记忆力、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中医护理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瘀证病人的护理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景静陈晓燕李洁李静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瘀证中医护理辨证分型病证特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心部于表”理论在新感温热病和皮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李春生李电东王小沙陈淑敏周育平郑锐锋李洁王秀珍王先春范亚兰李晶杨志旭林先毅董泉珍
该项目属中医理论探讨性课题。临床发现急性外感温热病和传染病采用清营为主的复方较泄卫清气的复方疗效显著,能够迅速改善病情、扭转危局,但现有的中医理论著作对其皆无恰当的解释。为了应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新感和皮表疾病临床研究快速...
关键词:
关键词:中医理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