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474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GF-β在氩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 2011年
-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在氩激光诱导RWH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RWH大鼠21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7只。单眼视网膜氩激光光凝诱导CNV形成后,分别在光凝后1,2,3wk摘除双眼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光凝区进行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检测以观察CNV形成,并检测CNV形成过程中TGF-β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光凝后1wk开始形成CNV,3wk达到高峰。正常RWH大鼠视网膜中,TGF-β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视网膜光凝后,除上述部位外,TGF-β在外核层和脉络膜的光凝损伤区阳性表达。光凝后1~3wk,光斑区内FⅧR∶Ag和TGF-β阳性染色密度逐渐增加(P<0.05),FⅧR∶Ag与TGF-β阳性染色密度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CNV形成与TGF-β表达正相关,TGF-β表达增多可能是CNV形成和增殖的主要原因之一。
- 于爱萍肖云徐四俊李明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转化生长因子Β
- 浅谈上古时期人类对胆囊的认识
- 2009年
- 上古时期,人类存在“胆囊大小决定勇气大小”的错误认识。还原这一认识的形成过程及相关细节,将传达出某些重要信息,后者对早期人类的思想和思维的研究,将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作用。
- 李明林伟丽
- 关键词:胆囊大小
-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在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的应用与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在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循环中的应用与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日本Topcon TRC-50IX眼底照相机+ICG造影仪、SONY图像处理系统、KODAY-8650打印系统,对86例AMD患者的86眼以及正常对照者27例35眼进行ICGA检查,对比观察黄斑部脉络膜血管充盈时间(CFP)及脉络膜充盈情况。结果:渗出型AMD较正常对照组、萎缩型AMD及黄斑玻璃疣眼的CFP均显著延长(P<0.05)。86例AMD患眼中有40眼ICGA有局限性或广泛性脉络膜充盈不良或延迟,其中渗出型AMD 24眼,萎缩型AMD 12眼,黄斑玻璃疣4眼。结论:AMD中黄斑玻璃疣患者黄斑部CFP延长及脉络膜血管充盈异常。
- 于爱萍肖云李明张改丽
- 关键词:黄斑变性吲哚青绿荧光素血管造影
- 氩离子及Nd:YAG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PAACG的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治疗房角广泛粘连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ctue angle-closure glaucoma,PAACG)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急性发作后房角广泛粘连33例33眼的LPIP治疗的远期效果,主要观察患者眼压控制情况及房角粘连的变化。以不使用或使用不超过3种局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视为眼压控制。结果:患者24眼随访21~37mo,眼压成功控制,其中15眼使用1~2种局部降眼压药物;9眼因眼压控制不满意最终行小梁切除术,其中6眼于LPIP后3d内手术治疗,另3眼分别于LPIP后18,42d;9mo手术治疗。LPIP治疗后短期内27眼房角粘连不同程度开放,6~12mo后,6眼的房角粘连程度较治疗早期扩大。LPIP治疗后3眼出现核性白内障,其中1眼于激光后3a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结论:LPIP是治疗房角广泛粘连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手段,但部分患者在激光后不同时间出现眼压升高,房角再次粘连,应定期检查。
- 于爱萍王瑞夫李明
- 关键词:虹膜切除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眼压
- 近视性弱视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对比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分析短小遮盖+海丁格刷+闪烁红光+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在近视性弱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近视性弱视患儿甲、乙两组共97例186眼,甲组47例89眼,年龄4~12(平均5.79±1.98)岁,乙组50例97眼,年龄3~10(平均5.92±1.72)岁;其中甲组轻度、中度、高度近视眼分别为16眼、52眼、21眼,乙组分别为18眼、55眼、24眼(χ2=0.004,P>0.05);甲组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眼分别为23眼、49眼、17眼;乙组分别为26眼、55眼、16眼(χ2=0.136,P>0.05);甲组患者采用遮盖+闪烁红光+近距离功能训练;乙组患者采用短小遮盖+海丁格刷+闪烁红光+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24mo,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在近视性弱视治疗中的疗效。结果:甲组基本治愈率为35.96%,有效率为40.45%,无效率为23.60%;乙组基本治愈率为56.70%,有效率为26.80%,无效率为16.49%,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2,P<0.05);甲乙两组治疗后近视度数增加≤1.0D,1.0~3.0D及≥3.0D者分别为:甲组3眼、49眼、37眼;乙组4眼、69眼、24眼,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P<0.05)。结论:短小遮盖+海丁格刷+闪烁红光+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法治疗近视性弱视疗效较好,治疗后弱视眼近视度数发展较轻。
- 黄玲华任兵曹小鹏高晓唯刘秀琴李明张燕
- 关键词:近视性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