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6SrRNA基因在口腔菌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0年
- 16SrRNA基因的双重性,使其逐渐成为细菌鉴别和分类的“金标准”,并在医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其在近年来口腔龈下细菌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张蓉李扬
- 关键词:16SRRNA基因
- 腮腺部分切除术后再生与代偿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7
- 2001年
- [目的]研究腮腺组织再生和大涎腺代偿性改变的现象 ,探讨腮腺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新应用。[方法]90只雌性SD大鼠的右侧腮腺分别行主导管结扎术、主导管结扎加部分腺体切除术和保留主导管的部分腺体切除术(各30只)。对照组设30只大鼠。术后1天、3天、1周、2周、4周、7周分别处死各组各5只实验动物。取双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制片。体视学方法测量腺泡、导管、间质三种成份的平均体积比和腺泡面积。[结果]结扎主导管组 :腺泡体积比和面积渐进性下降 ,直到最后(7周)完全被间质取代 ,导管系统体积比的下降缓慢而持久 ;结扎主导管加部分腺体切除术组 :最终结果与结扎主导管组一致 ,但存在有短暂的腺泡体积比的上升(2~4周) ;保留主导管的部分腺体切除术组 :腺泡体积比开始时下降(1~2周) ,随后上升并伴有腺泡面积增大 ,最终(7周)各组份体积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三种手术后的其它大涎腺的各组份体积比和腺泡面积变化不大。[结论]行部分腺体切除术后的腮腺确有再生的能力。而主导管的保存与否 ,决定了再生是完全性的还是一过性的。在三种组成成份中 ,导管系统是最稳定的。保留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有临床应用前景。本实验未发现其它大涎腺显著的代偿性增生的表现。
- 李扬王大章郑光勇
- 关键词:腮腺切除术代偿体视学动物实验
- 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链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人体肿瘤的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链抗体(ScFv)及其设计与制备。制备了VEGF合成肽从而建立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MAb)杂交瘤细胞株。此MAb具有稳定的生物学活性和明显的抑瘤作用。对M...
- 王大章杨西川郑光勇房思炼李扬
- 文献传递
- 大鼠涎腺再生与代偿的体视学研究
-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腮腺组织再生和大涎腺代偿性改变的现象,并初步讨论其机制。材料与方法: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之右侧腮腺分别行主导管结扎术、主导管结扎加部分腺体切除术和部分腺体切除术(各2...
- 李扬郑光勇卢勇
- 关键词:体视学
- 文献传递
- 腮腺部分切除保留导管的术后剩余腺体变化的体视学研究被引量:29
- 1998年
- 采用体视学方法,对行保留导管的大鼠一侧腮腺部分切除后剩余腺体,分阶段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其腺泡、导管、间质的平均体积比和腺泡面积,同时结合腺体体积的测量,结果:术后1-3d各组分平均体积比、腺泡面积、腺体体积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1-2周腺体体积显著减小,腺泡平均体积比显著减小(P<0.05);术后4-7周腺泡面积显著增大(P<0.05);而腺泡平均体积比和腺体体积则无显著变化(P>0.05)。上述结果表明,保留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后剩余腺体组织有再生和功能恢复的能力。
- 郑光勇李扬等
- 关键词:腮腺部分切除术腮腺导管体视学
-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靶的抗癌治疗新策略被引量:5
- 2000年
- 王大章李扬
- 关键词:血管生成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链抗体
- 颌骨软骨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
- 目的:对颌骨软骨源性肿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诊治及其预后进行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纳入本组的为1965-1999年我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颌骨软骨肉瘤69例和1983-1999年软骨瘤14例,从临床...
- 李扬王大章李唐新陈刚刘松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