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惠君

作品数:11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解剖学
  • 4篇肝动脉
  • 3篇静脉
  • 3篇肝切除
  • 3篇肝切除术
  • 3篇肝移植
  • 2篇图书
  • 2篇图书馆
  • 1篇动脉变异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造影
  • 1篇移植后
  • 1篇移植术
  • 1篇应用解剖学
  • 1篇应用解剖学研...
  • 1篇造影
  • 1篇栓塞

机构

  • 11篇川北医学院

作者

  • 11篇李惠君
  • 9篇丁家明
  • 1篇刘群辉

传媒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四川图书馆学...
  • 2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动脉变异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6
1998年
丁家明李惠君
关键词:肝动脉变异动脉造影
肝门蒂及其内容的应用解剖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为肝大部切除和活体近亲肝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例成人尸体肝门附近切开肝实质 ,测量切口深度 ,即肝表面至深方Glisson囊的距离 ,门静脉及其左、右支末端直径和长度 ,观察肝动脉的分支及毗邻。结果 :①切口Ⅰ~Ⅴ深度分别为 13 .4± 0 .5、13 .5± 0 .5、12 .9± 0 .4、13 .9± 0 .4和16.8± 0 .4mm ;②门静脉末端直径 11.9± 0 .3mm ,左支横部及右支长度分别为 2 7.9± 0 .7和 19.0± 0 .7mm ;③罕见的门静脉右前支起于左支者占 3 .3 % ( 1例 ) ;④肝动脉CouinaudⅣ段支经脐静脉窝右缘和Ⅱ、Ⅲ段支经门静脉左支后下方或上方者 ,共占 5 1.7%。结论 :①肝下面各切口 15~ 2 0mm深可达Glisson囊 ,但切口位置和深度随手术类型及肝外形而异 ;②肝流入血管的分支和走行在Glisson囊内无特定规律 ,手术前肝动脉、门静脉造影 ,术中仔细解剖十分重要。
丁家明李惠君
关键词:肝切除术
肝动脉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4
2000年
在 6 3例成尸上观察了肝动脉的起源和行程 ,腹腔干及主要分支外径和腹腔干至肠系膜上动脉间的距离。结果肝右、左动脉 ,肝固有动脉 ,肝总动脉和腹腔干外径分别为 3.1± 0 .5 ,2 .8± 0 .3,4.0± 0 .12 ,5 .3± 0 .2 2和 7.4± 0 .4mm ;正常型肝动脉占 5 0 .79% (32例 ) ;Hiatt 、 型分别占 19.0 5 % (12例 )和 6 .34% (4例 ) ;腹腔干至肠系膜上动脉间距离为 7.4± 0 .33 mm。讨论了肝动脉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丁家明李惠君
关键词:肝动脉
肝脏解剖学和肝切除术术语新进展
1999年
本文简述了肝段解剖学的历史发展 ,Soyer等对使用术语的观点 ,重点介绍了 Couinaud和 Bis-m uth的法国分段与 Healey和 Schroy的美国分段间的差异 ,争论焦点 ,Strasberg对 Couinaud段系统新的评论及修改肝脏解剖学和肝切除术语的新概念。
丁家明李惠君
关键词:肝脏解剖学肝切除术
髂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5年
髂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丁家明川北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南充637007李惠君川北医学院图书馆静脉的特点之一是具有静脉瓣。一般认为静脉瓣的作用是协助静脉血液返回心脏。早在RobertBoyle(1627-1691)和WilllamHa...
丁家明李惠君
关键词:髂静脉股静脉解剖学
医学图书馆经费紧张与文献保障被引量:6
1995年
医学图书馆经费紧张与文献保障李惠君(川北医学院图书馆)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不景气,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都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经费严重不足就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困难。图书馆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和图书馆管理工作者都纷纷撰写文章,分析图书馆经费紧张的原因,...
李惠君
关键词:图书馆经费
肝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2
2003年
目的 为活体近亲肝移植和肝左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4 0例成人尸体肝膈面切除肝实质 ,显露肝静脉 ,观测肝静脉末端直径和距离肝膈面的深度。结果 肝左静脉长度 3.0 3± 1.1cm ;末端直径 1.13± 0 .2 6 cm ;距离肝静脉在下腔静脉汇入口 1~ 3cm的深度分别为 1.15± 0 .4 9cm ,1.6± 0 .5 9cm ,1.91± 0 .6 4 cm;与镰状韧带间的夹角为 30 .2 9±12 .33°。肝中静脉长度 5 .2 8± 1.14 cm ;末端直径 1.0 5± 0 .2 5 cm ;距离肝静脉在下腔静脉汇入口 1~ 4 cm的深度分别为 1.78± 0 .5 1cm,2 .78± 0 .6 8cm ,3.71± 0 .6 9cm,4 .16± 0 .71cm ;与镰状韧带之间的夹角为 4 5 .0 8± 10 .15°。肝右静脉长度 4 .6 7±1.2 9cm ;末端直径 1.33± 0 .2 7cm ;距离肝静脉在下腔静脉汇入口 1~ 4 cm的深度分别为 1.0 2± 0 .5 4 cm ,2 .0± 0 .74 cm ,2 .81± 0 .81cm,3.6 5± 0 .71cm;肝左、中、右静脉末端游离部长度分别为 0 .5 5± 0 .2 9cm ,0 .4 5± 0 .16 cm和 0 .5 4± 0 .2 5 cm。结论 肝静脉主干在肝实质内的行程是斜行的 ,其起始部距离肝膈面较深 ,终末部较浅 ,肝左、右静脉末端 1cm均距肝膈面 1cm深 ,手术中容易显露 ,但容易损伤。肝左、中静脉在膈面与肝镰状韧带间的夹角分别呈 30°和
丁家明李惠君刘群辉
关键词:肝静脉肝切除术肝移植术
肝移植后肝动脉栓塞的病因学被引量:1
1998年
肝移植后常见的血管并发症是肝动脉栓塞,常导致肝移植失败,死亡率高。发生肝动脉栓塞的病因学复杂多变、涉及面广。本文简述了肝动脉栓塞的病因学探讨现状。主要因素包括:①肝移植时肝动脉吻合的位置、方法和重复吻合的频率;②同种血管移植物的应用;③肝动脉直径和受体的大小;④肝动脉变异的血管重建方法;⑤血细胞比容增加等血液学因素;⑥排斥反应及肝移植物获取与保存方法。
丁家明李惠君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栓塞病因学
肝动脉的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6年
肝动脉的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丁家明川北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李惠君川北医学院图书馆南充637007肝脏的血供来源一直受到解剖学家和外科学家的高度重视。早在50年代,Michels[1]等就对腹腔干的分支类型,肝脏的血供来源及其临床意义进行过研究。随着外科学的...
丁家明李惠君
关键词:肝动脉解剖学
肝左静脉的解剖学类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为肝移植和肝部分切除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40例成人尸体肝膈面沿肝左肝静脉切除肝实质 ,显露肝左静脉 ;对肝左静脉及其属支进行了观测。结果 :肝左静脉长度 ( 3 0 .3± 1 .1 )mm ;主干直径 ( 1 1 .3±0 .2 6)mm ;主要属支直径为 ( 6.0± 0 .5 2 )mm ;肝左静脉主干在膈面距离下腔静脉汇入口 1 0、2 0、3 0mm处的深度分别是 ( 1 1 .5± 0 .49)、( 1 6± 0 .5 9)和 ( 1 9.1± 0 .64)mm ;肝左静脉在膈面与肝镰状韧带呈 ( 3 0 .2 9± 1 2 .3 3 )°角 ;肝左、中静脉共干的出现率仅为 3 0 % ;肝左静脉按其属支多少分为 6型。结论 :肝左静脉在肝实质内的位置和属支数目不恒定 ,以 3~ 4支最多。所观测的资料 ,对肝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丁家明李惠君
关键词:肝左静脉肝移植肝部分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