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翚

作品数:43 被引量:229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叶下珠
  • 16篇叶下珠复方
  • 14篇细胞
  • 8篇中药
  • 8篇小鼠
  • 8篇肝癌
  • 7篇肝损伤
  • 6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5篇荔枝核
  • 5篇HUH7细胞
  • 4篇蛋白
  • 4篇药疗
  • 4篇药疗法
  • 4篇药学
  • 4篇胰岛素抵抗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星状细胞
  • 3篇脂肪

机构

  • 4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州市中医医...
  • 3篇惠州市九惠制...
  • 2篇西藏藏医学院
  • 1篇广东食品药品...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43篇李小翚
  • 30篇李常青
  • 5篇王小龙
  • 5篇祝晨蔯
  • 5篇郭洁文
  • 4篇李钢
  • 4篇苏俊芳
  • 4篇廖向彬
  • 4篇赵敏
  • 3篇梁曼谊
  • 3篇何国林
  • 3篇林朝展
  • 2篇胡敏
  • 2篇王利胜
  • 2篇吴清和
  • 2篇张翠仙
  • 2篇陈斯泰
  • 2篇张奉学
  • 2篇程怡
  • 2篇荣莉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新中医
  • 3篇中药材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药学教育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有机化学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医教育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西藏科技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参碱脂质体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脂质体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影响。方法: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实验感染的广州麻鸭雏鸭灌胃口服苦参碱脂质体和苦参碱,前者设20mg·kg^(-1)和10mg·kg^(-2)组,后者设20mg·kg^-组,每天1次,连续给药20天,另设病毒对照组。采用DHBV-DNA Dot Blot法,测定鸭血清DHBV-DNA水平值。结果:苦参碱脂质体20mg·kg^-组在给药后第10、15、20天鸭血清DHBV-DNA水平明显下降(P<0.01),效果优于苦参碱20mg·kg^(-1)组(P<0.05),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苦参碱脂质体10mg·kg^(-1)组在给药后第20天及停药后3天鸭血清DHBV-DNA水平也有下降(P<0.05),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苦参碱20mg·kg^(-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苦参碱脂质体2个剂量组停药后3天鸭血清DHBV-DNA水平无回升。结论:苦参碱脂质体对鸭乙型肝炎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优于同等剂量的普通苦参碱,其抗病毒效应相当于普通苦参碱1/2剂量的作用效果。
李常青张冬青李小翚张奉学周红燕程怡李向阳
关键词:苦参碱脂质体疾病模型
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和miR-15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观察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的影响,研究附子汤对miR-155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H7A细胞,设空白组、附子汤高剂量组(25 g·L^(-1))、低剂量组(12.5 g·L^(-1))和硫酸羟氯喹阳性药组(0.00625 g·L^(-1)),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MH7A细胞周期的改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药物处理后miR-155及其下游基因含SH2结构域的肌醇5-磷酸酶-1(SHIP-1)、蛋白激酶B3(Akt3)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3和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附子汤体外在质量浓度6.25 g·L^(-1)以上时,能明显抑制MH7A增殖,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与空白组比较,附子汤高、低剂量组G2/M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其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与空白组比较,附子汤高、低剂量组miR-155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附子汤高剂量组SHIP1 mRNA表达明显上调、Akt3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附子汤高、低剂量组mTOR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附子汤高、低剂量组的PI3K、Akt3和mTO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附子汤对MH7A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与下调miR-155的表达,从而促进SHIP-1的表达,抑制其下游PI3K/Akt3/mTOR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有关。
覃万莉徐玉洁潘真真李小翚王振华宋健平徐勤黄新安李常青
关键词:附子汤类风湿性关节炎MIR-155
叶下珠复方Ⅱ号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昆明小鼠40只,建立小鼠H22肝癌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叶下珠复方Ⅱ号高剂量组(37.5g/kg)、低剂量组(18.75g/kg)和环磷酰胺(20mg/kg)治疗组。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低剂量组均灌胃给药,环磷酰胺组采用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8d。末次给药24h后,测定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检测血清IL-2和TNF-а含量。结果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低剂量组瘤重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7%和58%,与环磷酰胺组接近。叶下珠复方Ⅱ号高剂量组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低剂量组血清TNF-а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叶下珠复方Ⅱ号有较好的抑制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生长作用,作用机制与调节免疫,升高IL-2水平和抑制TNF-а水平有关。
李常青申建柯李小翚
关键词:小鼠H22肝癌移植瘤
血府逐瘀汤对D-氨基半乳糖氨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D-氨基半乳糖氨(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NIH小鼠50只,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治疗组;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d,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D-GalN800mg/Kg,24小时后采血,检测血清AL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血清ALT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小鼠血清SOD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齐墩果酸片组比较,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ALT、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血府逐瘀汤对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李小翚李钢李常青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小鼠肝损伤中医药疗法
荔枝核有效部位群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荔枝核有效部位群(SLEC)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大鼠,雌雄各半,采用高脂饲料加高脂乳液灌胃8周复制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根据体质量和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SLEC低剂量组(剂量为0.74 g·kg-1·d-1)、SLEC高剂量组(剂量为1.48 g·kg-1·d-1)和二甲双胍组(剂量为100 mg·kg-1·d-1),每组8只,雌雄各半,并设正常组为对照。给药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取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空腹血糖(FBG);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ns)含量,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GPO-PAP)法、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COD-PAP)法、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分别检测肝组织TG、CH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SLEC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NAFLD大鼠血清TG、LDL-C、NEFA和肝脂质含量,提高大鼠血清SOD含量,明显改善大鼠HOMA-IR、提高ISI,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LEC高剂量组改善肝细胞脂质沉积作用明显。与模型组比较,SLEC高、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SREBP-1c m RNA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SLEC对NAFLD大鼠肝细胞脂质沉积的病理状况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作用机制与调节脂质代谢、降低NEFA水平,改善IR、抗氧化应激和下调SREBP-1c基因与蛋白表达有关。
黄玉影李常青陈斯泰黄志刚郭洁文李小翚屈喜玲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
海星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 GGF16-1-2中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2020年
目的采用全球天然产物社会分子网络(GNPS)和单菌株多次级代谢产物(OSMAC)策略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结构新颖、活性好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在GNPS指导下,通过硅胶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海星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GGF16-1-2在不同培养基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NMR)、高分辨质谱(HRMS)、旋光(ORD)和圆二色光谱(CD)等现代波谱解析方法以及对比文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在GNPS追踪指导下从penicillium sp.GGF16-1-2中D培养基分离得到9个聚酮类化合物,依次为phenol A(1)、decarboxydihydrocitrinone(2)、stoloniferol B(3)、sclerotinin A(4)、(1S,3R,4S)-1-(4'-hydroxyl-phenyl)-3,4-dihydro-3,4,5-trimethyl-1H-2-benzopyran-6,8-diol(5)、β-diversonolic ester(6)、sydowinin A(7)、ω-hydroxy-emodin(8)和dibutyl phthalate(9)。而在真1培养基中GNPS预测到二聚体类成分存在,在GNPS指导下初步分离得到桔霉素二聚类化合物:citrinin H1(10)和dicitrinone B(11)。结论OSMAC策略和GNPS可以预测并获得骨架丰富、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对海星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GGF16-1-2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发现真1培养基比D培养基更适合桔霉素二(多)聚体类化合物的产生。
冯婵韦霞胡金姗张琪李小翚张翠仙
叶下珠复方Ⅱ号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对肝癌HepG_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裸鼠肝癌HepG_2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中、低剂量组(17.28,8.64,4.32 g·kg^(-1))和氟尿嘧啶(5-Fu)组(0.025 g·kg^(-1)),给药6周后处死裸鼠,剥离瘤组织称质量。体外观察叶下株复方Ⅱ号对HepG_2细胞增殖、集落形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药物作用后Wnt1和β-catenin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叶下珠复方Ⅱ高、中、低剂量组对裸鼠HepG_2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肿瘤质量均明显减轻(P<0.01),但与5-Fu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叶下珠复方Ⅱ号体外在10 mg·mL^(-1)以上浓度能明显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叶下珠复方Ⅱ号在2 mg·mL^(-1)以上浓度,对HepG_2细胞集落形成呈明显的抑制作用;叶下珠复方Ⅱ号以15,20 mg·mL^(-1)浓度作用HepG_2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下珠复方Ⅱ号在10,15,20 mg·mL^(-1)浓度,作用于HepG_2细胞48 h,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明显增加,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低剂量组(20,10 mg·mL^(-1))作用于HepG_2细胞48 h后,Wnt1和β-catenin基因m RNA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细胞对照组(P<0.01,P<0.05)。结论叶下珠复方Ⅱ号对BALB/C裸鼠肝癌HepG_2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Wnt1/β-catenin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活化,从而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何素王小龙李小翚李常青罗来育
关键词:裸鼠
叶下珠复方Ⅱ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对TGF-β1mRNA 表达及I 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体外抑制肝星状细胞(HSC-T6)增值和对TGF-β1mRNA、I 型胶原mRNA 表达及其蛋白合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叶下珠复方Ⅱ号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 细 胞,分为对照组、叶...
李常青李小翚何金洋赵敏赵舫
关键词:HEPATICTGF-Β1COLLAGENI
荔枝核有效部位群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用及机制
目的:观察荔枝核有效部位群(SLEC,含总皂苷、黄酮和鞣质)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SLEC高剂量组(1.87g/k...
李常青黄志刚黄辉球黄玉影李丽明廖向彬李小翚郭洁文罗来育杨道炬袁冬生王小龙屈喜玲
关键词:荔枝核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由有效成份和医学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党参5~30%、泽泻5~30%、葛根5~30%、三七4~10%、丹参5~25%、蒲黄5~15%、制首...
李常青李小翚黄玉影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