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荣
- 作品数:51 被引量:13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轴流式血泵叶轮结构简化对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笔者长期从事心脏辅助装置的研制。近年来研制了I,II两型微型轴流泵式心脏辅助装置流体力学特性已达临床应用的需要。关于泵结构设计,笔者始终认为越简单的结构越可取。本文研究了改变叶轮结构对血泵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简化血泵内结构,提高其综合性能探索新途径。材料方法:轴流泵由电机定子系统、泵筒及流体推进系统组成。流体推进系统包括前导流叶、尾导流叶及转子叶轮体。转子叶轮体由叶轮和转子连接而成,转子由稀土永磁材料压制为圆柱型,包被在推进叶轮的轮毂中,与叶轮同轴装配。在体外模拟循环回路中对叶轮的分段式和连续式叶片结构进行了比较,以确定其流体力学特性。在同一轴流泵中对比不同的叶轮,所用叶轮直径均为13.8毫米,长度28毫米,但叶片结构不同。结果:体外模拟测试表明两类叶轮的流体力学特性均可在100毫米汞柱条件下输出5L/分钟流量。叶片结构可明显影响迸的流体力学性能.连续式叶片的流体输出稍低于分段式叶片泵。结论:分段式叶片轴流泵有更好的流体力学特性,但连续式叶片结构具有简单易加工的优点,流体力学特性的下降并不明显,在进一步优化泵结构的设计中仍具有可行性。
- 李国荣朱晓东郝宗超田步升陈海丰
- 关键词:心脏辅助轴流泵人工心脏心功能衰竭
- 心尖轴流泵的解剖相容性及对心肌损伤的动物实验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植入实验观察笔者研制的心尖微型轴流泵式心脏辅助装置的可植入性及对动物机体的损伤。方法:动物实验采用的心尖微型轴流泵呈圆柱形,外壳由钛合金制成,直径为18.4~20.6mm。实验动物采用普通家猪,质量为(65±5)kg。全麻下经右侧第5肋间开胸,用12mm直径人造血管与胸降主动脉行"端-侧"吻合。然后切开心包,在左心尖部用特制的环形刀将直径约为15mm的心肌切除,肝素化后将泵通过切口插入左心室,使入口与心室相通。间断缝合泵的环状缝合裙与心肌后严密止血。开始启动血泵后去除人造血管的阻断钳。调节泵转速,测定心腔压力。结果:总共6只动物均顺利完成手术植入,术中未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表明在非体外循环下植入心尖轴流泵的方法安全可靠。动物实验的压力测试表明:血泵可充分降低左心室压力负荷,维持稳定的外周血压。结论:心尖轴流泵结构设计可行,体积与质量小,可植入性和流体力学特性基本达到实用要求。
- 李国荣朱晓东郝宗超田步升陈海丰
- 关键词:心脏辅助人工心脏心功能衰竭
- 阜外医院-磁悬浮轴流血泵叶轮改进和比较研究
- 李国荣朱晓东王巍周建业杨柏清
- 微型心尖轴流泵的结构及流体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通过研制微型心尖轴流泵的样机并实测其流体力学特性,初步证实其可行性。方法:微型心尖轴流泵无前导叶,使泵体缩短并保留入口处的旋转血流分量。泵体外壁上的环形缝合裙将泵体分为前后两段。前段长度与心尖部室壁心肌的全层厚度相等。植入心脏时,泵体前段由心尖部插入,由于缝合裙限制,泵体前段不过度进入心室腔,仅以泵入口与心室腔相连通,在有效地引流心室的同时可避免心腔内植入过多的异物和液流死区。基于以上设想,研制的样机直径为20.6 mm,泵管直径为13 mm,长度为65 mm,总体积约为30 cm3,总质量约为50 g。在模拟循环台上进行流体力学特性测试,观察了血液动力学效果。结果:随着轴流泵转速的增加,模拟左心室的压力逐步下降,在输出压力为13.332 kPa(100 mmHg)条件下,轴流泵转速为12 000 r/min时流量可达5 L/min,消耗功率接近10 W。结论:样机测试表明微型心尖轴流泵结构设计可行,有望成为长期应用的植入式心脏辅助装置。
- 李国荣朱晓东田步升郝宗超彭远仪
- 关键词:左心辅助轴流泵心功能衰竭
- 动力性主动脉瓣
- 本发明属于利用生物医学技术将人工机械主动脉瓣及左心辅助循环相结合以达到长期左心复苏的装置,由定子和转子—推进轮两部分组成,支架主体置主动脉内,定子置于主动脉壁外,采用高导磁材料,利用磁感应传递动力,驱动叶轮转动,心脏收缩...
- 李国荣朱晓东李京倖王继海任兵周玉燕韩京梅
- 文献传递
- 动力性主动脉瓣的远距离磁驱动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索动力性主动脉瓣的远距离磁驱动方法 ,为进一步简化动力瓣结构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动力瓣是一个固定于磁性转子上的推进叶轮 ,并由一个连接于钢性支架笼的轴支撑。“转子 叶轮体”由位于动脉壁外的交变磁场提供动力。根据原理产生交变电磁场的装置可以放置于体外发挥作用 ,避免了在体内植入过多的异物而导致并发症。 结果 驱动装置与动力瓣轴心间距离达 6 0mm ,在最大的液流功率输出条件下 ,流量可达到5L min ,所克服的后负荷压强为 80mmHg。表明远距离驱动动力瓣的设想可以实现。 结论 该技术可简化体内植入装置的结构 ,避免导线穿透皮肤 ,减少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的能量损耗及热效应 ,对提高左心辅助装置的生理相容性有重要意义。
- 赵红李国荣朱晓东吴清玉任兵马维国
- 关键词:人工心脏
- 微型轴流泵式心脏辅助装置的研制:流体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本文介绍了我们研制的I,II两型微型轴流泵式心脏辅助装置样机。在体外模拟循环回路中对两型微型轴流泵样机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定量刻划了各参数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比较I,II两型微型轴流泵初步探讨了轴流泵微型化过程中各参数间的变化趋势。最新研制的II型轴流泵的总体积仅42mL,总重量约110g,外径26mm,长度75mm。在后负荷为100mmHg时,流量达5L/min,已达到了左心辅助的要求。比较分析提示,轴流泵式心脏辅助装置在微型化过程中需相应增加转速以保持基本的流体力学特性。目前我们的II型轴流泵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初步结果令人鼓舞,有可能在近期内成为我国首类植入性心脏辅助装置进入临床应用。
- 李国荣朱晓东彭远仪陈海风田步升
- 关键词:左心辅助轴流泵人工心脏心功能衰竭
- 旋转叶轮血泵的发展与展望被引量:15
- 2005年
- 主要从结构设计、轴承密封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了旋转叶轮血泵技术的最新发展 ,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 云忠龚中良谭建平李国荣徐先懂
- 关键词:轴承密封心脏泵血栓形成生理功能人工心脏
- 叶轮泵式全人工心脏的搏动式输出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旋转叶轮泵的发展使研制新型全人工心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模型样机研制和流体力学特性测试,探索以叶轮式血泵为结构基础的新型全人工心脏。新研制的全人工心脏样机采用两个轴流泵作为基本单位共同设置在筒形外壳中,不需压力补偿腔。外壳由钛合金制成,直径65mm,长度70 mm。在体外模拟循环台上采用持续输出和搏动输出两中方式对左心泵和右心泵的的转速,输出压力,流量,能耗和效率特性进行测试。模拟循环装置由模拟左,右心房,血泵,阻力调节器,流量计串联组成,采用30%甘油水溶液作为循环介质。通过调节阻力测定特定泵转速下压力和流量。采用ST3PR式时间继电器周期性导通电源对泵电机绕组间隙性馈电。体外模拟测试表明全人工心脏在搏动输出条件下可满足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基本要求,左心泵在14700 r/min的最高转速条件下可以达到5L/min流量和100mmHg的压力输出,右心泵在约8000rpm转速和25mmHg后负荷下达到相似流量,可满足肺循环的要求.总功耗能12瓦,效率约10%。本研究结果表明叶轮泵式全人工心脏可实现搏动输出,流体力学特性可达到全人工心脏的基本要求。
- 李国荣朱晓东田步升陈海风彭远仪
- 关键词:心脏辅助装置人工心脏轴流泵心功能衰竭
- 左心辅助不同插管途径对心肌氧代谢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对左心辅助的两种插管引流途径(左心室引流与左心房引流)的氧代谢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引流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条犬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建立左心房-主动脉(LA组)和左心室-主动脉(LV组)的左心室辅助动物模型,并测定左心辅助后各时相的心率、冠状静脉窦血流量,计算冠状静脉窦的氧含量、冠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和心肌的耗氧量。结果两组心率在各时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心肌耗氧量、冠状静脉窦血流量和冠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辅助后均较辅助前显著降低;左心室引流途径对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比左心房引流更明显(P<0.01)。结论两种引流途径均能明显降低心肌的耗氧量,以左心室引流更为明显。
- 马维国朱晓东张怀军孙寒松郜朝晖李国荣孟亮
- 关键词:左心辅助心肌氧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