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
- 作品数:38 被引量:166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癌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肺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化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提供依据。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入组,试验组使用ATP-TCA方法测定肺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并依据敏感结果选择化疗方案;对照组选择NP方案。观察临床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43.48%,2年生存率34.78%,高于NP方案组的37.04%和25.92%,但是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依靠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指导化疗方案的制定可能有助于肺癌化疗疗效的提高。
- 邹青峰楮忠华马磊李志彪李卫东陈文晟金川吴迪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药敏实验药物疗法个体化疗
- 大肠癌细胞中Oct4与CD13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中转录因子Oct4及干细胞标志物CD133抗原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意义。方法采取术后大肠癌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30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及癌灶外邻近正常组织中Oct4及CD133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其中83.3%(25/30)的癌细胞标本中检测到Oct4+细胞,73.3%(22/30)检测到CD133+细胞。而且标本中CD133+细胞的比例与Oct4+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r=0.586,P<0.05)。癌灶外邻近正常组织中检测到CD133+细胞与Oct4+细胞均显著少于癌组织(P<0.01)。结论大肠癌细胞中均有Oct4与CD133的表达,两者呈现正相关性,提示两者间可能存在相互调节的机制,其关系及相关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陈文晟马磊胡晓晔刘晓燕金川李志彪李卫东
- 关键词:大肠癌OCT4CD133
- uNTX、sICTP及sBALP表达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sICTP)及骨碱性磷酸酶(sBALP)表达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小麦菌凝集素沉淀法,测定uNTX、sICTP及sBALP水平。随访骨相关事件(SREs)及生存状况。结果患者基线uNTX/Cr、sICTP及sBAL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其浓度与骨转移负荷呈正相关性,与疼痛强度无显著相关性。治疗3个月时uNTX/Cr、sICTP及sBALP水平明显降低,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尚无明显改变;32例患者中24例基线uNTX/Cr水平高于正常水平,治疗后降至正常水平的15例患者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53%,而治疗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的9例患者为89%(P=0.039);32例患者中27例基线sICTP水平高于正常,治疗后16例降至正常,11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两者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50%和91%(P=0.032);26例基线sBALP水平高于正常值,治疗后16例降至正常水平,10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两者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50%和90%(P=0.038)。uNTX/Cr、sICTP及sBALP水平与肿瘤患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骨代谢标记物uNTX、sICTP及sBALP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疗效的监测及骨相关事件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 胡晓晔邹青峰金川李卫东陈文晟刘晓燕
- 关键词:骨转移骨碱性磷酸酶
- 晚期结直肠癌Folfox6方案33例化疗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采用Folfox6方案对33例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33例初治或者复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Folfox6方案(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进行化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出现的毒副作用。结果 33例患者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6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45.5%,初治与复治患者的有效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炎、骨髓抑制。结论对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患者采用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疗效肯定,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 金学军王慧李卫东
- 关键词:FOLFOX6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毒副反应
- 多烯磷脂酰胆碱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防治紫杉醇顺铂方案肝损害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防治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所致肝功能损伤的效果。方法肺腺癌患者40例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B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防治肝损伤,观察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18/20)、85.0%(17/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降低胆红素有更好疗效(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均有显著疗效,但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降低胆红素效果较明显。
- 陈文晟邹青峰马磊刘晓燕金川李志彪李卫东
- 关键词:肝损害化疗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紫杉醇
- 非小细胞肺癌的巩固性治疗被引量:4
- 2009年
- 恶性肿瘤巩固性治疗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是指肿瘤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主体治疗取得疗效后,为了达到根治或延长生存期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巩固其治疗效果。包括术后辅助治疗、化疗取得疗效后的维持治疗,以及完成主体治疗后的巩固性治疗。要想把非小细胞肺癌变成一种可治性疾病,巩固性治疗是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非小细胞肺癌的巩固性治疗包括:巩固性化学治疗、巩固性生物治疗和巩固性中药治疗。
- 李金瀚李卫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长生存期化学治疗
- 舒尼替尼治疗神经内分泌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舒尼替尼是一种多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多种介导肿瘤发生发展的激酶均有抑制作用,目前已用于肾细胞癌、胃肠道间质瘤等多种肿瘤的治疗。神经内分泌瘤是罕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比例不足1%,理论上可发生于整个神经内分泌系统,但多发生于胃、肠、胰腺。该药已被批准用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治疗,且收到较好的近远期效果。本文就舒尼替尼治疗神经内分泌瘤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疗效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 李卫东
- 关键词:舒尼替尼神经内分泌瘤疗效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价国产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65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西他滨1000mg/m^2,在第1,8天静脉输注;卡铂AUC5mg/(ml·min),第1天静脉输注;每3周重复上述治疗。结果全部病例中CR2例,PR28例,NC21例,PD14例,总有效率为46.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5(3~1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3(5~26)个月,1年生存率为43.3%。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Ⅲ~Ⅳ度白细胞下降为27.7%,Ⅲ度血小板下降为4.6%。其他不良反应轻微,基本可以耐受。结论吉西他滨/卡铂联合方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比较适合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使用。
- 金川马磊张永晖陈文晟刘晓燕李卫东吴迪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联合用药吉西他滨卡铂
- 大剂量维生素B_6预防卡培他滨所至手足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B6预防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效果。方法61例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乳腺癌、大肠癌患者,临床分期为3-4期。karnofsky评分为70-100分,应用卡培他滨治疗。预防组42例于化疗前1天给予维生素B6200 mg/d,至化疗结束;对照组19例不用药物预防。结果大剂量维生素B6预防治疗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31.0%,且反应轻,无Ⅲ度者;对照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57.9%,其中Ⅲ度者5.3%。治疗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0,P〈0.05),且程度轻。结论大剂量维生素B6预防卡培他滨所至手足综合征疗效确定,是较理想的预防治疗方案。
- 陈文晟刘晓燕金川马磊李志彪李卫东
- 关键词:手足综合征大肠癌维生素B6
- 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双周疗法治疗晚期头颈部癌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奈达铂(NDP)和5-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LV)双周疗法治疗头颈部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8例晚期头颈部癌患者用奈达铂100 mg/m2,静脉输注,第1天;LV 200 mg/m2,静脉滴注2小时,5-FU 500 mg静脉推注,然后5-FU 2.8 g/m2持续48小时静脉滴注,第1、15天;每4周重复1次。所有病例至少接受两个疗程治疗。结果完全缓解2例(7.14%),部分缓解13例(46.43%),总有效率为53.57%。对于既往使用过顺铂(DDP)的病例中,有效率为40.0%。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黏膜炎和腹泻,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奈达铂联合大剂量醛氢叶酸+5-氟尿嘧啶持续滴注48小时这一方案治疗晚期头颈部癌疗效可靠,对于DDP耐药的病人仍有一定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邹青峰马磊刘诚林刘学奎李志彪李卫东陈文晟金川吴迪
- 关键词:头颈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