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效果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纤维细胞

机构

  • 4篇成都医学院第...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4篇李博
  • 2篇李强
  • 2篇余朝文
  • 2篇王孝高
  • 2篇蒋安科
  • 2篇王晖
  • 1篇李春
  • 1篇杜军武
  • 1篇吴华东
  • 1篇鄢传经
  • 1篇周庆
  • 1篇邓杰文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肝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A19-9和CEA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诊断与预防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测胆汁中一种糖蛋白类的单克隆抗体糖类抗体CA19-9和癌胚抗原(CEA)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诊断与预防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50例,胆道良性病变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胆汁中CA19-9、CEA的水平。结果胆管癌组术前胆汁CA19-9和CE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汁中CEA、CA19-9的水平可以作为诊断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疾病的定性方法。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胆汁中CA19-9和CEA显著升高者应行病理活检确诊,并积极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蒋安科李强李博邓杰文杜军武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胆管癌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3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64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腹腔脓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腹腔内出血、阑尾残端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手术效果好、预后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蒋安科周庆李强李博鄢传经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效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兔急性后腔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兔急性后腔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70只,随机分为3组:A组30只、B组30只、C组10只。A、B组建立兔后腔静脉血栓模型后,A组给予尿激酶+肝素钠,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C组不做处理。分别于用药后第1、4、7天随机从A、B组取出10只切取血栓形成的后腔静脉,去除血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变段管腔VEGF表达;C组于第7天取材,方法同上。结果VEGF主要在管腔内皮细胞表达;A、B组较C组VEGF表达增强,且A组的表达较B组更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EGF在促进管腔的再通及溶栓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尿激酶+肝素可以促进VEGF在血管内皮中的表达。
王晖余朝文李博王孝高吴华东李春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兔急性后腔静脉血栓形成中内皮细胞VEGF与bFGF表达的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兔急性后腔静脉血栓形成后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溶栓抗凝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采用缩窄法制作急性后腔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术后第2天造影检查证实模型均构建成功后,治疗组行溶栓抗凝治疗,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用药后第1,4,7天,随机各取10只动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受累血管内皮细胞VEGF和bFGF的表达。同期以10只正常新西兰兔作为对照。结果:VEGF与bFGF在正常兔血管内皮细胞中均呈少量表达。两个实验组中,受累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并在观察时间内呈进行性升高,但治疗组升高的程度在各时间点上均明显大于模型组(均P<0.05);bFGF的变化趋势与VEGF基本一致,只是在给药后第4天后未见继续升高。结论:急性血栓形成后,内皮细胞VEGF与bFGF表达增高可能是机体的内源性保护作用,溶栓抗凝治疗能促进该作用的发挥。
王晖余朝文李博王孝高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