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冰杨
作品数:
2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那杰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刘岩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篇
生物学
主题
1篇
双斑蟋
1篇
胚胎
1篇
胚胎发育
1篇
葡聚糖
1篇
醛缩酶
1篇
细胞
1篇
小脑
1篇
小脑核
1篇
聚糖
1篇
大鼠小脑
机构
2篇
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2篇
李冰杨
1篇
刘岩
1篇
那杰
传媒
1篇
昆虫知识
年份
2篇
2008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双斑蟋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从组织胚胎学角度探究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以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的卵为实验材料,通过观察、记录蟋蟀胚胎每一天的形态变化并使用显微摄影方法记录胚胎发育过程,对蟋蟀卵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根据胚胎形态的发育特点,可将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阶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无节幼体期Ⅰ、无节幼体期Ⅱ、无节幼体期Ⅲ、无节幼体期Ⅳ。经历14天,蟋蟀的头部、触角、3对足、尾部、腹部及背部都发育完全,整个胚胎发育随之结束。
李冰杨
那杰
刘岩
关键词:
双斑蟋
胚胎发育
大鼠小脑单一普肯野细胞轴突末梢在小脑核内的投射模式研究
目的:普肯野细胞发出轴突离开小脑皮层,成为小脑皮质唯一形成传出投射的神经元。它们的形态在皮质.核投射中是至关重要的,关于单一普肯野细胞轴突的形态了解甚少。本研究即是为了搞清普肯野细胞在小脑核内的投射模式,确定单一普肯野细...
李冰杨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