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1篇等容血液稀释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患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凝固
  • 1篇血液凝固试验
  • 1篇血液稀释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右美托咪...
  • 1篇盐酸右美托咪...
  • 1篇诱导期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干细胞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树突状细胞瘤...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冰
  • 1篇郭东斌
  • 1篇余丽珍
  • 1篇刘玲
  • 1篇周建军
  • 1篇任杰
  • 1篇王靖
  • 1篇黄俊龙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等容血液稀释对老年患者肝肿瘤切除术中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评价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等容血液稀释对老年患者肝肿瘤切除术中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拟在全麻下行择期肝肿瘤切除术老年患者40例,ASA分级Ⅱ级,年龄65 ~ 74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等容血液稀释组(NH组).NH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行等容血液稀释,C组行常规容量管理.于麻醉诱导前(T1)、等容血液稀释后30 min(T2)、手术1 h(T3)和术毕(T4)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凝血功能常规指标、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及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的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NH组术中出血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FMC及PAC-1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异体输血量减少,T2-4时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P<0.05);与T1比较,T2-4时NH组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2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而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等容血液稀释对老年患者肝肿瘤切除术中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且具有一定的血液保护作用.
余丽珍刘玲詹根明李冰王靖任杰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血液凝固试验
麻醉诱导期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在麻醉诱导期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稳定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夹闭术+颅内压探头置入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按队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经静脉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0.1 mg·kg^(-1)、注射用顺阿曲库铵0.15 mg·kg^(-1)完成麻醉诱导,插入气管导管,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试验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5 min至手术结束期间予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4μg·kg^(-1)·h^(-1)静脉泵注,其余用药同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完成即刻(T2)、气管插管时(T3)、夹闭动脉瘤时(T4)、术毕(T5)、拔管后2 min(T6)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镇静质量与苏醒评分,颅内压波形参数,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均入组40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T6时的心率(HR)分别为(82.31±9.73)和(86.91±10.36)beat·min^(-1),镇静-躁动评分(SAS)分别为(3.22±0.75)和(3.58±0.80)分,术后第1天的平均颅内压波幅(MWA)分别为(3.42±0.75)和(3.76±0.69)mmHg,术后第2天MWA分别为(2.68±0.63)和(2.98±0.57)mmHg,术后第1天压力波幅相关性指数(RAP)分别为0.46±0.11和0.52±0.12,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瑞姆赛镇静评分(Ramsay)、麻醉苏醒时间、术后6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唤醒期间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0%(10例/40例)和36.84%(14例/38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应用在麻醉诱导期,可稳定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压波形参数、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黄俊龙郭东斌李冰周建军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麻醉诱导期颅内动脉瘤
靶向乳腺癌干细胞树突状细胞瘤苗抗肿瘤的研究
目的:通过无血清悬浮培养建立富集乳腺癌干细胞的方法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探讨乳腺癌干细胞mRNA修饰后的人外周血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能力。   方法:通过贴壁和...
李冰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树突状细胞MRNA肿瘤免疫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