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保杰

作品数:76 被引量:55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7篇经济管理
  • 14篇天文地球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篇土壤
  • 15篇城市
  • 13篇绿地
  • 13篇GIS
  • 8篇地理信息
  • 8篇地理信息系统
  • 8篇信息系统
  • 8篇土地利用
  • 8篇城市绿地
  • 7篇养分
  • 7篇土壤理化
  • 7篇绿地土壤
  • 6篇生态
  • 6篇矿区土地
  • 6篇WEBGIS
  • 5篇性状
  • 5篇土壤理化性
  • 5篇土壤重金属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机构

  • 47篇徐州师范大学
  • 26篇江苏师范大学
  • 2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徐州市农业科...

作者

  • 75篇李保杰
  • 36篇于法展
  • 27篇纪亚洲
  • 18篇顾和和
  • 10篇李淑芬
  • 8篇尤海梅
  • 7篇单勇兵
  • 4篇马明栋
  • 3篇李战成
  • 3篇张忠启
  • 2篇齐芳燕
  • 2篇渠爱雪
  • 2篇刘尧让
  • 2篇赵文
  • 2篇王巧成
  • 2篇王珂
  • 2篇曹彦佳
  • 2篇吴金龙
  • 2篇陈军
  • 1篇林卉

传媒

  • 12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测绘科学
  • 3篇城市环境与城...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计算机与数字...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云南地理环境...
  • 2篇生态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球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7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徐州市城乡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以徐州市城乡交通网络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选取长度—半径维数、分枝维数、距离可达性、时间可达性和可达性系数5个指标对该区交通网络的空间形态、空间分布、距离关系、时间关系等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城乡交通网络长度—半径维数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徐州市区及周边地区交通网络密度最大,其次是东部,西北部县域交通网络密度最小,分枝维数和长度—半径维数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区内各节点的时间和距离可达性均随距离徐州市区的增大而增大,通达性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节点有徐州市辖区各节点,接近全区平均水平的节点有邳州市、沛县和睢宁县,而丰县和新沂市的通达性水平则低于全区平均通达性水平。
李保杰顾和和纪亚洲
关键词:通达性GIS
基于低碳视角的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
以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为背景,探讨徐州市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提出徐州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与建议,以利于徐州市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更全面、系统、务实地展望和创造徐州未来的低碳发展之路。
李保杰王珂
关键词:地方城市经济产业低碳化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苏北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与可达性研究——以徐州市丰县为例被引量:15
2021年
以徐州市丰县2018年Landsat 8 OLITIRS影像为数据源,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核密度、邻近度指数、分形模型和可达性模型,对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特征、分形特征和生产、生活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居民点分布的总体密度约1.52个/km2,呈现出"北高南低,内高外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居民点空间分布总体上呈聚集-随机分布状态;(2)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呈现明显的分形特征,聚集维数为0.7541,表明丰县农村居民点由测算中心向外围呈逐渐衰减的变化趋势;(3)研究区各村生产生活可达性整体较好,生产生活可达性最好的区域面积占比为13.71%,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常店镇、孙楼镇和凤城镇等交通便利、靠近集贸市场、医院和学校的区域;生产生活可达性较差和最差的区域面积占比为27.43%,主要分布在受"边际效应"影响的省际边缘区,其次分布在受到河流的阻隔作用的区域,使得上述区域的生产生活可达性较差。
李保杰李保杰顾和和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可达性
基于WebGIS的徐州市旅游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5
2007年
介绍WebGIS的技术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JSP、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实现徐州市旅游信息系统,并介绍徐州市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及系统开发。
李保杰马明栋于法展
关键词:WEBGISJSP
徐州市交通网络通达性分析
以徐州市城乡交通网络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选取长度—半径维数、分枝维数、距离可达性、时间可达性和可达性系数5个指标对该区交通网络的空间形态、空间分布、距离关系、时间关系等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
李保杰王珂
关键词:通达性GIS
多用途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马明栋王军卢金芳胡昭玲唐建荣张海荣宁伟王学伟胡晋山林卉靳海亮王学勇李保杰张广琴蔡安宁
本系统已达到商业化软件水平(其早期开发成果已在全国推广使用)。适用范围:本系统可为城市规划、自来水、燃气、市政、通讯、电力、消防、交通、公安等行业以及钢铁、石化、港口、机场等大中型企业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和专业管网信息。最...
关键词:
关键词: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参与式方法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效果分析——以江苏省丰县大沙河为例被引量:6
2007年
参与式方法为全国展开的新一轮县、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江苏省丰县大沙河流域上段荒滩地采用参与式方法进行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内容上的应用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参与式方法在规划设计的应用能够使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规划的整个过程,得到了农户的认可;并且有助于整个土地整理项目的顺利实施。据此,讨论了参与式方法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潜力和限制因素。
于法展李保杰闫庆武吴敏
关键词:参与式方法土地整理规划设计
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与合理采样点数量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掌握土壤碱解氮变异特征是合理施肥与精准农业发展的前提,而合理采样点数量的确定是高效获取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特征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江苏省沛县内约38km2的区域中148个均匀分布的土壤采样点,分析了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并通过区域随机抽样理论,计算了不同置信水平和误差等级的合理采样点数量。研究表明,沛县土壤碱解氮的平均含量为109.97mg/kg,变异系数为0.29,其在空间分布上以中部和东南部局部地区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而东北部地区含量较缺乏;在95%置信水平上,当误差为5%和10%时的合理土壤采样点的数量分别为69个和27个;而在90%置信水平上,两误差等级所需合理采样点的数量分别为56个和20个。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土壤养分调查时高效采样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张忠启于法展李保杰
关键词:土壤碱解氮江苏北部
基于地统计的矿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以徐州市为例被引量:6
2011年
以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4个城区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该城区土壤重金属富集与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区表层土壤5种重金属(Cd、Cu、Zn、Pb、Cr)含量均略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中Cd富集程度较高,污染较严重;Cu、Zn、Pb、Cr富集程度较低,污染程度较轻。另外,在GIS环境下利用空间数据插值方法对该城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含量、富集分布状况与城区的交通活动和工业活动等密切相关。
李保杰顾和和纪亚洲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插值
矿区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动态变化被引量:13
2013年
为了揭示矿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行为和迁移状况,以徐州城北矿区3期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选取土地利用形状分维数、计盒维数、半径维数、分枝维数4个指标对3个时期(1978年、2000年和2011年)矿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复杂程度、稳定程度、空间占比、衰减状况和相互渗透程度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土地呈现明显的分形特征,由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复垦项目的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类的分形特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域和耕/园地受煤炭开采和复垦活动的扰动较大,形状分维数和分枝维数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城镇/工矿用地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形状分维数持续增大,趋于不稳定;由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占用了大量耕地,使原本规整的耕地变得支离破碎并形成零星的塌陷积水区,使耕/园地的计盒维数和半径维数降低,而由于复垦项目的实施,使得水域斑块面积增大,使水域的计盒维数和半径维数增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个指标中计盒维数与半径维数和形状分维数与分枝维数两两间存在较弱的相关性。综上所述,煤炭资源的开采、矿区土地复垦和城市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分形特征与结构稳定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李保杰顾和和纪亚洲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