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军 作品数:35 被引量:180 H指数:7 供职机构: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应用SSR鉴定化学杀雄杂交油菜秦杂油19种子纯度的研究 被引量:7 2013年 为有效建立化杀杂交油菜品种的纯度鉴定方法,本研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技术,对秦杂油19及其亲本进行了分子鉴定,从8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5对带型清晰、扩增效果好且能将亲本与杂交种完全区别的引物。利用其中的SR767和SR790两引物对三者的单株进行了分析验证,三者的扩增图谱与标准图谱对应率极高,分别为97.33%、98.00%、100%和98.67%、96.67%、98.00%;利用两对SSR引物对秦杂油19的栽培品种进行分别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对不同引物的SSR分子鉴定结果的单株吻合率96.67%~98.32%之间,结果表明,利用SSR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杂交油菜纯度鉴定。 李保军 王灏 王爱娜 李殿荣 田建华 王晓东 罗斌 赵亚军 赵卫国 李建厂 栗茂腾关键词:SSR标记 化学杀雄 种子纯度 甘蓝型油菜DH群体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DH群体包括株高、分枝高度、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以及千粒重等数量性状间的遗传关系。通过对DH群体及亲本若干数量性状的表型分析、偏相关分析、遗传力和最少基因对数估计以及基因间互作方式分析。结果表明: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和单株生物产量偏向于父本,而一次有效分枝数偏向于母本。株高、经济产量和千粒重则表现为超亲遗传。多数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但是分枝高度与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与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与一次有效分枝数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分枝高度遗传力最高为83.31%,千粒重遗传力最低为60.9%。对各性状遗传力以及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的估算表明,控制各性状的最少基因对数分别为13.8、12、23、12.5、24.7、20.9、11.1和13.8对。控制株高和分枝高度的基因间没有互作;控制一次有效分枝数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控制主花序角果数、生物产量和千粒重基因间可能存在互补作用;控制主花序长度和经济产量的基因间可能存在重叠作用。 赵卫国 王灏 田建华 赵亚军 罗斌 王爱娜 李保军 赵小萍 关周博 李永红 栗茂腾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DH群体 数量性状 甘蓝型油菜开花期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潜在的能源作物,是构成我国食用油结构的重要成分,开花是植物油营养生殖向生殖生长转变的必然结果,研究油菜开花性状的遗传途径,阐释开花性状的分子机制,对保证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 李保军 王灏 赵卫国 赵亚军 田建华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开花期 候选基因 琼脂糖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SSR鉴定杂交油菜种子纯度中的比较 被引量:18 2012年 对3对候选引物SR85、SR332、SR407所扩增的秦优33杂交种及其父母亲本的DNA-SSR片段进行琼脂糖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两种电泳检测结果比较表明,(1)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3对候选引物对杂交种所扩增的SSR条带均为父母亲本条带的互补。其中引物SR332所获的两条互补条带的迁移率相差大,电泳图谱能清晰鉴别出父本、母本及杂种植株。引物SR85和SR407杂交种的互补条带迁移率相近,在鉴定中易出现人为误差。(2)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引物SR332所扩增条带未能区别杂交种与父本植株。引物SR85和SR407对杂交种所扩增的条带均为父母亲本所扩增条带的互补,相互差异显著,条带清晰稳定。可见,琼脂糖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都是SSR技术鉴定种子纯度的有效途径,种子纯度分析应根据区别材料的遗传关系和引物分析表现来选择不同的电泳介质。 王爱娜 王灏 李殿荣 田建华 赵亚军 李保军 罗斌 赵卫国 王晓东关键词:杂交油菜 种子纯度鉴定 琼脂糖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甘蓝型油菜DH系在不同生态区SPAD值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以甘蓝型油菜纯合双单倍体(DH)为材料,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油菜叶绿素SPAD值的变化状况,揭示叶绿素含量遗传表现规律,创制更高叶绿素含量种质资源,以期为油菜高光效育种奠定方法和理论基础。选取了170份甘蓝型油菜DH系,连续3年分别种植在冬油菜区(陕西大荔)和春油菜区(甘肃张掖)。结果表明:无论是不同遗传背景的DH系、还是同一亲本下的不同DH系材料,油菜DH系叶绿素含量在田间既表现出遗传稳定性,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即在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同一区域即便不同年份的各DH系材料,叶绿素SPAD值的表现基本一致,但在不同生态区,油菜DH系的SPAD值差异很大。通过对油菜DH系亲本和DH系叶绿素SPAD值频数分布分析,叶绿素含量连续3年在2个生态环境具有广泛的连续分布,并且服从正态或者近似于正态分布,以及超亲分离的特点。这些都表明油菜叶绿素含量是一个典型的数量性状,受到多对基因的控制。 塔娜 王灏 关周博 李保军 赵亚军 王爱娜 田建华 穆建新 栗茂腾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DH系 生态区 SPAD值 利用InDel标记鉴定化学杀雄杂交油菜‘秦油88’种子纯度 被引量:5 2022年 In Del(Insertion deletion length polymorphism)是根据近缘物种不同个体间基因组同一位点的序列发生不同大小DNA片段的插入或缺失(Insertion-deletion)而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检测,其以丰富的多态性、操作简单性、结果可靠性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作物遗传研究中。本研究利用InDel标记对‘秦油88’及亲本进行分析,获得了四对带型互补、扩增结果稳定的鉴定‘秦油88’种子纯度的候选引物。利用高纯度杂交种和亲本对其中2对引物ID2和ID15进行验证,一致性分别达到95.5%、100%和100%,97.5%、99.5%和100%。对田间鉴定结果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进行比较,ID2和ID15引物与田间鉴定结果平均为96.14%和95.98%,同时,两对引物之间的分析偏差仅为0.84,分子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及两对引物之间吻合率极高,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果表明,应用InDel分子标记技术进行‘秦油88’种子纯度分析是可行且可靠的。 李保军 尚丽平 王竹云 王竹云 郭凯红 赵小萍 赵小萍 赵卫国 李殿荣 张椿雨关键词:INDEL 纯度鉴定 甘蓝型油菜亚麻酸含量性状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2025年 为探究甘蓝型油菜亚麻酸含量性状相关的QTL,以KN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连续7 a的油菜种子亚麻酸含量表型数据,并结合KN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油菜亚麻酸含量QTL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到72个亚麻酸含量QTL,主要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其中A08染色体上的亚麻酸含量QTL最多有18个,A10和C03染色体上QTL数量次之,均有11个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为2.67%~17.26%。在A08染色体上鉴定到3个亚麻酸含量主效QTL,包括cqC18:3-A8-1、cqC18:3-A8-3和cqC18:3-A8-4。通过对区间内的基因进行基因注释和分析共得到11个亚麻酸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 尚丽平 梁佩萱 曹小东 张莉莉 关周博 李殿荣 李保军 王灏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亚麻酸含量 QTL分析 油菜自育与其他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SSR标记研究甘蓝型油菜自育杂交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培育的品种及杂交组合)与其他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为种质创新、材料选择和育种设计提供参考。47对引物在62份样品中检测到50个多态性位点,23份自育杂交种及39份其他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中度丰富,自育杂交种等位变异数、基因型数、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及多态性信息含量等值相对较低;69%的杂交品种杂合率大于40%;发现其他主栽品种对自育杂交种有补充等位变异的位点10个、含重要高频率等位变异的位点14个。遗传相似系数(GS)分析表明自育杂交种内部总体为中高度相似性(0.7 赵亚军 赵亚军 王灏 穆建新 赵卫国 李保军 任军荣 赵小萍 罗斌 于澄宇关键词:油菜 SSR 聚类分析 一种作物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田间接种及抗性鉴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作物病害抗性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物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田间接种及抗性鉴定方法。本发明利用针状物连接纸板和载菌粮食颗粒形成接种体,将接种体穿刺接种在作物茎秆上,使载菌粮食颗粒和茎秆接触,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 李建厂 李永红 张振兰 王灏 郭徐鹏 王美宁 李保军一种矮杆长花期大花瓣的油菜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矮杆长花期大花瓣的油菜的选育方法,属于油菜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矮杆甘蓝型油菜DY‑1为母本,大花瓣甘蓝型油菜7633‑56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代;对F1代植株进行小孢子培... 李保军 王灏 同晓丽 尚丽平 张椿雨 曹小东 梁佩萱 赵小萍 赵亚军 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