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浩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受体
  • 3篇相互作用
  • 3篇相互作用蛋白
  • 3篇酵母
  • 3篇酵母双杂交
  • 3篇结瘤
  • 3篇结瘤因子
  • 3篇百脉根
  • 2篇AD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籽
  • 1篇油菜籽粒
  • 1篇籽粒
  • 1篇菜籽
  • 1篇残留量
  • 1篇除草
  • 1篇除草剂
  • 1篇催熟

机构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厅

作者

  • 4篇朱浩
  • 2篇杨绮
  • 2篇陈春芬
  • 2篇张忠明
  • 2篇朱辉
  • 1篇肖长惜
  • 1篇周广生
  • 1篇左青松
  • 1篇姜福元
  • 1篇段志红

传媒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百脉根AD-cDNA文库的构建及与结瘤因子受体NFR1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被引量:3
2007年
以豆科植物百脉根为材料,构建了AD-cDNA表达文库。其库容量达到每3μg DNA 2×106酵母转化子,空载率为12.5%,平均片段长度为1.5 kb。以百脉根结瘤因子受体激酶基因1(nod factor receptor kinase,NFR1)蛋白激酶结构域的DNA片段(NFR1-PK)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技术,筛选与NFR1相互作用的基因。结果在含X-gal的四缺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到120个克隆。经质粒抽取、PCR鉴定、回转酵母验证得到80个阳性克隆。对26个确定阳性克隆的外源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鉴定含有JAB1、AT-RICH结构域等4个与NFR1-PK相互作用的不同基因。通过半定量RT-PCR观察在百脉根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NFR1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材料。
朱浩朱辉杨绮陈春芬张忠明
关键词:百脉根酵母双杂交
百脉根结瘤因子受体NFR5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以豆科植物百脉根的mRNA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到1.0kb结瘤因子受体5(nod factorreceptor NFR5)蛋白激酶结构域的DNA片段(nfr5-pk),并将该片段克隆到酵母双杂交BD载体pGBKT7上。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接种根瘤菌的百脉根AD-cDNA酵母双杂交文库,从文库中分离到与nfr5-pk相互作用的221个阳性克隆。从这些阳性克隆酵母中分离AD质粒经反复验证,对26个确定阳性克隆的外源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鉴定出小G蛋白Rop6等6个与NFR5-PK相互作用的不同蛋白,为进一步研究NFR5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了材料。
陈春芬朱辉杨绮朱浩张忠明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百脉根
百脉根AD-cDNA文库的构建及与结瘤因子受体NFR1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
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特异的形成根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根瘤菌提供碳源,根瘤菌含有的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氮还原从而为植物提供氮源。根瘤的发生起始于植物分泌的一种类黄酮化合物信号分子,这种信号分子作用于根瘤菌,促使根瘤菌分泌结瘤因...
朱浩
关键词:百脉根酵母双杂交
文献传递
除草剂催熟对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及残留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为探究除草剂催熟对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及残留量的影响,选用华油杂62常规种植,于角果七成熟时(终花后35d)进行除草剂(草甘膦、百草枯和苯磺隆)催熟处理,分别在7d及14d后调查角果层含水量、千粒重、含油量、籽粒除草剂残留量。结果表明:(1)随除草剂催熟后天数的增加(处理7d至14d后),角果层含水量持续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下降幅度随除草剂浓度增加而增加;3种除草剂中,百草枯对角果层含水量影响最大,草甘膦次之,苯磺隆对其影响最小。(2)除草剂催熟处理后,油菜粒重及含油量均下降,且上层角果粒重降幅高于中、下层角果;随除草剂浓度增加,产量和含油量降幅增大;3种除草剂中,以百草枯对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影响最大。(3)百草枯(2、4、6m L·L^(-1))处理后7d和14d,籽粒农药残留均超国家标准,苯磺隆(0.1、0.2、0.3g·L^(-1))处理后7d和14d,0.2、0.3g·L^(-1)处理下残留量超国家标准;草甘膦在3种用量条件下(2.5、5、7.5m L·L^(-1)),7d和14d均未检测出残留。角果期(终花后35d)用除草剂催熟,导致籽粒产量、含油量下降,部分存在农药残留。因此,油菜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如采用除草剂进行催熟应考虑除草剂种类、用量对油菜产量、产油量及籽粒中药剂残留量的影响,确保除草剂安全、高效施用。综合考虑油菜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油菜机械化生产中,角果期不适宜采用上述除草剂进行催熟。
姜福元段志红肖长惜蒯婕朱浩左青松周广生
关键词:油菜除草剂催熟残留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