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斌

作品数:54 被引量:79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12篇文化科学
  • 10篇社会学
  • 10篇政治法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篇企业
  • 9篇社会
  • 7篇教育
  • 6篇阶层
  • 5篇代际流动
  • 4篇民营
  • 4篇民营企业
  • 3篇政治
  • 3篇收入分配
  • 3篇企业规模
  • 3篇主义
  • 3篇家族
  • 3篇IT服务管理
  • 3篇慈善
  • 2篇新制度主义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制度主义
  • 2篇中等收入群体
  • 2篇中国城
  • 2篇社会功能

机构

  • 49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9篇朱斌
  • 14篇李路路
  • 8篇葛泓
  • 3篇石磊
  • 2篇王克平
  • 2篇王修晓
  • 1篇李勤
  • 1篇顾涛
  • 1篇吕鹏
  • 1篇彭涛
  • 1篇焦捷
  • 1篇何轩
  • 1篇王文龙
  • 1篇赵建三
  • 1篇梁艺军
  • 1篇金占明
  • 1篇唐方
  • 1篇王煜
  • 1篇刘萍
  • 1篇李才香

传媒

  • 7篇社会学研究
  • 6篇中国教育网络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社会学评论
  • 3篇社会
  • 2篇江海学刊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2篇中国教育信息...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
  • 1篇管理科学学报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国际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教育信息化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5
  • 1篇1996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府补助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被引量:52
2014年
在关于政府研发补助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效应的争论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第9次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发现政府研发补助政策对中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激励效应,但这一效应受到企业决策者、企业资源禀赋结构以及企业环境等企业系统相关属性的影响。本文认为,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研发活动,政府需要继续改善市场环境,并在补助政策上向那些在企业决策和资源禀赋结构上更趋向于自主研发创新的民营中小企业倾斜。
朱斌李路路
关键词:企业研发投入
固化还是流动?——当代中国阶层结构变迁四十年被引量:94
2018年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是整个社会变迁的核心过程之一。本文基于一个一般的阶层结构框架和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聚焦于阶层间代际流动,探讨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通过对阶层间代际流动趋势、机制、国际比较以及效应等四个方面的集中分析,本文提出:在工业化和体制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代际间的总流动率四十年来持续上升,而代际关联系数则呈N型变化,在经历了早期的上升和之后近二十年的持续下降后,最近十年间再次出现上升。本文认为,绩效主义原则和阶层再生产效应在改革过程中的相对强弱决定了代际关联系数的N型变化趋势。与本文选择的20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相比,中国的代际关联系数排名第17位,相对较低。而对阶层间代际流动的效应分析表明,一个开放、流动的(包括向下流动)社会能够通过提供平等的流动机会带来更加积极的社会态度。
李路路石磊朱斌
新时代中国收入分配的社会学考察——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
2022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尤其是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过去四十多年里持续扩大,不仅危及美国内部秩序,同时也波及全球。通过回顾近期美国收入不平等的前沿研究,可以发现存在三种解释模型,分别是市场供需模型、阶层权力模型与家庭结构模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在宏观社会经济结构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因此在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特殊性的前提下,可以参考美国收入不平等前沿研究,并据此建构一个用以研究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分析框架,从而为中国收入分配机制与分配格局的变化提供一个更加多元、系统的解释。
朱斌王修晓苗大雷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家庭结构
中国经济改革与民营企业家竞争格局的演变被引量:11
2014年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什么样的民营企业家能够成为竞争的优胜者。从体制资本和市场能力两个维度,民营企业家被划分为权贵型企业家、混合型企业家、市场型企业家以及草根型企业家等四个类型。基于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相比市场型企业家,权贵型企业家在经济改革初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但这一优势随着改革的推进而减弱;演变的原因并非制度转型削弱了权贵型企业家体制资本的作用,而是经济扩张使得市场型企业家抓住市场机遇,获得了更大收益。未来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压缩行政权力在市场中寻租的空间,进一步释放由制度转型带来的改革红利。
李路路朱斌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经济扩张
家族企业何以成为更积极的绿色创新推动者?--基于社会情感财富和制度合法性的解释被引量:57
2020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社会新兴力量的家族企业是否以及如何参与到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中来?文章利用第十二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相比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具有更强的绿色创新倾向,这主要源于家族企业内部对于延伸型社会情感财富的保存动机以及外部制度压力的驱动.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并完善绿色环保制度体系建设,通过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家族企业长期承诺以引导其积极进行绿色创新活动.这不仅关系到家族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建立以及作为环境治理体系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也是切实推进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马骏朱斌何轩
关键词:家族企业
中国人民大学 IT服务管理走高效低耗之路被引量:1
2010年
目前国内高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即将从大规模建设向运行服务阶段过渡。运维和服务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的持续支持,但是国内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常常是一次性投入。
葛泓朱斌王克平
关键词:IT服务管理高效低耗数字校园建设信息化建设高校
制度环境、工会建设与私营企业员工待遇被引量:8
2015年
文章基于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从新制度主义视角探讨私营企业工会建设及其对员工待遇的影响。分析发现,工会建设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受制度环境影响强的企业更倾向于积极建设工会。同时,制度环境也会对员工待遇产生影响。在没有控制工会建设自选择偏误时,企业工会与员工待遇之间出现虚假正向关系。控制自选择偏误后,这种积极影响就会消失。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工会还不具备足够力量,为员工待遇与企业主进行实质性集体协商。
朱斌王修晓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工会员工待遇
网络媒介与主观公平感:悖论及解释被引量:37
2018年
在一个社会不平等维持在较高水平的社会,主观公平感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既有研究聚焦于客观社会经济结构与主观公平感的关系,揭示了其中存在的社会认知机制与相对剥夺机制,却较少关注影响这两种机制的具体因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介的使用对主观公平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媒介的"守门人"效应更弱,使用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社会不平等信息。这一方面提高了网络媒介使用者感知到的社会不平等程度,降低了人们的社会公平感;另一方面,网络媒介使用者通过向下比较反而降低了相对剥夺感,从而提升了个人公平感。这一发现反映了中国社会中主观公平感的变迁趋势,应引起各界重视。
朱斌苗大雷李路路
关键词:网络媒介社会认知相对剥夺感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机制及其区域差异
2024年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在理论上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建构了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成长的机制框架,接着使用CGSS2010—2021年调查数据,对不同地区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过程与成长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地区,中等收入群体的整体成长以及中等收入群体内部结构变化都不一样;经济发展未必一定推动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收入再分配政策与经济结构升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强调,要想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加强有关具体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朱斌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
论社会关系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兼评社会资本的消极作用
2015年
人力资本理论与社会网分析是研究收入获得的两种重要理论视角,但很少有研究关注到二者在收入获得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本文通过分析CGSS2008年调查数据发现,与采用市场方式求职的群体相比,动用强关系求职对劳动力市场的人职匹配具有消极影响,进而抑制了该群体的教育收益率;而弱关系的相关影响却不明显。也就是说,社会关系能够通过影响人力资本回报来间接作用于收入获得,而且在中国特殊的关系主义文化中,社会关系的广泛使用通常不利于劳动力市场中的人职匹配,并降低了人力资本回报。
朱斌
关键词:人力资本社会关系教育收益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