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宏达

作品数:56 被引量:677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8篇土壤
  • 10篇城市
  • 9篇红壤
  • 8篇植被
  • 8篇草坪
  • 7篇生态系统
  • 6篇亚热带
  • 6篇土壤呼吸
  • 6篇马尾松
  • 5篇有机碳
  • 5篇松林
  • 5篇碳储量
  • 5篇马尾松林
  • 4篇地统计
  • 4篇地形
  • 4篇植被恢复
  • 4篇覆被变化
  • 4篇DEM
  • 3篇蓄积
  • 3篇蓄积量

机构

  • 55篇福建师范大学
  • 9篇福建省湿润亚...
  • 6篇福州大学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教育部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闽江学院
  • 1篇福建林业职业...
  • 1篇国立台湾大学

作者

  • 56篇曾宏达
  • 29篇杨玉盛
  • 21篇谢锦升
  • 17篇陈光水
  • 13篇李熙波
  • 7篇高人
  • 6篇黄向华
  • 5篇杜紫贤
  • 5篇钟羡芳
  • 5篇徐涵秋
  • 5篇张静
  • 5篇杨智杰
  • 4篇盛浩
  • 4篇郭剑芬
  • 4篇胥超
  • 4篇钱伟
  • 4篇徐凯健
  • 3篇刘智才
  • 3篇叶爱丽
  • 3篇朱宁

传媒

  • 14篇亚热带资源与...
  • 10篇生态学报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水利科技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亚热带水土保...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2004年地...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林业活动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选择
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引起的全球变暖,通过适当的林业活动可增强碳吸收汇、保护现有的碳贮存。着重评价了我国主要的林业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以期为减排技术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杨玉盛陈光水郭剑芬王健曾宏达盛浩李熙波杨智杰谢锦升
关键词:林业活动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城市沿江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35
2010年
采用VarioELIII型元素分析仪,2007年7月分析了福州城市沿江3种土地覆被类型(芦苇湿地以及草坪和片林)土壤有机碳(SOC)与轻组有机碳(LFOC)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土地覆被类型SOC和LFOC含量均表现为在土壤表层富集并向下层递减的趋势,且人工绿地在土壤剖面(0~60cm)不同层次的SOC和LFOC含量均显著高于沿江芦苇湿地,其中,草坪0~20cm土层的SOC含量显著高于片林;沿江芦苇湿地转为草坪和片林后,其SOC储量分别增加了94.8%和72.0%,LFOC储量分别增加了225%和93%;城市沿江湿地转变为城市人工绿地后,因植物物种、密度以及周期性人工管理等变化,使土壤质量得以改善、SOC和LFOC储量增加,其中LFOC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较SOC敏感,以表层(0~20cm)土壤LFOC受到土地利用/覆地变化的影响最大.
曾宏达杜紫贤杨玉盛李熙波张雅纯杨志峰
关键词:草坪土壤有机碳轻组有机碳
生态恢复条件下典型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碳储量时空变化与驱动力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治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土壤侵蚀区的生态环境,但伴随产生的碳汇效益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文章以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项目治理区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该区自2000年开展生态治理以来马尾松林碳储量的时空格局与碳增汇变化,同时借助2000—2013年政策治理数据以及社会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各主要驱动因素对森林碳增汇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3年该治理区总碳储量由127.01万t增加到189.96万t,平均每年增长3.52%,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当地2000、2006和2013年的马尾松林碳密度分别为27.95、32.82和41.72 t/hm2,区域碳汇能力正在不断提高。2)在空间上,该区总碳储量的增长主要表现在海拔600 m和坡度25°以下区域,总增长幅度分别达到41.6%和50.9%。马尾松林碳密度随海拔和坡度上升而明显增加,表明其碳汇能力仍具备较大恢复潜力。3)主成分分析表明,治理区马尾松林碳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政策治理、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其中政策治理是该区马尾松林碳增汇能力提升的最显著因子。
徐凯健谢锦升曾宏达吕茂奎任婕杨玉盛
关键词: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马尾松水土保持
侵蚀红壤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呼吸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被引量:6
2009年
土壤性质是影响土壤呼吸的重要因素。研究了植被恢复对红壤侵蚀裸地土壤呼吸的影响,并探讨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红壤侵蚀裸地土壤呼吸年平均速率仅0.43μmo.lm-.2s-1,恢复为百喜草地、板栗园和马尾松林后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3.3-6.1倍,但仍显著低于次生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表层0-20 cm内有机C、全N、有效性N、C/N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除C/N外,其相关性均随取样深度增加而下降。而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全P、有效P、全K、速效K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和土壤表层团聚体破坏率则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红壤严重侵蚀地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的恢复尤其是C、N和表层土壤结构是决定土壤呼吸速率大小的重要因素。
谢锦升杨智杰曾宏达高人陈光水杨玉盛
关键词:侵蚀地红壤土壤呼吸土壤性质
不同尺度下森林土壤特性空间变异与取样策略
<正>森林土壤空间变异与尺度密切相关,其主要表现在林分与植物个体两种尺度。林分水平的土壤性质测定结果是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等特性尺度上推的基础,也是立地条件评价的依据之一,因此森林土壤调查常在林分水平上进行。然而,植物个
曾宏达陈光水杨玉盛谢锦升李熙波沈华东
关键词:森林土壤
文献传递
内河DOM降解的三维荧光、紫外光谱研究——以白马河为例被引量:16
2007年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手段,研究白马河水样中DOM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情况,经过微生物分解204 h后DOC的浓度下降为23%.根据双指数方程拟合,水样中易分解组分占总量的63.2%,易分解组分与难分解组分的分解常数分别为0.102 h-1,0.002 57 h-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水样三维荧光光谱中单位浓度有机物的荧光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水样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培养过程中SUVA254 nm有逐步升高的趋势,而溶液250 nm与365nm吸收的比值没有明显变化.
钱伟杨玉盛曾宏达汪伟黄辉李熙波
关键词:DOM荧光光谱紫外光谱
城市沿江芦苇湿地土壤呼吸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仪对闽江沿岸芦苇湿地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最高水位土壤表面未淹水的状态下,不同季节的土壤呼吸日动态没有一致的规律性,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含水量不是土壤呼吸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在最高水位土壤表面淹水的状态下,水位对土壤呼吸强度有一定影响:当土壤表面被淹没时,土壤呼吸强度约为0;当水位下降时,土壤呼吸强度增加.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呈单峰形式,5 cm处土壤温度仅能解释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49.4%,而土壤体积含水量对土壤呼吸季节变化无显著影响.
杜紫贤曾宏达黄向华魏国军李熙波张静杨玉盛
关键词:芦苇湿地土壤呼吸
城市草坪土壤呼吸冬季日动态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以福州市区的城市草坪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00对其土壤呼吸速率进行3 d的连续观测,研究草坪土壤呼吸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草坪土壤呼吸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2)草坪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呈单峰曲线模式,雨天最大值出现在21:30,阴天最大值出现在11:30,晴天最大值出现在15:30;3)阴雨天气时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双因素回归关系不显著,晴天时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回归性极显著(p<0.01),土壤温度可以解释该日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的70.13%,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线性关系仍不显著;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两个因素共同解释该日土壤呼吸昼夜变化的74.10%。
聂明华曾宏达杜紫贤张静李熙波叶爱丽
关键词:城市草坪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
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林碳储量的遥感估算--以长汀河田盆地为例被引量:11
2013年
全球气候的变化已使得人类日益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变化。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盆地为例,开展马尾松林碳储量估算模型的研究。通过2010年的野外样地调查获得了马尾松林的实测数据,并将其与同年的ALOS遥感影像对应样地的植被光谱信息进行比较。通过研究5种遥感植被指数与马尾松林碳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中选取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研究区最佳马尾松林碳储量反演模型。精度分析表明,该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1.95%,均方根误差为3.01 t/hm2,因此可以有效地用于反演研究区的马尾松林碳储量。利用该模型反演出河田盆地2010年马尾松林的总碳储量为114.58×104t,碳密度为34.92 t/hm2。
黄绍霖徐涵秋林娜曾宏达刘智才陈文惠王琳杨冉冉
关键词:马尾松碳储量
基于五种大气校正的多时相森林碳储量遥感反演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大气校正已广泛应用于区域生态植被的动态监测,但是不同校正方法和模型对遥感影像光谱和森林碳储量估算结果的影响不得而知,同时这种差异在多时相遥感监测与应用时经常被忽略。以多期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借助植被指数MNDVI和野外实地调查的马尾松林样方数据,进行马尾松林碳储量反演。然后采用几种常用的大气校正算法:6S,FLAASH(fast line-sight atmospheric),IACM(illumination and atmospheric)和QUAC(quick atmospheric correction),并结合地面同步实测的光谱数据,以评估其对马尾松冠层光谱曲线、植被指数以及林分碳储量估算的影响;同时从遥感动态监测角度出发,分析了相对大气校正(pseudo-invariant feature,PIF)对多时相影像植被指数与碳储量反演结果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经大气校正后的影像波段反射率与实测光谱结果较为接近,其中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明显上升,同时可见光波段减弱,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增加明显。不同大气校正模型对研究区马尾松林碳储量的遥感反演结果影响较大,其中IACM与6S模型分别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误差。此外,经过PIF校正后不同时相影像的NDVI相对偏差降低了85.16%,同时马尾松林碳储量反演模型精度得到明显提升,表明辐射归一化处理对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应用十分必要。研究发现ICAM与PIF的大气校正模型组合可较好纠正大气效应,适用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森林碳储量反演与监测研究。
徐凯健曾宏达朱小波田庆久
关键词:大气校正森林碳储量动态监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