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晓珊

作品数:28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乳腺
  • 16篇淋巴
  • 15篇前哨
  • 15篇前哨淋巴结
  • 15篇淋巴结
  • 14篇乳腺癌
  • 14篇腺癌
  • 9篇活检
  • 6篇原位
  • 6篇示踪
  • 6篇示踪剂
  • 6篇前哨淋巴结活...
  • 6篇吲哚菁绿
  • 6篇利妥昔
  • 6篇淋巴结活检
  • 6篇免疫
  • 5篇单抗
  • 5篇原位杂交
  • 4篇腋窝
  • 4篇引流

机构

  • 14篇山东省肿瘤医...
  • 7篇济南大学
  • 7篇广东省中山市...
  • 5篇中山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8篇曹晓珊
  • 15篇王永胜
  • 13篇丛斌斌
  • 12篇刘雁冰
  • 11篇赵桐
  • 11篇孙晓
  • 11篇王春建
  • 11篇邱鹏飞
  • 10篇陈鹏
  • 10篇储兵
  • 9篇张朝蓬
  • 8篇陈应智
  • 4篇黄光辉
  • 4篇罗教秀
  • 4篇张燕
  • 3篇于金明
  • 3篇曾玉梅
  • 3篇吴师珍
  • 2篇孙世珺
  • 2篇吴师珍

传媒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新疆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2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6
  • 13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荧光和几种特殊染色在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及其他几种特殊染色法在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纳入58例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肾穿刺活检,穿刺取得组织采用石蜡制片,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六胺银染色法、甲醇刚果红染色法、黏蛋白染色法(PAS)以及Masson三色染色,对比不同方法染色的结果。结果:不同类型肾病患者中,免疫荧光染色中狼疮性肾病中IgA、IgM、IgG、C3以及Clq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IgA肾病和膜性肾病患者,P<0.05。在不同染色方法的对比中发现,免疫荧光染色法在肾病检测IgA、IgM、IgG、C3以及Clq诊断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染色方法的诊断率,P<0.05。其他染色方法诊断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免疫荧光染色相对于其他染色方式对肾活检病理诊断率稍低,临床上推荐采用其他特殊染色方法对肾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罗教秀储兵曹晓珊陈应智吴师珍
关键词:免疫荧光六胺银
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制备最佳质量比例的研究
目的 制备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时,研究利妥昔单抗与吲哚菁绿偶联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例.方法 在室温、中性环境条件下,使用10 mg/ml利妥昔单抗溶液与2.5 mg/ml吲哚菁绿溶液,将利妥昔单抗和吲哚菁...
丛斌斌王永胜孙晓刘雁冰赵桐陈鹏曹晓珊王春建张朝蓬邱鹏飞张燕李盼盼田崇麟
CK、P63与原位杂交EBER在诊断复发性鼻咽癌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CK、P63与原位杂交EBER在诊断复发性鼻咽癌的应用。方法收集54例临床怀疑鼻咽癌复发病例,分别进行CK、P63及原位杂交EBER检测。结果 54例中有40例为复发癌,14例为炎症或放疗后改变。40例复发癌CK、P63均阳性(100%),38例EBER阳性(95%),而14例非复发癌CK、P63及EBER均为阴性(100%),两组阳性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0例复发癌中2例为角化型鳞癌(5%),非角化型分化性癌4例(10%),非角化型未分化性癌34例(85%),且复发组织学类型与原发癌类型一致。结论结合形态学,免疫组化CK、P63及原位杂交EBER,可以对是否为鼻咽癌复发作出明确诊断。
陈应智储兵曾玉梅曹晓珊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P63原位杂交复发性鼻咽癌
男性乳腺癌行腋窝及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1例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男,65岁。因"左乳肿物5年、切除术后7d"2014年10月6日入院。入院体检:左乳见环乳晕切口,长4.0 cm,未拆线,其下未及明显肿物,右乳无异常.左腋下可触及1枚淋巴结,长径约1.0 cm,质韧、活动可,右腋下及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外院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Ⅲ级,2.4cm×2.2cm,可见钙化及脉管内瘤栓。"
曹晓珊王春建刘雁冰邱鹏飞丛斌斌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病例报告
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淋巴引流假说和新型核素示踪剂注射技的验证研究
目的本研究依据内乳前哨淋巴结淋巴引流假说(内乳前哨淋巴结同腋窝前哨淋巴结一样,不仅仅是引流乳腺原发肿瘤区域的前哨淋巴结,也是引流整个乳腺腺体的前哨淋巴结)建立了新型核素示踪剂注射技术,且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内乳前哨淋巴结的...
丛斌斌王永胜邱鹏飞刘雁冰赵桐陈鹏曹晓珊王春建孙晓张朝蓬田崇麟
文献传递
乳腺癌内乳区淋巴引流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乳腺的淋巴引流径路分为浅表和深部淋巴系统,其中仅深部淋巴系统引流至内乳区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node,IMLN)。IMLN引流整个乳腺腺体约25%的淋巴液,是乳腺癌的重要转移途径之一,也是确定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但临床上一直缺乏准确的IMLN微创诊断技术.常导致乳腺癌临床分期不准确、治疗不足或过度。“新型注射技术”突破了传统注射技术内乳区显像率极低的瓶颈,可望实现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IMLN的微创诊断,且进一步指导内乳区放疗,内乳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应行内乳区放疗,阴性患者可避免行内乳区放疗。随着乳腺癌内乳区淋巴引流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患者可望获得个体化的内乳区诊疗策略。本文就内乳区淋巴引流规律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及其在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曹晓珊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引流
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定位效应的研究
目的评估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在前哨淋巴结定位方面的效应。方法在室温、中性环境条件下,使用10 mg/ml利妥昔单抗溶液与2.5 mg/ml吲哚菁绿溶液,将利妥昔单抗与吲哚菁绿按4:1的最佳质量比混匀,...
丛斌斌王永胜孙晓刘雁冰赵桐陈鹏曹晓珊王春建张朝蓬邱鹏飞李盼盼田崇麟张燕
文献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及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背景与目的:临床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阴的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axill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ASLNB)能否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尚存在争议,且此前研究只评估ALN病理状况而未评估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状况。本研究旨在评估NAC后乳腺癌患者接受ASLNB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IM-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原发性乳腺癌(cT1-4N0-3M0)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A组初始c N0且NAC后为yc N0,B组初始c N+且NAC后为ycN0,C组NAC后为ycN+。术前接受核素注射。术中A组和B组联合亚甲蓝行ASLNB。A组仅对腋窝前哨淋巴结(axillary sentinel lymph node,ASLN)阳性者行ALND;B组行ASLNB后转行ALND;C组直接行ALND。术前淋巴显像和(或)γ探测仪发现内乳前哨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IM-SLN)的患者行IM-SLNB。结果:A组、B组和C组分别收集6例、45例和9例。A组ASLNB成功率为100%(6/6),仅1例ASLN阳性转行ALND。B组ASLNB成功率为100%(45/45),假阴性率为17.9%(5/28)。其中检出1枚、2枚和>2枚ASLN的假阴性率分别为27.3%(3/11)、20.0%(2/10)和0%(0/7)。C组所有患者ALN均有转移。IM-SLN总体显像率为63.3%(38/60)。IM-SLNB的总体成功率为97.4%(37/38),转移率为8.1%(3/37),并发症发生率为5.3%(2/38)。结论:对初始c N0且NAC后为yc N0者ASLN阴性时ASLNB可替代ALND;对初始c N+且NAC后为yc N0者,联合双示踪剂且检出>2枚ASLN可满足临床可接受的假阴性率(<10%);对NAC后仍为yc N+者应行ALND。NAC后IM-SLN显像者应行IM-SLNB,以获得完整分期、评估预后并指导术后放疗,有望完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定义。
曹晓珊丛斌斌孙晓邱鹏飞刘雁冰赵桐陈鹏王春建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新型示踪技术验证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验证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 internal mammary-SLNB,IM-SLNB)中新型示踪技术的准确性。方法按新型示踪技术注射核素示踪剂,将荧光示踪剂注射于瘤周腺体内。术前淋巴闪烁显像和γ探测仪检测放射性活性的内乳前哨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IM-SLN),术中对其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荧光示踪剂的显像情况由荧光显像系统来确定。结果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共计162例入组,其中110例成功行IM-SLN,94例确定核素示踪剂和荧光示踪剂定位于同一IM-SLN,2种示踪剂的相关性和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 Case-base,rs =0.808,P<0.001;Kappa=0.79, P<0.001)。结论注射于乳腺腺体内不同部位的示踪剂能引流至同一IM-SLN,证实了新型示踪技术及乳腺癌IM-SLN假说的准确性,即IM-SLN不仅接受来自原发肿瘤区域的淋巴引流且接受来自整个乳腺腺体的淋巴引流。
丛斌斌邱鹏飞杨国仁刘雁冰赵桐陈鹏曹晓珊王春建张朝蓬孙晓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双色银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HER2的表达
2015年
目的通过比较双色银染原位杂交法(DSISH)检测乳腺癌的HER2蛋白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乳腺癌的HER2基因扩增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SISH在临床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SISH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状态。结果 156例乳腺癌组织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蛋白强阳性65例,阳性23例,弱阳性59例,无表达9例。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4%(88/156)。156例乳腺癌组织HER2基因扩增107例,无扩增49例,HER2基因扩增率为68.6%(107/156)。结论 DSISH应用于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并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DSISH可靠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罗教秀曹晓珊
关键词:乳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