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智彩艳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腔积液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病
  • 1篇胸腔积液病因
  • 1篇胸腔积液病因...
  • 1篇胸腔镜检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诊治
  • 1篇生物学
  • 1篇糖链
  • 1篇糖链抗原
  • 1篇糖链抗原12...
  • 1篇糖链抗原19...
  • 1篇通气
  • 1篇脱氨酶
  • 1篇抢救
  • 1篇抢救成功
  • 1篇腺苷
  • 1篇腺苷脱氨酶

机构

  • 4篇陕西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智彩艳
  • 2篇王君
  • 1篇马淑琴
  • 1篇梁晓燕
  • 1篇孙钢
  • 1篇王水利
  • 1篇李芳侠
  • 1篇陈瑞琳
  • 1篇张薇
  • 1篇王静
  • 1篇王亚兰
  • 1篇牛倩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联合检测CEA,CA125,CA199及ADA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及腺苷脱氨酶(ADA)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138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分为恶性胸腔积液组(A组)4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B组)51例和其他病因胸腔积液组(C组)41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入组人员胸腔积液中CEA,CA125,CA199及ADA的水平,计算上述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三组CEA水平(ng/ml)分别为18.27±7.83,0.90±0.35和1.10±0.55;CA125水平(U/ml)分别为114.38±50.32,45.14±21.12和15.77±6.51;CA199水平(U/ml)分别为59.08±22.31,5.84±2.02和8.01±4.21;ADA水平(U/L)分别为10.04±4.96,35.11±10.10和12.28±5.61.A组CEA,CA125及CA199水平高于B组和C组,B组ADA水平高于A组和C组,B组CA125水平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四种标记物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发现四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敏感度提高.结论 CEA,CA125,CA199及ADA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均具有临床意义,且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王君梁晓燕智彩艳张薇王静王亚兰
关键词:胸腔积液糖链抗原125糖链抗原199腺苷脱氨酶
内科胸腔镜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评估内科胸腔镜检查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并确诊的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的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肺腺癌27例,肺鳞癌6例,乳腺癌胸膜转移1例,消化道肿瘤胸膜转移2例,恶性肿瘤来源不明2例,胸膜间皮瘤4例。胸腔镜下恶性肿瘤常表现为胸膜多发结节、单发结节、胸膜增厚粘连或溃疡、胸膜充血等,研究提示不仅要对胸膜结节钳取活检,而且对仅有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胸膜充血者,均应钳取活检,可提高确诊率。对活检组织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检测可指导治疗。并发症为轻度胸痛21例,1-2天后消失;发热2例,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内科胸腔镜对经其他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胸腔积液可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王君陈瑞琳牛倩智彩艳孙钢
关键词:胸腔积液恶性内科胸腔镜检查
一例肺性脑病长期高频通气抢救成功的护理
2000年
智彩艳李芳侠王勤英
关键词:肺性脑病高频通气急救护理
一氧化氮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0年
1980年Furchgott和Zawadzki首先证明内源性松弛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对离体主动脉张力有重要影响,1987年研究发现,EDRF就是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或其衍化物。NO作为一种新型信号分子调节着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功能,参与组织炎症及损伤,在呼吸、循环和免疫等多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O已经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就NO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回顾总结分析。
王水利智彩艳马淑琴
关键词:一氧化氮哮喘病理分子生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