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惠宁

作品数:151 被引量:1,567H指数:22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9篇经济管理
  • 11篇文化科学
  • 8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企业
  • 16篇资本
  • 14篇数字经济
  • 13篇互联
  • 13篇互联网
  • 11篇人力资本
  • 11篇实证
  • 11篇技术创新
  • 9篇政府
  • 9篇制造业
  • 9篇门槛
  • 9篇门槛效应
  • 9篇经济增长
  • 8篇文化产业
  • 7篇农村
  • 7篇面板数据
  • 7篇产业集群
  • 6篇经济学
  • 6篇集群
  • 5篇中国经济

机构

  • 139篇西北大学
  • 13篇延安大学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西安财经学院
  • 4篇西安财经大学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西安翻译学院
  • 2篇长安大学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西北政法大学
  • 2篇西安邮电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西安紫光国芯...

作者

  • 151篇惠宁
  • 10篇霍丽
  • 10篇白永秀
  • 7篇韩先锋
  • 5篇周宇
  • 5篇白云朴
  • 5篇马微
  • 4篇卢月
  • 4篇刘静
  • 4篇王利晓
  • 4篇熊正潭
  • 3篇李勃昕
  • 3篇张晓宁
  • 3篇宋文飞
  • 2篇葛鹏飞
  • 2篇谢攀
  • 2篇惠炜
  • 2篇王丹
  • 2篇郭淑娟
  • 2篇赵守国

传媒

  • 2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2篇延安大学学报...
  • 8篇山西师大学报...
  • 7篇改革
  • 6篇学术月刊
  • 4篇科技进步与对...
  • 4篇统计与决策
  • 4篇经济学家
  • 4篇西安邮电学院...
  • 4篇宝鸡文理学院...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中国科技论坛
  • 3篇福建论坛(人...
  • 3篇统计与信息论...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社会科学研究
  • 3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宏观经济研究
  • 2篇经济纵横
  • 2篇科学管理研究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制度优势与产业集群的形成被引量:22
2007年
产业集群是一种减少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通过打破既有的制度结构,选择运行费用较低的制度模式,以实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正式制度的供给主体政府通过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诱致性制度创新促使产业集群形成,非正式制度则是通过信任文化背景下的网络关系孕育着产业集群。为了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而提升区域产业的竞争能力,必须强化制度供给弥补制度需求,形成稳定的制度结构,使集群与制度相互促进,不断发展。
霍丽惠宁
关键词:产业集群非正式制度交易成本
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Maryann(1999)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和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城市正面临着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新竞争。要适应这种竞争所提出的挑战,就必须变革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以新的观念、新的方式为城市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世界银行2005年发表的一份关于“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认为创新型城市应拥有优良的交通电信基础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区;
惠宁谢攀霍丽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城市中心区知识基础
创新驱动发展下的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30个省份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2
2019年
中国处在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关期,如何借助金融的力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前进态势,从理论和经验证据两方面考察与中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相匹配的金融结构,并对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市场环境给予特别关注。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密切相关;金融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强,越能为技术创新聚集资金,从而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助于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进一步放大了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借此提出完善金融结构和市场环境以助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马微惠宁
关键词:金融结构市场环境产业结构升级
城乡人力资本的投资差距及其制度设计被引量:6
2008年
选取1995~2005年教育文化和医疗保健两方面人力资本投资的数据,对我国城乡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教育文化娱乐的支出较低,医疗保健支出呈现逐渐明显扩大的趋势:城乡间的人力资本投资差距不断加剧,医疗保健项目投资的差距增幅要明显大于教育文化娱乐投资;对于总体差异的贡献中城乡间差异日渐突出,农村居民的差异要明显高于城镇居民。缩小城乡差距,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从制度设计上确立人力资本的地位,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
惠宁霍丽
关键词:人力资本农村
次贷危机与中国经济走势研究文献综述被引量:3
2009年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金融危机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影响,而且迅速蔓延到欧洲和亚洲金融市场,这场危机已经影响到美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实体经济。当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危机展开讨论,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探讨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对于分析中国经济走势,应对次贷危机,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惠宁何磊
关键词:次贷危机宏观经济
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被引量:16
2020年
推动互联网与区域创新深度融合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基于互联网资源和互联网普及的双重视角,以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深入探讨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异质性与非线性,结果发现,互联网资源和互联网普及均对区域创新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互联网普及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还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其中互联网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断减弱,呈现高水平陷阱特征;而互联网普及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则不断增强,存在显著的网络效应。
惠宁刘鑫鑫
关键词:互联网资源区域创新能力
分工深化促使产业集群成长的机理研究被引量:59
2006年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产业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源泉的报酬递增思想对产业集群成长具有解释力。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增加报酬递增,就越来越多地集聚在一个地区,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产业集群以其企业规模、降低成本、协作创新的功能,通过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协作,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分工的发展。
惠宁
关键词:分工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的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文章借助CRITIC-熵权法测算了2012—2020年我国28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并借助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对影响效应特征进行探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地提高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且边际提升效应会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产业规模和产业集聚度的提高而递增,随着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先增后减。同时,这种提升效应具有非均衡性,在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四个维度中,仅对创新和共享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三大地区中,对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效果最强,而对中部地区未见显著影响;在空间上,对本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向作用显著,而对关联地区的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
宁楠惠宁
关键词:数字经济文化产业产业集聚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被引量:6
2003年
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理论,我国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价值基础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做出的贡献。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它不同于生产要素价值论所说的生产要素分配论。
白永秀惠宁
关键词:资本
创新、模仿与企业效率: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1
2012年
熊彼特创新理论出现后,创新及其理论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企业模仿的研究始于最近半个世纪,对模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传统的以R&D为基础的标准经济增长模型中,模仿及其导致的竞争削弱了创新回报,从而损害了企业从事创新的积极性。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文献表明,模仿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效率,还可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中国企业从模仿转向创新的发展路径选择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问题。
惠宁卢月熊正潭
关键词:模仿经济增长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