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萍 作品数:9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四种临床波前像差仪的原理和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目前波前像差技术已成为当今眼科学重要的领域之一。在屈光手术治疗方面,波前像差仪的应用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波前像差仪的种类繁多,设计原理主要包括Hartmann-Shack原理、光路追迹原理、Tcherning原理或视网膜检影原理和心理物理学方法。本研究从四种波前像差仪的原理和特点出发加以综述。 於水清 徐海萍 瞿佳关键词:波前像差 屈光手术 波前像差仪 白内障术后糖尿病黄斑水肿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的时机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不同时机使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 DME合并白内障46例(46只跟),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接受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在术后即刻,对照组在术后4周分别给予0.5mg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注射后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DME程度、黄斑厚度、眼压和血糖值.结果 超声乳化术前,两组平均BCVA(logMAR)分别为0.67±0.15,0.70 ±0.21(t=1.013,P>0.05),术后16周,观察组平均BCVA (logMAR)为0.45±0.35,优于对照组0.51±0.27(t=5.23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CRT分别由术前的(495.93±203.71) μm和(501.32±172.65)μm(t=1.727,P>0.05),减少为术后16周的(435.93±190.46)μm和(441.85±188.5)μm,并且术后观察组平均黄斑厚度少于对照组(=5.76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经雷珠单抗注射后4周,DME患者的比例分别为80%和100%,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明显(x2 =4.712,P<0.05).两组患者雷珠单抗注射后,眼压都控制在10 ~ 21 mmHg,未发现其他重要的并发症.结论 DME患者在超声乳化术后,通过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可有效地治疗DME,而超声乳化术后即刻行雷珠单抗注射,更有利于DME的治疗. 徐海萍 於水清 张志勇关键词:糖尿病 黄斑水肿 超声乳化术 玻璃体内注射 蜂螫伤眼病例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蜂螫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致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蜂螫伤2l例(25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组织水肿,角膜上皮缺损,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炎。通过去除蜂螫刺,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及神经营养药,大部分患者的视力基本恢复。蜂毒中的非酶多肽类毒素产生的直接毒性作用和酶类引起的超敏变态反应可能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结论蜂螫伤可以产生明显的眼组织损伤,去除蜂的螫刺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神经营养药是有效治疗方法。 徐海萍 於水清 张志勇关键词:致病机制 生物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06年 徐海萍 俞全 张坚寅关键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复发性翼状胬肉 羊膜 术后复发率 眼球运动受限 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泪膜的变化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 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后房型人工晶体(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 lar lens,PC-IOL)植入术后对泪膜的影响。方法选取行ECCE+PC-IOL植入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71例(80眼),分别在术前,术后3、7、14、30、90d行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 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 irm er's-I test,S-I)、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7、14d,BUT明显缩短,下睑中央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S-I明显增高(P<0.01)。30d时S-I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恢复至手术前水平,90d时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恢复至手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CCE+PC-IOL植入术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的稳定性。 徐海萍 张志勇关键词:糖尿病 白内障 泪膜 白内障超声乳化透明角膜切口与术后散光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不同位置的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白内障患者66例(66只眼)分为3组,A组(22眼)行颞侧透明角膜斜行切口,B组(22眼)在角膜上方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C组(22眼)在角膜最大散光轴方向作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分别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分别第1周,第1个月及第3个月随访,验光及作角膜地形图检查,记录术后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角膜散光轴向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矫正视力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周,第1个月A、B两组角膜散光度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明显大于C组角膜散光度(P<0.05),C组角膜散光度术后第1周,第1个月较术后第3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效果好,根据角膜散光轴向选择的透明角膜切口术后角膜散光小,早期屈光稳定。 邱新文 徐海萍 陈彩娟关键词:白内障 散光 角膜切口 术后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患者分别行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Ⅰ期和Ⅱ期植入,观察术后视力、房角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视力明显提高,前房反应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佳,不失为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的良好补救措施。 徐海萍 俞全 王晓凤关键词:白内障 前房型人工晶体 弹性开放襻 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评价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探讨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间,在我院眼科门诊首次诊断为假性近视的患者,应用0.25%托吡卡胺眼液每晚滴眼并追踪观察、资料完整的青少年100例(200眼),用0.5%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滴双眼,每5分钟一次,共6~8次,滴最后一次的30 min后检影验光并试镜矫正视力。记录散瞳前后裸眼视力、散瞳后的静态屈光度和矫正视力,然后给予0.25%托吡卡胺眼液滴眼,每晚睡前2次,间隔10 min一次,连续滴眼14 d为一疗程。14 d后再用上述验光方法作第2次检影验光,记录散瞳前后裸眼视力,散瞳后的静态屈光度和矫正视力。结果治疗后散瞳验光前裸眼远视力均呈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静态屈光状态呈大部分近视度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0.25%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确切,可推荐作为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视的首选药物。 张坚寅 俞全 徐海萍 王晓凤关键词:托吡卡胺 青少年 假性近视 阿托伐他汀钙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接受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糖尿病高脂血症白内障患者42例42只眼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使用降血脂药物干预组(干预组)和不使用降血脂药物干预组(非干预组),分别为23、19例。均在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常规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其中,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后1d给予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钙10mg口服,1次/d,连续使用24周;非干预组患者不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及其他降脂药物。两组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眼部检查及血糖、血压、血脂及血肌酐等全身检查;手术前平均最小分辨角对数(10gMAR)BCVA、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51、1.257、1.031、1.042、1.461,P〉0.05)。以手术后24周为疗效评价时间点,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眼BCVA、黄斑水肿发生率、CRT以及患者TC、LDL-C和HDL—C的变化。结果手术后1d,两组患者手术眼平均logMAR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3,P〉0.05)。手术后4、12、24周,干预组患者手术眼平均logMARBCVA较非干预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0、3.012、7.025,P〈0.05)。手术后24周内干预组患者手术眼发生黄斑水肿2只眼,发生率为8.69%;非干预组患者手术眼发生黄斑水肿4只眼,发生率为21.05%。两组患者手术眼黄斑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6,P〈0.05)。手术后1d,两组患者手术眼平均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1,P〉0.05)。手术后4、12、24� 徐海萍 邱新文 张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