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宏斌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瑞利面波
  • 3篇面波
  • 2篇地壳
  • 2篇地壳上地幔
  • 2篇地幔
  • 2篇上地幔
  • 2篇欧亚
  • 2篇欧亚大陆
  • 2篇西太平洋
  • 2篇西太平洋边缘...
  • 2篇边缘海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条件
  • 1篇地壳运动
  • 1篇质量管理
  • 1篇质量监督站
  • 1篇条例
  • 1篇群速
  • 1篇群速度
  • 1篇宽线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多伦多大学

作者

  • 6篇徐宏斌
  • 2篇朱介寿
  • 1篇李全芝
  • 1篇周立芝
  • 1篇石仁委
  • 1篇吴金柱
  • 1篇朱崇业
  • 1篇刘魁
  • 1篇秦建业
  • 1篇宣瑞卿

传媒

  • 1篇石油工业技术...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内江科技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条例与工程质量监督站的使命
2000年
石仁委吴金柱徐宏斌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瑞利面波频散反演被引量:1
2006年
从亚洲、欧洲及西太平洋地区台网113个数字地震台所记录的分布在40°W^180°E,40°S^80°N范围内近万个地震事件中,挑选出发生在1982-2005年间,震级绝大部分在5.0~7.0之间,震源深度小于100 km的1 700余个事件。共得到周期在8~400 s之间9 980余条质量较高的瑞利面波频散曲线进行面波频散反演,得到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28个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图。反映了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横向和纵向存在着明显的非均匀性。
徐宏斌朱介寿
关键词:欧亚大陆西太平洋瑞利面波群速度
弯宽线观测系统在黄土塬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2019年
针对西部山地、黄土塬地区近地表条件复杂,信提高资料品噪比质低下,为了有效提高采集资料的信噪比,增加覆盖次数,最大程度压制噪音干扰、,在野外采集上采用了相应的观测方式,即宽线的野外采集方式,由于黄土塬地表条件复杂在采集中会遇到一些障碍物无法解决,这样难免会采用变观的采集方式,像绕过障碍物等,这就产生了弯曲的观测方式。本文对于西部资料的弯曲的观测系统采集,在资料处理中提出了弯宽线采集方式的资料处理中的观测系统定义方法。
徐宏斌
关键词:黄土塬地区宽线地表条件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瑞利面波层析成像
本研究利用了亚洲、欧洲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台网113个数字地震台,搜集了40°W~180°E,40°S~80°N范围内近万个地震事件,并从中挑选出1982~2005年间的震级绝大部分都在5.0~7.0之间,震源深度小于1...
徐宏斌
关键词:欧亚大陆瑞利面波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地壳运动
文献传递
用瑞利面波研究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被引量:10
2005年
用分布于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106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约20000多个长周期波形记录,挑选出沿10600条大圆路径传播的瑞利面波,采用频散分析及波形拟合反演方法,对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地壳上地幔进行高分辨率三维层析成像。高分辨率速度成像表明,从上地壳到70km深,在东亚东部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均为高速分布,西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呈极低速分布。从100km至250km深,在东亚东部及西太平洋边缘海,自北向南显示出一条宽约2500km^4000km,长约8000km的巨型低速异常带。深度为300km^400km的平面图上,速度差异幅度不大,塔里木至扬子地块仍然显示为高速分布。东、西两部份岩石圈与软流圈的结构有着巨大的差异。西部主要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岩石圈汇聚增厚区;东部则主要是由于软流圈上涌(地幔热物质上升)引起的岩石圈拉张减薄区。古新世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岩石圈板片以低角度下插到青藏高原之下,引起高原隆起和地壳增厚,西部地区成为岩石圈汇聚区。中生代中晚期东亚大陆东缘岩石圈解体,软流圈物质上涌,岩石圈减薄张裂,形成巨型低速带,并演化为东亚裂谷系。现今的西太平洋边缘海、沟弧盆体系,是新生代中晚期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
朱介寿宣瑞卿刘魁徐宏斌秦建业
ZSM-12沸石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研究
1993年
用XRD,^(29)Si、^(27)Al MASNMR等多种现代技术和方法,研究了用—甲基三乙基碘化铵(MTEA)和四乙基碘化铵(TEA)做模板剂合成的两系列高硅铝比ZSM-12沸石的结构性质。XRD结果表明,由于模板剂不同,两系列的ZSM-12沸石表现出明显的差别。随着硅铝比增加,减少的是位于主孔道内T_1—T_4位置上的骨架铝。还用NH_8-TPD、吡啶-IR-TPD两种方法系统地研究了MTEA和TEA两系列的ZSM-12沸石的表面酸性质;用异丙苯裂解、甲苯甲醇烷基化和二甲苯异构化反应,研究了该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索祖才朱崇业李全芝周立芝徐宏斌
关键词:沸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