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咏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艺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书法
  • 2篇用笔
  • 2篇浙派
  • 2篇篆刻
  • 2篇笔法
  • 1篇代书
  • 1篇当代书法
  • 1篇刀法
  • 1篇点睛
  • 1篇点睛作用
  • 1篇端木
  • 1篇性意识
  • 1篇学术思潮
  • 1篇艺术
  • 1篇艺术风格
  • 1篇园林
  • 1篇战国
  • 1篇战国时期
  • 1篇章法
  • 1篇沈曾植

机构

  • 10篇丽水学院
  • 1篇丽水师范专科...

作者

  • 11篇徐咏平
  • 1篇吕郁芳

传媒

  • 4篇中国书法
  • 2篇书法赏评
  • 2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美术观察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丽水师范专科...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沈曾植晚年书法与他的波发用笔
2009年
沈曾植晚年之"像释子悟道般的,把书学的秘奥‘一旦豁然贯通’了",其留给后人思考的东西是很多的。本文试从其晚年论述最多的"波发"用笔入手,在分析其立足波发阐发笔法、笔势之源流与趋尚的同时,以其书论和存世墨迹互证,探讨了他立足分势帖意以碑帖融通之探求途径;以"敛分入篆"求"骨韵俱高"之用笔追求;据"异体同势"以融"古今杂形"于一炉,并藉"波点相资"极尽体态奇矫多变的表现;以及意气发抒,极腰腕指之用而尽得笔势之巧妙等,期庶几可近于寐叟晚年思悟和追求之本意。
徐咏平
关键词:沈曾植
转、折两大笔法体系概述
2011年
转法与折法,是书法中的两大基本笔法,其他笔法均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其中转法是根本,折法是用笔使转中的阴阳调锋换锋法。不过,因转、折所成方圆效果不同,转求圆满,折重方厚,诸书体在方圆营造上各有侧重,故书法史上也形成了转、折两大笔法体系,二者各自渊源于篆书、汉分,而后世书家也无不于此见出宗尚,值得我们作一番梳理。
徐咏平
关键词:笔法书法史用笔书体篆书
端木国瑚父子与浙派篆刻被引量:2
2016年
清朝中后期青田人端木国瑚、端木百禄父子,博学多才,于诗文、易学、书法外,复善篆刻,与杭城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西泠名家交好,俩人印风也属于浙派,是当时浙派篆刻在浙南的传播者,并且至今仍是印石之乡青田历史上最重要的印家。但时过境迁,他们因印作流传少,在篆刻上的成就似已被人遗忘,印史上也未见提起,这未免让人遗憾。
徐咏平
书法在园林中的点睛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书法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在明清苏州园林中表现得尤为充分。以苏州园林为例,阐述了书法题刻在园林中的装饰和意境深化作用,概述了书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制、题写技巧等。
徐咏平
关键词:园林书法
古玺布势的空间构成范式
2009年
我国先秦古玺滥觞于殷商晚期,至东周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蔚成风气。李学勤先生将战国玺印大致分为楚玺、齐玺、燕玺、三晋玺与秦玺五大系统,这其中秦玺与六国玺印风格相差最大,六国古玺是圆劲空灵,
徐咏平
关键词:布势战国时期春秋末期先秦玺印
余任天与《龙渊印社社刊》
2009年
龙渊印社自1946年抗战胜利迁回杭州,俟活动较为正常,即着手编辑出版油印本《龙渊印社社刊》。其创刊时间,据刘江先生《中国印章艺术史》为1946年8月15日,这大致可信。因社刊"创刊号"末页"社讯"中称"本社第十九次雅集,订于九月一日上午九时假座西湖博物馆内举行";后六期社刊,
徐咏平
西泠八家的笔法和刀法
2011年
丁敬开创的、以西冷八家为代表的浙派篆刻,在篆刻史上影响深远。浙派妙在用刀,如刘江指出的:"刀法方面,是丁敬成功的主要之处,是他面貌风格的主要所在,也是浙派赖以延续的主要基础。"[1]但对浙派的具体刀法,后人却是语焉不详,辨而不明。
徐咏平
关于女性篆刻的思考
2004年
历史上女性篆刻发展不尽人意,自明中期讫于现代,女印人屈指可数,且多系篆刻家之妻妾。女印人的成功更需要条件和机遇。"现代第一女印人"谈月色的成长经历就令人回味。在当代,女性篆刻有所发展,但势头并不强劲。这与篆刻的刀石特性、男女的腕力及智力差别及女性的家庭地位、作用有关。当代女性就读于艺术院校书法篆刻专业日多,女性篆刻发展前景看好。当代女性篆刻的总体风格偏向男性化,倾向于写意、大气一路印风,这与社会倡导、展厅文化及女性印人自身性情等有关。当代女性印坛应提倡女性意识,但从长远来看,则不能刻意强调男女的性别差异。
徐咏平吕郁芳
关键词:艺术风格女性意识思维方式
青田石开采现状与鉴藏被引量:4
2008年
对文人篆刻的兴起和发展有过大贡献的青田石,其现状不容乐观。全文通过对青田石各矿洞开采现状的调查,阐述了青田石面临的困境。同时,结合多年的收藏经验,介绍青田石各矿洞的印石品种、石性及收藏注意事项。
徐咏平
关键词:青田石鉴藏
阮元与嘉庆朝浙派篆刻被引量:3
2014年
以西泠八家为代表的浙派篆刻,经几代印人前赴后继的努力,成了清朝乾隆至咸丰百余年间最大的印学流派。浙派篆刻的兴盛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它是清朝学术思潮影响的结果,当时研经重汉学,金石重汉碑,小学重《说文》,辞章重汉魏,书法重汉隶,篆刻重汉印。浙派印风强调宗法汉印、注重以汉魏分隶入印,正是顺应这种乾嘉汉学思潮的产物。另一方面,浙派篆刻的发展,也赖特定的历史机缘。丁敬、黄易、蒋仁、奚冈四人在世时.浙派篆刻影响尚有限.到嘉道年间浙派篆刻便迅速辐射全国。
徐咏平
关键词:篆刻浙派嘉庆朝学术思潮乾嘉汉学嘉道年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